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DeepSeek外,最火的初创科技公司恐怕要数宇树科技了。
当杭州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穿着东北大花袄,跳着扭秧歌登上央视蛇年春晚时,对于喜欢热闹的中国人而言,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科技红包。
虽然获得了足够高的关注度,但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大众仍然对宇树科技知之甚少。
最近,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则关于宇树科技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信息量极大,不仅回顾了王兴兴创办宇树科技的始末,还详细披露了宇树科技三大产品线,还总结了高效工程化、自研组件、可定制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四大核心竞争策略。
其中,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其惊人的成本控制能力。波士顿动力狗的售价在5-10万美元,而宇树四足机器人起步价只要1600美元。
透过这份报告,我们将能够全面地了解宇树科技。以下是乌鸦君这份研究报告的整理:
/ 01 /
产品体系拆解:从四足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最高售价9万美元起
根据大摩研报,宇树科技的产品体系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组件。具体如下:
第一,四足机器人:
到目前为止,四足机器人是宇树科技最核心的产品。宇树科技面向消费者的四足机器人分别Go系列和B系列。
其中,起价10万美元的B系列具有显著更高的性能、电池容量和计算能力。每个四足机器人都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传感器,支持先进的自主性和机器视觉功能,从英特尔RealSense深度摄像头到足部力传感器和4D LiDAR。而Go系列比B系列更小巧、更实惠(起价1600美元)。
许多型号还可以升级为配备附加轮子以提高机动性并添加机械臂。管理层声称,到2024年,其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将超过60%。
第二,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模型主要有两个:H1(23年8月发布)和G1(24年5月发布),市场定位是通用型机器人,可用于家庭、商业或研究目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客户仍然是研究导向型客户,例如大学和AI初创公司。
其中,H1是一款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身高5英尺11英寸,配备更大的电池、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大的计算能力。
相比之下,G1更小(4英尺4英寸),价格更实惠,起价为16,000美元,而H1起价为90,000美元。这两种人形机器人都可以升级,改进双手以提高灵活性,并配备NVIDIA Jetson Orin SoC模块以提高计算能力。
第三,机器人组件:
除了提供整个机器人外,宇树科技还制造专有机器人组件,如关节电机、摄像头和LiDAR传感器,以支持第三方机器人开发人员。
/ 02 /
窥探宇树科技4大核心优势,
从高效工程化到自主能力
在这份报告里,大摩将宇树科技的商业竞争策略归结为4点,分别是高效工程化、自研组件、可定制化、AI/Autonomy(自主能力)。具体如下:
第一,高效工程化:
成本效益一直是宇树机器人的核心价值主张之一。
在2016年成立之前,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上海大学读研究生时创造了XDog四足动物机器人。当时,XDog因其独特的低成本但高性能设计而迅速引起关注,最终导致王兴兴辞去无人机制造商DJI的工作并创办了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没有依赖昂贵的组件,而是选择高效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组件数量)并尽可能回收现有技术。例如,为了降低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宇树科技利用为其四足机器人开发的现有技术,同时加快了上市速度。
对比特斯拉的Optimus,Optimus拥有14个线性执行器+14个旋转执行器;而宇树科技售价16,000美元的G1人形机器人只有23个关节模块/旋转执行器。在一次采访中,王兴兴(Unitree创始人)表示,他们的路径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第二,自研组件:
宇树科技设计了其机器人中使用的大部分硬件,包括执行器中使用的电机和减速器。这能够让其在提高机器人的整体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在接受《机器人报告》采访时,宇树科技营销总监Duke Huang表示:
“为了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例如,减少电线和电缆的数量,减少芯片数量,减少螺丝等工作。这些工作看似微小,但实际上非常关键和重要。除了芯片,我们机器人的几乎所有硬件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第三,可定制化:
大多数宇树机器人都可以定制和升级,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每个机器人通常提供不同的“层级”,具有不同级别的传感器、计算和物理能力。
此外,机器人可以配备各种附加装置,从人形机器人的改进手到四足动物的轮子和机械臂。宇树科技能够提供技术精简的模型,仅包含客户所需的内容,这是提高整体成本效率的另一种方法。
第四,AI/Autonomy(自主能力):
宇树科技是NVIDIA Project Gr00t的官方合作伙伴,这是英伟达推出的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
据大摩透露,宇树科技的许多机器人还具有(或可以升级为包含)NVIDIA Jetson Orin AGX模块,以实现板载生成AI功能。
凭借其机器人上的板载计算和综合传感器套件,许多AI机器人初创公司(包括Skild AI和Field AI)已将Unitree机器人用作其最新基础模型的试验台。大摩注意到,宇树科技的几乎所有机器人都具有自主导航能力,这不需要高级的gen-AI功能。
/ 03 /
三大目标市场:
消费级、工业、教育科研
根据大摩报告,宇树科技机器人产品的客群群体目前主要覆盖消费、工业、科研教育等领域。
在消费领域,宇树科技推出向Go2、Go1和A1系列四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宇树官网直接购买,也可以在亚马逊和AliExpress等电商渠道购买。
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可以通过遥控器或通过iPhone和Android上的Unitree Go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尽管面向C端市场销售,但这些机器人通常配备高端传感器(例如4D LiDAR)和计算功能(Go2可以升级为使用NVIDIA Jetson Orin)。
在工业领域,宇树科技将其高端四足机器人推向工业应用,用于检查、物料搬运、安全和救援等场景。目前,宇树科技已推出专门针对自动检查和搜索和救援的定制解决方案,机器人可以完成在灾难现场搜寻潜在受害者或自动进行重复但关键的检查操作,从而限制潜在的人为错误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
在科研教育,由于某些型号的成本相对较低,宇树科技机器人经常用于机器人研究和教育。已知客户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此外,包括Field AI、Skild AI在内的AI基础模型初创公司已确认将在Unitree机器人上进行测试。
/ 04 /
宇树科技创业始末回顾
宇树科技由上海大学前研究生王兴兴创立,他在2013年至2016年的学习期间开发了一款高性能四足机器狗,名为“XDog”。
基于低成本外部无刷电机,XDog因其实惠的物料清单(BoM)和高性能而获得认可。在XDog视频走红之前,王兴兴曾在无人机公司DJI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段工作经历帮助王兴兴在创办宇树早期就拿到了天使投资。
根据最新信息,宇树科技估值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1亿美元,公司最大的股东是美团旗下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其他投资者包括Hexagon AB、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祥峰中国基金、经纬创投、中信证券和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政府支持的机器人基金)。
宇树科技的竞争对手包括:优必选科技(9880.HK)、傅氏智能、小鹏机器人、RobotEra和Agibot。在全球的竞争对手有特斯拉、波士顿动力、1X Technologies和Figure AI等。
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波士顿动力和Deeprobotics,后者为中国26个省的1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Deeprobotics的全地形模型Lynx,展示了其克服各种极端环境的能力,其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联想、宝钢、中国五矿和几所知名大学。
宇树科技的发展时间表:
2013-2016:王兴兴在上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开发了四足机器狗XDog。该机器人以低成本物料清单(BoM)和高性能而闻名。
2016年6月:在XDog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后,王兴兴在当地天使投资者的支持下正式创立了Unitree。
2017年9月:发布了一款改进的四足机器人,称为“Laikago”,具有专有的电机、驱动装置和控制器。
2020年1月:发布了A1四足机器人,旨在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教育和研究工具。在发布时,Unitree声称它是中国速度最快、最稳定的小型四足机器人。
2021年6月:发布了Go1四足机器人,以超低价格和增强的感知能力而闻名。它还配备了16核CPU+GPU AI计算机,提高了计算能力。
2021年8月:在顺为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中筹集了“数千万美元”,经纬创投、Hexagon AB等参投。
2022年4月:在经纬创投和敦鸿资本管理领投的B轮融资轮中筹集了1亿元人民币(约数千万美元),Hexagon AB参投。Hexagon还成为Unitree的官方合作伙伴,计划将Hexagon传感器整合到Unitree机器人中。
2023年7月:发布Go2四足机器人,配备4D广角激光雷达,由专有AI基础模型控制。起价为1.6万美元。
2023年8月:Unitree发布H1,推出其首款人形机器人。该公司声称这是“中国第一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2024年2月:在美团、源码资本和中信证券参与的B2轮融资中筹集了10亿元人民币(1.39亿美元)。
2024年5月:发布G1人形机器人,因其价格(起价1.6万美元)和灵活性的提高而立即引起关注。
2024年9月:在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的C轮融资中筹集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美团、琥珀资本、上海科技创新基金、红杉资本中国(红杉)等也参与其中。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
(文:乌鸦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