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offer一夜变废纸!陶哲轩抗议LeCun建议欧洲抄底,川普新政搞崩学术圈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JHZ
【新智元导读】特朗普和马斯克,已成全美学术界的公敌。NIH宣布削减科研经费以来,全美掀起反对潮,陶哲轩已发起抗议联名信,LeCun预言大批科学家将离职,建议欧洲抄底诺奖人才。宾大被迫撤销发出的研究生offer,10份通知书一夜作废。初入学界的「青椒」更是异常焦虑!
特朗普和马斯克削减科研经费的新举措,继续在全美引发新的风暴。

持续不断的抗议潮,已经扩散到全美学术圈的各个圈层!

2月7日,可谓是美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噩梦开始的一天。

就在这天,美国最大的科研经费资助来源之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控制科研基金的间接成本比率:

立即将拨给大学的研究经费中的间接成本费率上限设定为15%。

所谓的「间接成本」,定义为「设施」和「管理」:

  • 设施:被定义为「建筑、设备和资本改进的折旧,与某些建筑、设备和资本改进相关的债务利息,以及运营和维护费用。」
  • 管理:被定义为「一般管理费和一般费用,如办公室主任、会计、人事以及未在设施子类别中具体列出的,其他所有类型支出(包括适用的情况下,从其他基金池的交叉分配)。」

目前该比例为50%-70%,也就是说,许多科研项目将被迫停摆,人员流失!

如今,这项新提案掀起的巨大风暴,已经延伸到了几乎全美所有学术机构。

就在刚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知名数学家陶哲轩,发出了公开联名信,号召大家来签名。

因为即便从NIH直接获得的资助非常有限,但仅仅这种极端削减的可能性就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

陶哲轩解释道:

由于这个提案造成的预算不确定性,我的大学不得不关闭几乎所有用于各部门教师招聘的自主资金来源,无论这些部门获得NIH支持的程度如何,都无法向一位杰出的候选人提供工作机会。

他发帖号召大家签名,支持对生物医学的全资助,以及采取行动,阻止对数学科研经费的削减:

上下滑动查看

但数学物理家John Carlos Baez认为这些措施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最好的出路是离开美国,另寻他路。

因为对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来说,这将减少每年约2.4亿美元的医学研究基金,影响巨大。

甚至,现在因为经费削减,宾大不得不撤销许多已经发出的研究生offer。现在,已经有10份录取通知书连夜作废。

图灵三巨头之一的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直接发出警告:特朗普此举,或将彻底摧毁美国的公共研究资助体系。

很快,美国将迅速见证科学家的大规模外流。

甚至,他建议欧洲抓紧时机,趁此时大举抄底美国科学家——开出良好的薪酬,提供足够的研究设施,给予研究自由,他们就会来了!

LeCun:抄底美国科学家,更待何时

天道有轮回,如今,我们竟要见证美国科学家的大规模外流了?

LeCun表示,欧洲的机会来了!

趁着特朗普瞎搞,或许欧洲蓬勃发展科技产业的时机,就在此一举。

抄底世界顶尖科学家,就要创造出一个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地方。

以下因素,就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1. 能接触到优秀的学生和青年研究人员

  2. 能获得行政程序简单的研究资金

  3.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美国、瑞士、加拿大的顶尖大学相当)

  4. 可自由选择他们认为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5. 可使用先进的研究设施(如计算基础设施等)

  6. 能与产业界和创业公司开展合作与咨询

  7. 适度的教学和行政职责

接下来,科学家们就会在学术界、公共研究机构或产业界中,寻找这些要素的最佳平衡点。

欧洲学术界的强项是优秀同侪和给予自由研究方向,但在薪酬方面则极其糟糕。

而欧洲产业界,则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表现不佳,在薪酬和研究设施上远逊于美国顶尖产业实验室。

网友Ali Alex Salman,则直接询问作为纽约大学教授的Yann LeCun:「你怎么不考虑去欧洲?」

对此,LeCun表示:「这些对他这个『老头子』来说,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而来自荷兰的教授Martijn Heck表示,荷兰的资深教授不仅工资更高,生活也更好,而荷兰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是在产业界合作上,世界排名第一。

宾大少约2.4亿美元,研究生砍50%+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多位教师透露,在联邦研究经费削减的情况下,学校已指示各系主任,大幅降低研究生项目的录取人数。

一位宾大教授表示,这个决定似乎是「临时」做出的,而且是在各系已经向学校通报了被录取研究生名单之后。

这位教授进一步解释道:

我们审阅了数百份申请,面试了数十名入围者,但基本上所有这些工作都付诸东流了。


因为我们的录取名单被削减了一半以上,等于是浪费了这些人一半的时间。

学校的这一举措,让许多教职员工「措手不及」。其中一些人已经发出了录取通知,而现在却不得不将这些学生从项目中剔除的。

教授表示,他们系于2月14日提交研究生项目录取人选名单,现在将被迫撤销17名学生中10个人的录取资格。

「这种撤销录取通知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愤慨!」教授说道。

截至目前,还无法确认有多少学院和院系将受到这些录取削减的影响。

有文理学院教师表示,学院内所有院系都已收到通知,要求减少研究生项目的规模。

另一位教授则表示,文理学院在周五晚上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录取人数削减问题,并「决定采取集体行动」。

「总的来说,大家都非常不满,抱怨缺乏透明度和协商,以及宾大行政部门在没有适当解释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决定。」

教授指出,「收入损失的比例其实相对较小,但研究生项目却要削减高达35%」。

虽然学校没有告知各院系实施资金削减的原因,但一位教授指出,这可能是对1968年沃顿商学院毕业生、现任总统特朗普的行政命令的应对,或是针对研究生组建工会的反应,又或者仅仅是因为「宾大不重视人文学科」。

宾大医学院一位教授表示,在NIH削减资金之前,该学院就被要求削减博士项目,但在特朗普政府采取行政行动后,又实施了额外的削减。

这位教授表示担心,宾大可能不得不削减学院内的其他项目,来应对联邦资金的损失。

NIH资助的研究者,正深陷迷茫

而对于那些已经获取NIH的研究者而言,突如其来的政策也四顾茫然,不知所措。
比如,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Violeta J. Rodriguez,就在Science上表达了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担忧。

专注于健康公平研究(Health Equity Research)领域的Rodriguez而言,NIH无疑是最理想的资助机构。

在研究生阶段,她投入了无数时间来提升撰写资助申请的能力,因为她深知,即便研究再出色,没有资金支持也将寸步难行。

她有幸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悉心指导,坚信她能够成长为一名独立研究者:

带领她走过NIH的申请流程;


帮助她打磨研究构想,完善申请材料;


在复杂的拨款评审体系中,引导她找准方向。

在刚担任助理教授的第一年,她有幸获得了极具声望的NIH主任早期独立奖。

这本应成为推动研究事业腾飞的重要契机。然而此刻,她正在提交申请的系统——连NIH官员都无法预知未来。

拨款申请能否得到评审?还能开展什么研究?

每位研究者都经历过被拒绝——这是学术界的常态。

至少过去还有清晰的时间表:能准时收到反馈意见,获得重新提交的鼓励,后续步骤也都相对明确。

她曾经总是这样安慰自己:每一次未获资助的申请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即便没有获得资金支持,申请书的写作过程,也有助于更清晰地定位研究方向。

然而,当前形势的巨大不确定性更让人难以应对。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影响着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影响着现有和未来可能招收的学生。

每当花一周时间撰写那些可能永远得不到评审的资助申请时,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周用于指导学生、分析数据或发表论文的宝贵时间。

职业早期的研究者总是被告知要合理规划时间——这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确保将精力集中在推进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上。

但在当前资助环境如此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又该如何规划?在前景未卜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又有什么意义?

最近,她不得不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暂停明年的研究生招收计划。考虑到研究经费的不确定性,无法在无法保证为学生提供稳定支持的情况下贸然招收新人。

她不知道明年会如何,资助指标会是多少,未来的申请——乃至她的研究方向——是否能找到立足之地。

此刻,她的NIH申请依然空空如也。

她会继续关注,继续写作,继续竭尽所能推进研究。但是,还有许多与她处境相似的同行,却无法永远这样坚持下去。

现状必须有所改变。

(文:新智元)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