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王兴兴:2025年人形机器人会达到“新量级”,蚂蚁集团自研人形机器人,魔法原子推出自研产品MagicHand S01

1、王兴兴:2025年人形机器人会达到“新量级”

蛇年春晚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接受采访表示,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速度超预期,技术进步大大加速。春晚机器人离场有人辅助仅为增加互动性,新机器人软件算法升级后跳舞更佳。王兴兴预计,今年年底前AI人形机器人将达到新量级,明年或后年服务业和工业可基本推起,家用市场因安全性要求更高,需待技术相对成熟。DeepSeek+机器人成2025年投资主题,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及量产推动板块投资热。



2、蚂蚁集团自研人形机器人,年薪百万招聘具身智能岗位





近日,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年薪高达百万元。招聘主体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去年12月,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招聘岗位涉及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等,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市场分析认为,蚂蚁的入局不仅为行业注入资金和技术,更释放了科技巨头竞逐人形机器人的强烈信号。






3、魔法原子推出自研产品MagicHand S01




2月19日,魔法原子宣布推出第一代自研灵巧手产品MagicHand S01,MagicHand S01单手具备11个自由度,基于电流与触觉融合的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可实现抓、握、双指操作等灵巧、复杂的动作。MagicHand S01手部负载高达5公斤,作业场景下最高负载超20公斤,可以满足工业、商业、家庭等多种场景的落地应用需求。





4、上海智元机器人工厂量产人形机器人





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地——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已投产数月,2024年已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2025年计划年产数千台。工厂内,工程师正组装并测试机器人,而在张江数据采集中心,机器人“学徒”则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数据采集。业内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上海具备产业加速的基础。智元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表示,机器人将基于真实场景数据训练模型,未来可部署于每台机器人。






5、青大附院完成全省首例全孔达芬奇机器人无管化气管微创手术





近日,青大附院胸外科矫文捷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成功完成全省首例全孔达芬奇机器人无管化气管微创手术。患者王先生气管肿物位置特殊,传统手术方案风险高、创伤大。矫文捷教授团队决定实施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气管环形切除加端端吻合术,仅通过4个小孔完成手术,同时采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技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此手术具有微创、精准、提升患者舒适度等特点,是青大附院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创新成果。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机器人大讲堂)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