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元机器人将至多收购其66.99%的股份。待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今日一开盘,上纬新材即 “20cm”涨停,涨停价9.34元/股。
据上纬新材前一天发布的公告,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多名投行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披露的交易方案看,智元机器人对上纬新材的收购不涉及资产重组,尚不构成借壳上市,仅仅是控制权的转让。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此前不断拓展产业链布局,已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有些成立合资公司,包括均普智能、软通动力、东阳光、富临精工、博众精工、大丰实业等。
▍ “协议转让+主动邀约”,21亿拿下控制权!
按照交易方案,智元机器人旗下的持股平台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致远新创将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7.78 元,总价款为人民币 9.41亿元。
在协议转让方面,智元恒岳受让上纬新材控股方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1.01亿股,占总股本24.99%。致远新创从SWANCOR萨摩亚受让240.09万股,占股0.6%;从金风投控受让1776.73万股,占股4.40%。
这三笔协议转让完成后,智元系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9.99%,股份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 9.41亿元。
在邀约收购方面,智元恒岳及致远新创以邀约方式增持1.49亿股,占总股本37%。其中,SWANCOR萨摩亚将以其所持上市公司1.35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3.63%)就本次要约收购有效申报预受要约。
以此计算,智元恒岳、致远新创拟至少收购上市公司63.62%的股份,至多收购66.99%的股份,最高收购价为11.6亿元。结合9.41亿元的协议转让价,总交易价格将达21亿元。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实际控制人变为了智元机器人创始人邓泰华,原股东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借壳上市需要满足控制权变更,以及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股本等任一指标,占变更前比例达100%的双重认定标准。
此次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智元方面表示,暂无在未来12 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组计划。
对于后续收购进展的判断,一名投行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认为,“能否顺利通过,主要取决于质地、交易方案,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核 。”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并非第一家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创业公司。
今年3月31日,中旗新材公告称,星空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9.64亿元收购公司29.98%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贺荣明。
之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了对转让方海南羽明华、周军、青岛明琴与受让方星空科技提交的股份协议转让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审查,并出具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确认书》。
6月19日,中旗新材公告,星空科技与海南羽明华、周军签署《表决权放弃及控制权稳定相关事项之协议》,海南羽明华放弃其所持9.353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协议生效后,星空科技持有公司23.35%的有效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贺荣明成为实际控制人。
▍智元机器人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
工商信息显示,参与收购的持股平台智元恒岳于2025年6月25日刚刚成立,显然是为此次交易而设立。
股权穿透可见,智元恒岳的有限合伙人分别是上海智元盈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盈丰)、上海恒岳鼎峰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恒岳鼎峰),其中上海智元盈丰科技有限公司是智元新创的全资子公司。同时,智元恒岳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分别是致远新创、上海智元云程科技有限公司。
在股权比例方面,智元盈丰、恒岳鼎峰对智元恒岳各自出资49.50%。
值得一提的是,邓泰华持有恒岳鼎峰的99.00%有限合伙人份额,但该等份额未来将由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及核心高管邓泰华、彭志辉、姜青松、姚卯青、王闯、田华等以及重要产业方、战略合作方持有,创始人及核心高管的预计出资金额不低于恒岳鼎峰的50%。
而邓泰华及卫云龙持有致远新创的部分份额也将拟由智元机器人的重要产业方、战略合作方持有。根据公告,邓泰华、卫云龙的出资额为10万,在致远新创的股权比例分别为80%和20%。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此前积极拓展上下游合作方,已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
3月,卧龙电驱与智元机器人完成战略投资签约。此前,智元机器人已与卧龙旗下的希尔机器人签署场景应用合作协议,并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希尔,推进具身智能技术、柔性制造解决方案、人机交互产品等领域的开发与合作。
大丰实业也在3月公告,计划与智元机器人设立合资公司,研发文娱旅体商场景的具身智能产品,并承诺合资公司成立后一个季度内提供不低于1500万元意向采购订单用于场景研发。
4月份,均胜集团与智元机器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而均胜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均普智能、均胜电子和香山股份。
其中,均普智能旗下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普智机器人。6月末,双方官宣,将依托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正式启动智元机器人两大核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智元G1机器人大规模量产;A2全人形机器人一定规模的量产。
5月,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智元机器人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合资公司组建、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蓝思科技在今年1月与智元机器人在长沙举行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套餐交付仪式,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还深度参与了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此外,还有软通动力、东阳光、富临精工、博众精工等上市公司均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多名个人股东提前“新进” 、增持上维新材
在资本层面,智元机器人已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京东、百度风投、红杉中国、比亚迪、上汽创投、软通动力、中科创星、临港新片区基金等。
今年3月,智元机器人完成由腾讯领投的新一轮融资,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5月,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包括上汽在内的多家老股东进行了增资。
在产品落地方面,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在今年1月正式下线,共量产双足人形机器人731套、轮式通用机器人269套。《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智元机器人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而上纬新材成立于1992年,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领域,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智元机器人的硬件制造需求形成互补。2025年一季度,上纬新材实现收入3.69亿元,归母净利润2255万元。
本次股份转让前,SWANCOR萨摩亚、STRATEGIC萨摩亚合计持股79.21%,金风投控持股5.39%。
上纬新材此前公告显示,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相较于上一报告期,十大流通股东中,沈茜、徐玉莲等个人股东新进,袁喜保增持,金风投资减持。
新进的流通股东中,沈茜本期持有13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2%;徐玉莲本期持有11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9%;须绍宗本期持有86.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1%;曹志高本期持有85.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1%,袁喜保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22.2%至72.33万股。


(文:财联社AI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