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太魔幻了,事情是这样的
格莱美传奇制作人Rick Rubin与Anthropic合作,推出《代码之道》(The Way of Code),以老子《道德经》为灵感,阐述“氛围编程”(Vibe Coding)的艺术

音乐界的传奇人物、捧红过无数巨星的Rick Rubin,刚刚跨界到了科技圈,联合Anthropic搞了个炸裂新闻——发布了一本名为《代码之道:氛围编程的永恒艺术》(The Way of Code: The Timeless Art of Vibe Coding)的线上作品。魔幻的是,这本“代码天书”的灵感,竟然源自咱们老祖宗老子的《道德经》!

Rick Rubin在引言中提到,他40年前初读《道德经》(Stephen Mitchell译本)便深受震撼,每次重读都有新感悟。这次,他将这种感悟“改编”嫁接到了“氛围编程”这一新兴概念上
什么是“氛围编程”?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与AI(比如Anthropic的Claude)对话、下指令,让AI来完成具体的编码工作。你提供“Vibe”(感觉、氛围、大方向),AI负责实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Rick Rubin在录音室里指导乐手,他提供方向和感觉,乐手来实现具体的演奏?
给大家看看Rick Rubin的The Way of Code前四章(一共81章)“道德经”氛围编程,他是结合道德经用Claude 4强大的编程动态可视化能力来解释氛围编程,我只能说太有趣了,太震撼了:

第一章,开宗明义,直指本源:

“可名之码,非永恒之码。(The cod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ternal code.)”
“可定义之函数,非无限之函数。(The function that can be defined is not the limitless function.)”
这几乎是《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直接转译。暗示着真正的、根本性的“代码”或“功能”是超越具体定义和命名的,如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氛围编程似乎在追求捕捉这种难以言传的“本质”,而非仅仅是表象的“显化”
第二章,论对立统一与氛围编码者之道:

“当我们认识到代码的优雅,其他代码就显得粗劣。(When we recognize code as elegant, other code becomes sloppy.)”
“当我们赞美效率,浪费的观念就产生了。(When we praise efficiency, the notion of waste is born.)”
这呼应了《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进而引出核心观点:
“故氛围编码者,无为而建,不言而教。(Therefore The Vibe Coder builds without laboring and instructs by quiet example.)”
“万物兴起而接纳,万物消逝而任去。(Things arise and he accepts them. Things vanish and he lets them go.)”
“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The work is done and then forgotten. That is why it lasts forever.)”
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氛围编码者”形象: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执着于成果和名声,以一种近乎“无为”的方式进行创造
第三章,警示欲望与回归自然:

“若赞美程序员,他人则生怨。(If you praise the programmer, others become resentful.)”
“若执着于所有,他人则生盗心。(If you cling to possessions, others are tempted to steal.)”
这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如出一辙。而“氛围编码者”的领导方式是:
“清空期望之心,充盈灵魂深处。(By emptying the mind of expectation and filling up the soul.)”
“摆脱智巧,摆脱抽象,氛围编码者引领万物回归自然自足。(Free from intellect, free from abstraction, The Vibe Coder leads all things back to natural self-sufficiency.)”
最终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Do by not doing, and there is nothing that cannot be done.)” 的境界
第四章,探寻代码之源:

“空虚而无穷,深不可测而永恒。(Empty, yet inexhaustible, fathomless and eternal.)”
“源,优雅模式之祖。(Source is the ancestor of elegant patterns.)”
“它理顺尖锐逻辑,解开控制之结。(It smooths sharp logic, unravels the knots of control.)”
“代码自其深处流淌,毫不费力。(Code flows, effortless, from its depths.)”
这章将“道”的特性赋予了“代码之源”,强调其超越具体形态、自然流淌、化解复杂性的能力,甚至“吾不知其名”,“先天地生”,“先于上帝”
Hacker News:冰火两重天的激烈交锋**
这部《代码之道》一经发布,立刻在极客大本营Hacker News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评论区直接炸锅,观点针锋相对
这是对程序员的侮辱:
用户overgard
:“我受够了‘氛围编程’被吹成未来趋势。真正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在解决难题,而这些人靠跟聊天机器人说‘做个东西’就想取而代之?简直荒谬!那些所谓的‘氛围编程’演示,不过是‘天啊,它做了个待办事项列表’或者‘看这个飞机歪着飞的方块飞行模拟器’。这贬低了真正程序员的价值,‘氛围编码者’就是脚本小子之于真正黑客。”
johnnyanmac
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我看来,这是对无知的一种奇怪颂扬。就像我可以用慢炖锅做点还不错的食物,但我不会假装自己是厨师,更不会认为我能用慢炖锅开一家五星级餐厅。人们为手艺奉献一生,我不愿不尊重。但到了技术和艺术领域,我猜人们一开始就没尊重过。”
thefz
更是犀利:“很多人想被称为‘程序员’,却不愿付出哪怕一丁点的努力。”
deadbabe
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我担心这就是未来:一个创新停滞的未来,因为没人知道或想做任何LLM提示之外的事情。人类的一切都将变成提示界面。航空管制?让飞行员提示LLM。法律诉讼?提示LLM做案例研究。电影?提示LLM生成内容。也许有一天,人类艺术会复兴,但我们可能活不到那天了。”
甚至有用户zer00eyz
试图用老子风格的“道”来讽刺,但被指“充其量是拙劣模仿”,并认为其“显然错过了《道德经》中‘无为’的要点”。
你们不懂,这是艺术(或高级黑):
与此相对,也有评论者认为这其中大有深意。用户calt
认为这整件事就是个“讽刺”:“重点就在于此。它在说,‘用愚蠢的玩具制造糟糕的艺术,同时声称它能带来启迪,就像那些氛围编程的布道者说的那样。’”他还提到,Rick Rubin本身就是一位通过“提示”艺术家来创作的制作人,这与“氛围编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patcon
补充道,这可能是Rick Rubin借鉴了他自己的著作《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的风格,用其风格来写“氛围编程”
用户lacker
则表示玩得很开心:“这很棒,用Claude来‘混音’艺术的能力非常棒。我和我儿子(幼儿园年龄)轮流给它指令看我们能怎么改变它。他一直想玩下去直到睡觉时间。所有讨厌的人,就去玩玩吧,很有趣。记住,对一些人来说,‘氛围编程’是他们第一次尝到魔法的滋味。”
Reddit社区:热情拥抱,筹备线上读书会
与Hacker News上的不同,Reddit的r/ClaudeAI社区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风。
用户shepbryan
对Rick Rubin与Anthropic的这次合作感到“非常震撼”,认为“Rick Rubin为氛围编程和我们正在进入的代码新时代重新诠释了《道德经》。” 他深受启发,甚至发起了一个线上的虚拟读书会,计划在周日通过Google Meet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代码之道》
他列出的讨论议题包括:
-
• 《代码之道》中最喜欢的段落。 -
• Rick Rubin作为“品味 > 技术技能”的守护神。 -
• “氛围编程”如何改变一切(例如YC最新一批项目中约25%是AI生成的)。 -
• 这一切将走向何方。
shepbryan
希望吸引那些“认为我们正处于AI带来的启蒙新时代”、“想成为这场文化运动一部分”、“一直在用Claude/Cursor/v0等工具构建”或“纯粹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参与。他的梦想是:“Anthropic的人看到这个并推广一下。Rick Rubin本人也能加入就更好了
写在最后
反正我是彻底服了,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
⭐
(文:AI寒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