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风
来源|AI先锋官
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这一数字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同时也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吴泳铭表示:“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吴泳铭说,3800亿元巨额资金继续投入,能极大提振相关产业信心。同时也表明,阿里一如既往相信未来、投资未来。
此前的 2月20日,阿里巴巴刚发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财季(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营收28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经营利润为人民币 412.05 亿元,同比增长 83%;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489.45 亿元,同比增长 333%。
在种种的市场情绪叠加和未来预期下,阿里股价在财报发布后起飞,当天收盘大涨8%,较三个月前的财报日股价,上涨超50%。
在最新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首次披露其AI战略全景图,作为亚洲最大云计算服务商,阿里云已构建覆盖全球30个区域的算力网络,支撑日均处理超50PB训练数据。
其开源大模型“通义千问”累计下载量突破200万次,服务超9万家企业开发者,涵盖金融、制造、医疗等八大行业。
吴泳铭表示,面向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专注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三大业务类型。
“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他说。
吴泳铭透露,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并且,阿里还会在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阿里集团AI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实现AGI,AGI的定义是AI能完成80%以上的人类能力。所以如果AGI成真,人工智能产业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吴泳铭说道。
在具体的投资安排上,吴泳铭透露,每个年度会是相对平均的投入,而季度则会根据供应链的周期做相应的安排。
吴泳铭还提及,春节以来,他们看到了推理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新需求中约60%-70%是用于推理的”,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AI将有望帮助阿里云扩大客户群体并拓展行业覆盖范围,从而提高AI服务的利润率。
云计算的规模效应非常重要,这次巨大的投入会对未来整体硬件采购和大规模建设成本有比较大的改善,吴泳铭强调。
对比全球AI基建计划,美国的“星际之门”计划由OpenAI、软银和甲骨文等公司牵头,计划在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法国也不甘落后,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未来几年法国将投资1090亿欧元(约合1125亿美元)用于AI项目,这一计划也被称为法国版“星际之门”。
与之相比,阿里巴巴的3800亿元人民币(约合550亿美元)投资计划虽规模略小,但其投资的聚焦点与欧美巨头存在差异,美国更侧重前沿基础研究,而阿里则强调“云+AI”的产业融合,试图通过基础设施规模化降低成本,并推动电商、物流等现有业务的AI转型。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科技企业更强调硬件自研与产业协同,阿里云已联合中芯国际开发第三代自研AI推理芯片,其CIPU处理器性能较进口芯片提升20%,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或将成为中美技术博弈的关键变量。
阿里巴巴新一届领导团队上任以来,提出了All in AI 的发展战略。
尤其 2025 年开年以来,可见该战略已经驶入快车道。
刚刚过去的2025世界政府首脑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确认了与苹果AI的合作关系,这表明其 AI 能力已经获得国际业界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马云参加了这个月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这让外界对阿里巴巴的信心更加稳固。
今年以来,DeepSeek 的爆火,让中国AI 概念在全球市场被刮目相看,更将国内AI产业 推入大步发展的轨道。
随着阿里3800亿元的投入,势必巩固其“中国AI底座”的地位。
同在杭州,可以期待的是,如果DeepSeek能够跟阿里云进行紧密协同,将整体提升整个中国人工智能的全球竞争力。
(文:AI先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