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获悉,机器人触觉及柔性传感器领域初创企业「模量科技」近日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宁资本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模量科技(全称:深圳市模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底,是一家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公司。其核心业务围绕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纳传感、三维力传感知、温压一体多模态传感技术及触觉AI 模型展开,提供从传感器材料、硬件、软件、算法到完整系统的全链条触觉感知解决方案。
在核心团队方面,模量科技创始人官华曾任职纽交所智能穿戴上市公司,在供应链芯片、传感器及智能硬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战略合作与投资经验,深谙硬件产品、消费电子及3C 制造业产业链资源与成果转化;联合创始人周建林为工科硕士,熟悉高分子材料、电子墨水、消费电子、机械设备等多领域,曾于3D 打印知名企业担任副总裁,主导产品导入、业务拓展、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工作,服务超2000 家知名客户,创下数亿元销售业绩;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高立波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及博导,拥有十年以上柔性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经验。
此外,模量科技核心成员均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及消费电子知名上市公司,现有团队近20 人,研发人员占比超 80%,覆盖算法、硬件、软件、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并在高分子材料、电子工程、信号处理、软件算法及产品工程化量产方面形成专业配置。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模量科技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形成了完整的推进逻辑。
技术层面,模量科技从材料源头下功夫,自主研发出高灵敏度的敏感材料和微结构工艺 —— 用耐高压弹性体搭配微结构设计,不仅大幅提升了传感器的量程、精度和灵敏度,还实现了压力– 温度双模一体化感知,从根本上改善了传感器的环境稳定性,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难题。考虑到机器人触觉行业尚处早期,技术路线杂乱、产品标准化低,导致定制化需求高、研发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模量科技基于自研的功能材料掺杂微纳立体印刷技术,做出了能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柔性压力传感阵列。这一自研产品不仅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检测范围,增强了对不同压力场景的适应性,目前最大压力量程能做到20MPa,线性度达 99.9%,性能和国际竞品相当,部分指标甚至更优,成本和价格上也有明显优势。
不止于此,模量科技还打通了多维触觉感知链路,围绕三维力、切向力、摩擦力算法,构建起材料识别、姿态判断等触觉模型,让机器人和灵巧手拥有更丰富精准的感知能力。借助仿生力学解耦架构与正交纳米裂纹电极设计,他们在柔性基板上实现了法向力和切向力的精准解析,各向交叉干扰低于10%。同时,公司还搭建了从传感器材料、硬件、算法到系统的全栈研发能力,配套了传感器数据采集、标定校准、软件分析等全套工具链,方便客户使用和二次开发。
产品端,模量科技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其核心产品包括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工业压力分布检测设备、织物类柔性传感器及柔性薄膜传感器等。其中,机器人触觉领域已形成系列化布局——S 系列多点阵列压力传感器、T 系列三维力多点阵列压力传感器、M 系列多模态压力传感器,主要服务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机械臂等具身智能企业,目前已拿下行业头部灵巧手企业和人形机器人的订单。
工业压力分布监测领域,公司聚焦锂电、储能、3C(手机、手表、智能眼镜、液晶屏等)行业,提供工业生产中压力分布检测的实时数字化解决方案。而织物类柔性传感器与柔性薄膜传感器正持续研发推进,可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床垫、智能枕头、智能服装等场景。
现阶段,模量科技已与机器人、灵巧手、工业领域的头部客户建立合作,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在智能座舱、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细分领域,也已与部分细分领域消费电子企业达成合作。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