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举办的CES 2025上,国内厂商RoboSense速腾聚创带来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官方表示,其包含了机器人视觉、触觉和关节三个方面的相关技术。
RoboSense速腾聚创CEO邱纯潮表示,公司定位于智能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立足整机开发通用的机器人移动及操作解决方案,并推出适用于各类场景的智能机器人增量零部件,为机器人行业降低门槛、缩短周期,赋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商业化,并推动行业向具备通用人工智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演进。
▍全新人形机器人体系
RoboSense速腾聚创将其人形机器人定义机器人通用零部件开发平台,是各项机器人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母机”。
立足于整机,RoboSense速腾聚创将聚焦于机器人的视觉、触觉、关节三类增量零部件领域,为机器人行业赋能。此前RoboSense速腾聚创就公布了力传感器FS-3D、直线电机LA-8000和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等成果。
其中,FS-3D是一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力传感器,适用于足式机器人的末端运动控制,可极大提高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精度,实现更好的安全性和运动性能。
高功率密度直线电机LA-8000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腿部关节,为人形机器人在搬运重物、奔跑跳跃等场景下提供精准而强大的力量输出。
而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是一个高集成化、小体积、大算力、低功耗的本地化计算综合解决方案,可支持各类实时感知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运动控制算法等,能够协助开发者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在向机器人行业提供移动解决方案的同时,RoboSense速腾聚创依托于感知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具备“手眼协同”能力的操作解决方案。
不久前,RoboSense速腾聚创就推出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其可结合各类传感器的感知信息与手部动作进行闭环控制,大大提升了第二代灵巧手的通用性和任务复杂度,性能配置已达市场第一梯队水平。
Papert 2.0仿人手设计,具有20自由度,最大负载5kg,在指尖指腹和手掌上共有14个力传感器。同时,配合机械臂及其控制系统,Papert 2.0可灵活复刻人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如用4自由度食指使用电动螺丝刀、力度精准适中地拿起鸡蛋、靠精确的位置控制捡起螺丝钉等。
依托RoboSense速腾聚创于感知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Papert 2.0可结合各类传感器的感知信息与手部动作进行闭环控制,通过“手眼协同”提升面对不同任务的通用性和和操作准确度,并开发出丰富的场景应用。
▍机器人的战略未来
RoboSense速腾聚创表示,未来将在保持车载激光雷达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聚焦自身研发优势、洞察客户需求趋势,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践行“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战略愿景。其表示,公司发展十年以来不仅在机器人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品类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而且不断增加在AI方面的研发投入,建设了超算中心、AI模型、场景数据等AI基础设施,并开发了大规模的数据闭环工具链。通过AI驱动,RoboSense速腾聚创不仅可以保障现有产品开发的高效迭代,更可以为各类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
RoboSense速腾聚创将“手眼协同”的组合定义为机器人的上半身,即机器人操作解决方案。而面对机器人的下半身,即移动解决方案方面,RoboSense速腾聚创还将基于智能汽车这一最为严苛的移动机器人平台进行整体深入开发,为行业提供各类移动机器人高速或低速的自主行驶解决方案。
例如在机器人视觉方面,RoboSense速腾聚创目前就推出了全新品类:Active Camera解决方案。Active Camera是一个包含传感器硬件、运算核心、AI算法的智能生态,致力于成为通用的智能机器人之眼。Active Camera在硬件层面融合了激光雷达数字信号和摄像头信息,可以主动探测感知环境,克服明暗变化、视觉错觉等环境干扰;在部署与应用上机器人开发者可以通过SDK直接调用Active Camera建图、定位、避障等能力,节省了传感器驱动开发,数据标定、数据融合等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也避免了堆叠传感器造成了系统臃肿低效。Active Camera作为全新的品类,其阵容将不断扩充,大大降低各类细分场景专用机器人的开发难度。
基于自身各类零部件,速腾聚创已经可以支持机器人行业通过灵活组合移动和操作能力,开发面向各种场景和任务的智能机器人产品,赋能各领域机器人公司,加速具身智能等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及规模化应用。
RoboSense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现有超1400名员工,在全球设有多个办公室,包括中国上海、苏州、香港、德国斯图加特,以及美国底特律、硅谷等地区。在快速发展的智能机器人市场,公司已为超过2600家机器人及其他产业客户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客户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将持续围绕智能机器人市场需求开发创新产品,积极服务机器人开发者,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生态发展。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