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美团,大部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停留在本地生活电商、外卖服务等方面,但在不知不觉中,美团已经成为AI大模型和机器人赛道一个举足轻重的巨头玩家。
5月26日,美团召开2025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财务方面,营收865.6亿元,同比增增长18.1%,调整后净利润109.5 亿元,同比增长46.2%,经营成绩又创新高。

在电话会议中,当股东提问到关于AI大语言模型的进展时,美团CEO王兴释放了不少信息,据介绍,其内部约52%的新代码已由AI生成,开发的LongCat(龙猫)大语言模型在第一季度持续改进,表现接近GPT-4o,6月还将推出新的大模型,将是一个由AI驱动的餐饮业商业决策助手。


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中提到,美团聚焦AI的三个层面:AI基础设施、产品中的AI和工作中的AI。
在AI基础设施方面,美团将继续增加对大语言模型的投资,不仅将资源分配给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还用于招募顶尖AI人才,以确保其基础语言模型在中国处于最佳团队之列。王兴表示,其LongCat(龙猫)大语言模型可以在推理和非推理模式之间无缝切换,在两种模式下的性能都达到了中国领先模型的水准,端到端语音交互模型LongCat-S,能够理解情绪、环境等信息,进行非常自然、流畅的语音对话,表现接近GPT-4o。
产品中的AI方面,旨在让AI成为平台商户的强大工具,6月份即将推出新的大模型,它将是一个由AI驱动的餐饮业商业决策助手,涵盖四个关键场景:菜品选择、新店选址、菜单开发和门店运营,把行业决策模式从经验驱动转向AI+数据驱动。

工作中的AI即开发内部AI工具,王兴表示目前美团约52%的新代码由AI生成,在一些研发团队中超过90%的团队成员广泛使用AI编码工具。
市场竞争层面,近期美团针对外部用户的免费AI Coding应用NoCode已进入灰度测试,这跟百度秒哒、字节跳动Coze等产品的属性类似。
不过,目前国内大厂基本都在布局更为专业的面向开发者的AI编码平台,例如百度文心快码、字节Trae、阿里通义灵码、腾讯 CodeBuddy等,美团会不会进一步深化在AI编码赛道的竞争值得关注。
自研大模型之外,美团通过战略投资部和旗下投资机构美团龙珠对AI大模型的外部投资近年来出手比较精准。
2023年美团以约20.65亿元收购光年之外全部股权,该公司是由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创立的公司,曾致力于打造中国版“OpenAI”,美团通过此次收购获得了领先的AGI技术人才团队。


同样在2023年,另外两家知名大模型公司智谱AI和月之暗面背后也出现美团的投资身影。智谱AI自成立以来已完成15轮融资,目前累计融资额超160亿元,是AI大模型创业赛道跑出来为数不多的独角兽;月之暗面的大模型技术能力和应用Kimi在国内市场也比较受欢迎,截至2024年10月,其平台月均活跃用户达到3600万,Kimi跻身一众大厂产品竞争之列。


综合来看,虽然目前美团的内部AI大模型尚没有像其他大厂一样在市场上激起竞争波澜,但其隐形的AI实力不容小觑,通过收购和投资,美团大大缩短介入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涉及大量用户、物流、商户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密集、高频互动的数据和策略,AI应用和商业化潜能巨大。

大模型之外,美团在无人技术、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也备受外界关注。
当下最火的机器人独角兽宇树科技背后,最大的外部股东为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该公司正是美团上市主体控制的关联子公司,运营着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打车等品牌和APP应用,美团战投和美团龙珠等先后参与了宇树科技B2轮和C轮融资。





该页面展示了多篇美团技术团队论文入选ICLR&CVPR 2025,同时结合美团自身业务,其技术团队在OR算法+ML模型混合推理框架、外卖生成式推荐Scaling Law、数据驱动的AB实验等方面不断推进技术进展。
一手发力外卖大战的美团,另一手在编织着一张隐形AI大网,在AI大模型下半场的巨头游戏中,手里已稳稳攥住了不少底牌。
-END-

(文:头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