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Hub 回应“封禁”中国 IP:
只是技术 Bug
昨晚,一则“GitHub 封锁中国 IP”的消息在技术圈内引发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有用户日常访问 GitHub 时发现已经被其拒之门外,也就是说中国 IP 登录 GitHub,很可能会遇到下面的情况:
-
已登录用户(建立了有效会话)或通过 SSH 连接的用户暂时仍能正常访
-
但未登录状态下通过 HTTPS 访问的请求全部遭到拒绝
-
系统会直接提示“该 IP 地址受到访问限制”
有用户尝试使用上海电信宽带和移动数据网络进行测试,结果均显示无法连接,提示“IP 地址对该站点的访问已被限制”。
这种情况让开发者一下子慌了起来。因为过去 GitHub 在中国大陆的访问也偶尔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但此次直接提示“受限”尚属首次,性质更为严重。
至于为什么会被突然“封禁”中国 IP,GitHub 并未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随着更多国内用户发现无法正常登陆,网友们纷纷猜测被“封禁”的原因。有网友猜测 GitHub 封中国 IP 是为了防爬虫。但这似乎有些说不通——因为连登录页面都打不开(403 错误)。如果只是反爬虫,至少该让正常用户能登录吧,而现在这样,岂不是把正常用户和爬虫一起拦在外面了?
昨夜晚间,Github 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Github 表示中国用户无法登陆是因为一项配置修改错误所导致,现已恢复。
Github在声明中表示:“由于一项配置更改造成了意外影响,未登录的用户在中国尝试访问 GitHub.com 时暂时无法访问。已登录的用户仍可继续成功访问。影响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 20:01 UTC 开始。影响已于 2025 年 4 月 13 日 14:55 UTC 缓解。
导致此影响的配置更改已被撤销,用户在尝试访问 GitHub.com 时应该不会再遇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大部分开源大模型都托管在 GitHub 上,一旦账号被封,国内开发者将无法访问开源仓库、协作工具(Issues/Pull Requests),这将造成国内开发者与国际社区的技术交流受阻。
对于此次事件,甚至有网友大胆猜测,此次“封禁”并非只是技术故障,而是一次“封禁”前的预演。
之所以此次会引发部分开发者的恐慌,因为类似的“封禁”GitHub 已经做过很多次,俄罗斯、伊朗的开发者都曾有此遭遇。
2022 年 5 月份,4 月 15 日,一位名为 Sergey Bobrov 的俄罗斯开发人员发推称,自己的 GitHub 账户突然被提示停用。
事实上该开发者并不是被误封,其他封禁也早已开始。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22 年 4 月 6 日,美国财政部已对俄罗斯银行 Sberbank 和俄罗斯最大的私人银行 Alfa-Bank 实施全面封锁制裁。制裁包括冻结银行资产以及禁止美国公民和公司与他们开展业务等。后续 Sberbank 和 Alfa-Bank 的移动应用程序相继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中删除。
此后不久也就是 4 月 13 日,GitHub 开始陆续屏蔽受到美国制裁公司的开发者和企业账户,其中包括俄罗斯银行 Sberbank、俄罗斯最大私人银行 Alfa-Bank 等公司,截止 4 月 15 日,已有数十个公司及个人的账户被封禁。据了解,被封禁的个人账户基本都与被制裁的企业有关,或与之有关或是其员工,而且即使你已离开该公司,一样可能会被“误伤”。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当个人 GitHub 账户被屏蔽时,会被标记为 “暂停”,阻止公司或组织时,会被标记出来。公司的账户被封禁,仍会保留几个小时对代码库数据的访问,个人账户被阻止时,访问会立刻受到限制,所有的存储库都无法访问,部分内容也会被直接删除。部分被误伤的开发者在联系 GitHub 后会收到一封申诉邮件,说明他们的账户受制裁的地区,通过邮件中的链接可以个人情况证明进行申诉用以解封账户。
再来说说“封禁”伊朗。
2019 年 7 月下旬,一位伊朗开发者的 GitHub 账号被禁,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向 GitHub 官方发起质询。最后得知,因为自己的所在地伊朗受到美国制裁,目前整个伊朗地区的 GitHub 账号均无法使用。更让人愤怒的是,GitHub 在没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屏蔽了所有伊朗账户,连让该地区开发者下载备份数据的机会都没有。
无独有偶,起初他以为这只是个别事件,可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却了解到更多相似遭遇:在他之前,一位克里米亚地区的俄罗斯籍开发者的账号同样遭到封禁。显然 GitHub 不是单纯地凭借 IP 地址封禁账户,账户的国籍同样是其封禁的考量标准之一。
时间推进到 2020 年 12 月 30 日,初创服务公司 Pure Labs 的联合创始人塞巴斯蒂安·斯洛姆斯基(Sebastian Slomski)在其推特上发文称表示,GitHub 封禁了整个公司的账号,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公司失去访问权限的原因是“一名员工在回伊朗探望父母时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伊朗是美国所制裁的国家之一,因此 GitHub 必须禁止 Pure Labs 的帐户才能遵守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GitHub 也在其网站上解释称:“在受制裁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可能会影响帐户状态,但是一旦位于受制裁的地区之外,并且成功提交了个人帐户申诉请求或组织帐户申诉请求,对 GitHub 的访问权可能会恢复。”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 不仅是代码的天堂,更是承载开源项目的沃土。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于其他国家采取的制裁措施,使得 GitHub 的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属性不再纯粹,业内对于开源是否有国界的问题也在争论不休。InfoQ 此前就开源有无国界问题采访了业内的一位权威专家,专家认为:
开源真正给我们带来的是开源社区可以把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技术专家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非常棒的的团队来解决技术问题。整个开源过程是无边界、无国界的,换句话说不会因为你在哪个公司而改变这个态度,也不会因为你在哪个国家而改变对开源的态度,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最好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不应该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只是,开发者们信奉的开源理念,终究是抵不过拳头加大棒的强权国家。因为这些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上市在美国、选用了美国的云服务等等,它就必须遵守美国的政策法案。开源可以是无国界的,但逃离不了政治制约的 GitHub,无法真正做到无国界。
虽然 GitHub 给出的官方解释是此次“封禁”仅为技术上的 bug,并且很快就修复好了,但如果一旦遭遇了真正的“封禁”,将对国内的技术圈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是阻碍开源生态协作的发展。GitHub 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封锁导致未备案的开源项目失去协同开发能力,新开发者难以通过常规渠道获取技术网页,企业 CI/CD 流程中的第三方依赖项失效风险增加。
例如,未备案的开源项目可能无法同步更新,国内开发者难以提交代码或参与 Review,导致项目分叉(Fork)激增但质量参差不齐。此外,技术获取门槛也将提高,新手开发者依赖 GitHub 学习前沿技术(如 AI 框架 TensorFlow/PyTorch 的文档、示例代码),若无法访问,只能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取,增加信息失真风险。
其次是企业研发成本上升。未提前部署私有仓库或镜像的企业,面临代码同步延迟、工具链断裂等问题,间接推高研发成本。例如,部分企业因依赖 GitHub 的自动化构建服务,需紧急切换至国内镜像或自建仓库。
此外还会造成技术生态连锁反应。封锁引发开发者对“技术中立性”的担忧,全球开源生态可能因区域性割裂而失衡。中国开发者活跃度长期位居全球前三,其缺席将削弱国际开源项目的多样性与创新力。
那么,国内有哪些可以替代 GitHub 的平台?
-
Gitee(码云):https://gitee.com/
特点:国内老牌平台,用户超 800 万,托管项目超 2000 万,支持私有仓库免费使用,企业版提供 CI/CD 服务。适合追求稳定性和本土化协作的开发者。适用于个人开发者日常项目、中小企业代码托管。
-
CODING(腾讯):https://coding.net/
特点:CODING 是腾讯云旗下一站式 DevOps 研发管理平台,向广大开发者及企业研发团队提供代码托管、项目协同、测试管理、持续集成、制品库、持续部署、云原生应用管理 Orbit、团队知识库等系列工具产品,支持 SaaS 模式或私有部署模式。适合需要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企业。
-
ModelScope 魔搭社区(阿里达摩院):https://community.modelscope.cn/
特点:开源的模型即服务共享平台,为泛 AI 开发者提供灵活、易用、低成本的一站式模型服务产品,让模型应用更简单。
-
CodeUP(阿里云):https://www.aliyun.com/product/yunxiao/codeup
特点:阿里云旗下平台,稳定性强,提供代码托管、测试管理、制品库等工具链,但功能复杂度较高,对个人开发者可能“大材小用”。适合企业级用户。
-
GitLab(极狐):https://gitlab.cn/
特点:一体化的 DevOps 平台。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使用敏捷项目管理、源代码托管、CI/CD、安全合规、运维等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能力,而且所有能力都在一个应用程序中,用户无需安装配置繁杂工具链就能够享受一体化 DevOps 平台带来的软件研发新体验。
(文:AI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