
作为一个 Cursor 常年订阅用户,
我原以为 Trae 免费的 Claude3.7、DeepSeek-V3-0324 已经够香了,
除了日常代码开发外,做一些自己急需的小工具,告别烦人的使用次数限制和广告,用可视化页面取代PPT等等。
虽然大模型们码力十足,但是当我安利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个问题:
有没有将生成、部署、分享、二次修改等等工作流都集中在一起的平台,跳过Cursor、Trae等需要代码环境的依赖,尽可能简单实现自己第一个AI应用呢?
有的!刚好淘到了一个网页版的 Cursor:
响指
🔗 haisnap.Com
体验下来,这应该是现在新的版本答案。
简单来说,响指结合了多模型调用和 YOURWARE 同类型的在线部署能力。整个生成主要分为需求收集
和代码生成
:

收集过程会出一个代办事项,响指会自动提出更多细节,我可以自行挑选要不要追加实现,而在需求细化和代码生成过程中会先输出前后端,再调整UI组件与页面布局,生成过程里发现有语法错误当场就会二次纠正,不需要等到下次对话。
我们先来一盘贪吃蛇热热身,
感觉相当不错,比上次专门做的结构化提示语 + DeepSeek V3 得到的贪吃蛇们要好上不少,
从完整的生成视频里面可以看出效果好的背后原理,
首先响指应该是用了提示语或者推理模型来收集用户需求。在生成结果前主动收集用户需求的交互目前更多只出现在 OpenAI o1的 Deep Research 里,一般的推理模型会更倾向于思考后直接生成。

其次从代码生成的结构来看,响指生成的结构会比我手动用 Cursor 生成的单个代码文件更加完善。现在很多可视化网页、单机小游戏的工作流是让模型保证依赖的环境尽可能少的同时,将实现的逻辑都打包进一个代码文件,再复制到Yourwave。

但其实这样的生成方式很挑模型,一些代码能力不俗的模型也很容易在这上面翻车。原因是因为模型在学习代码数据的时候,更多的是有层次的代码结构,文件A负责UI、文件B负责交互、文件C负责数据存储等等:

响指这种生成方式相当于更加贴合模型所学到,有效解放它们的代码能力。
我们再来做个可视化网页,
这同样也是 DeepSeek V3、Claude3.7、Gemini2.0 的高频问题,简答来说是将播客的音频识别成文本后,模型要依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大段对话文本里划分出主题,并且准确生成网页
首先页面相当完整,以播客为主题,输出了最新播客的摘要
、延伸阅读
、智能图谱
和订阅模块
,可视化网页这个功能还是相当全面的,特别是搭配各家的Deep Search
功能,能将上万字的报告做成网页,也不需要担心文件大小,直接分享出去就行。
再来看看让 V3 都hold不住的 3D 效果动画演示,
响指直出
同样跟新版本 V3 对比一下,响指同样做出了每个步骤的3D建模,比单用V3的话,物体的旋转动画,以及在侧边栏点击对应的步骤后的跳转切换效果会更加流畅,并且给出了更详细的文本说明。
继续继续!
除了做小游戏、可视化报告之外,响指还基本把一些要看一大堆小广告才能用的小工具包圆了,
昨天为了庆祝进了新榜前二十,我花了快1个小时选合适的抽奖转盘。坦白来说,普通用户看到的工具网页全是广,还不能设置规则,分享出去还不方便。
我今天就不惯着了,
提示语相当简单,因为有需求收集这个设置,所以也没必要写啥复杂的Prompt:做一个完善的支持修改规则的抽奖小工具
这个5分钟写出来的抽奖工具支持随机抽和权重抽,我们可以自定义抽的物体、权重、并保存成规则下一次使用,最终的旋转动画效果也相当好看,我决定下一次就用这个网页来给大家抽几个AI工具的邀请码。
总的来说,
响指的单次成功率很高,我对它的定位应该是能让更多没有任何代码和复杂提示语构建经验的用户尝试生成自己想要的应用,
这些应用可以是很炫的互动效果,也可以是平时常用的小工具,更可以是复刻自己喜欢的游戏们。
目前这些任务都可以同时生成,没有次数限制,目前免费用户可以发布3个应用到开源社区当中。我也将上面的case发布上去了,

跟Cursor、Manus、Replit等AI编程相关的应用对比的话,响指可以免掉本地部署,自带部署分享、以及能一键二创的模版,
写在最后
后续响指还会支持 MCP、接入 Github 进行团队协作、以及可视化微调界面、修改按钮逻辑等二次开发的功能,
@ 作者 / 卡尔 & 阿汤 @ 动手学AI知识库 / learnprompt.pro
(文:卡尔的AI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