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股权不值钱,而是你无法兑现:Equitybee,正在释放被困的财富

在硅谷,员工股权曾是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但越来越高的行权成本、复杂的税务机制与日益漫长的退出周期,却让许多初创公司员工望股兴叹。Equitybee 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个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供了一个双赢的解法——它不是重新设计股权制度,而是用市场机制打通“股权价值”与“现实资金”的断层。


据硅谷科技评论(SVTR)AI创投库的跟踪分析,这类“股权融资即服务”(Equity-as-a-Service)平台正在成为一个新兴资产类别的起点:一方面,员工得以行权持股,避免在退出前失去回报权利;另一方面,投资者则获得了一条通往非上市高增长企业的“优先车道”。在这个新模式中,Equitybee 不只是做了撮合,更是在重新定义风险与回报的边界。


在一个动荡与机会并存的时代,这样的创新是否将改写未来员工激励机制与早期投资格局?这值得每一位创始人与投资人深入思考。



1980 年 12 月,苹果公司上市,距离其 1976 年在加州库比蒂诺创立仅过去了四年多。而如今的科技独角兽们,上市步伐明显放缓。例如 Airbnb 等了将近 12 年才上市,Uber 也花了 10 年。这种趋势并非个例:截至 2023 年 7 月,初创企业上市的平均时间比二十年前延长了 4 到 6 年。


2024 年 6 月的研究发现,自 2000 年以来,私营企业的回报率比上市公司高出约 10%。2000 年,全球私募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AUM)为 6000 亿美元;到了 2023 年 6 月,这一数字增长到了 13.1 万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科技公司上市的平均时间从 1999 年的 4.5 年增长到了 2020 年的 12 年以上。


今天,全球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私营公司有约 1200 家,其中大约 60% 选择在非上市状态下运营至少9年。虽然这些公司在私有阶段的成长潜力巨大,但普通中产阶级投资者由于监管门槛高,往往被挡在门外。


不仅是投资者受影响,初创企业的员工同样在承受损失。2023 年,因无法行权而白白流失的员工股票期权价值高达 300 亿美元。根据调查,约有 41% 的私企员工在期权即将到期时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行权。


由于这些公司尚未上市,员工无法“卖股还款”,即卖出部分股票来支付行权成本和税费。因此,行权所需的高昂前期资金成为大多数员工难以跨越的障碍。2021 年,美国有超过 600 万初创企业员工持有某种形式的股权,总价值接近 600 亿美元。但到 2021 年 9 月为止,每年有超过 55% 的期权最终未被行权,原因是缺乏资金和相关知识。


Equitybee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平台。它帮助私营公司员工获得行权所需的资金。员工通过平台与投资者对接,投资者提供资金,作为交换,以折扣价获得一部分未来股权收益。若公司成功退出(如上市或被收购),投资者与员工共享利润。


这种模式对双方都有利:员工无需承担资金风险就能行权,实现股权变现;投资者则得以参与高成长企业的机会——这在过去主要属于风险投资机构和内部人士的领域。



一、创立故事


Equitybee 成立于 2018 年,由 Oren Barzilai(现任 CEO)、Oded Golan(CPO)和 Mordechay(Mody) Radashkovich(COO)三位童年好友在以色列共同创办。三人累计拥有超过 45 年的金融与科技行业经验。公司最初在以色列本土运营,随后于 2020 年 2 月进入美国市场,并于 2024 年 10 月将总部迁至加州帕洛阿尔托。


在创办 Equitybee 之前,Barzilai 已深耕初创领域超过 15 年,既有作为员工的经历,也曾多次亲自创业。


  • 2008 年,他开始开发校园餐饮移动应用 Tapingo,并于 2012 年正式上线。虽然同年他离开公司继续新的创业项目,但 Tapingo 最终在 2018 年被 Grubhub 以 1.5 亿美元收购,取得成功。


  • 2013 年,Barzilai 与 Golan 联合创办了 Start A Fire,希望帮助内容分享者获得应有的收益与曝光。该公司曾服务全球 3000 多家知名品牌,并在 2016 年完成 360 万美元 A 轮融资。Barzilai 于 2017 年离开该项目,Start A Fire 后来因不明原因关闭。


Equitybee 的灵感来自于三位创始人在初创企业中的切身体会。Barzilai 曾多次见证员工因无力支付行权费用,失去辛苦赚来的股权。他指出,很多员工更愿意选择即时的现金奖励而忽视股票期权,因为他们不了解期权的真正价值。


他强调,股票期权通常是员工总薪酬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关乎个人收入,也关乎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动力。


Equitybee 致力于帮助员工拥有他们应得的股权,并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与高增长初创企业的渠道,实现双赢。平台通过将员工与投资者对接,为员工提供行权资金,而投资者则在未来公司成功退出时分享收益。


虽然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Radashkovich 于 2023 年 5 月正式离职,但他仍以顾问身份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继续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二、公司产品



Equitybee 是一个专门为初创企业员工提供股权融资的平台,帮助他们将手中的股票期权变现。许多初创企业员工虽然获得了股票期权作为薪酬的一部分,但由于高昂的行权成本和潜在的风险,往往无法真正利用这些期权。Equitybee 提供一个桥梁,让这些员工与有兴趣的合格投资人对接,从而实现股权的潜在价值。


当员工拥有股票期权但缺乏资金行权时,可以在 Equitybee 平台上创建账户并提交相关资料。经平台审核通过后,员工与投资人之间会签订一份协议,明确利率和收益分成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员工依然是股票期权的唯一所有者,而投资人承担全部风险——一旦公司破产或期权变得一文不值,员工无需向投资人偿还任何费用。


此外,Equitybee 平台还提供股权价值评估工具和教育资源,帮助员工理解股票期权的价值及行权时机。一旦和投资人对接成功,员工即可立即获得现金,无需自掏腰包行权。未来如果公司成功上市或被收购,员工和投资人将按协议分配收益;如果失败,损失由投资人承担。


Equitybee 向合格投资人开放投资机会,尤其是那些渴望投资知名初创企业但难以直接接触的个人。例如,平台曾列出如 Databricks(2023年估值430亿美元)、Stripe(2024年估值700亿美元)等热门公司。投资人通过 Equitybee 可享有平均约 77.6% 的估值折扣,相比公开市场具有较大吸引力。


投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1、单一公司投资



合格投资人可以在 Equitybee 平台上浏览并选择感兴趣的初创公司,资助其员工的股票期权行权。投资流程包括:

  • 注册并验证投资人身份;

  • 浏览可投公司并建立“愿望清单”;

  • 与投资经理对接,了解流程;

  • 签署投资文件并汇款。


如果所投资的公司实现流动性事件(如上市、被收购),投资人即可与员工共享收益。若无成功退出,投资人则承担亏损。


2、创业组合基金(VPF)



如果投资人希望更分散风险,Equitybee 提供自研的 创业组合基金(Venture Portfolio Fund,VPF)。这是一种类似“私募版标普500指数”的产品,覆盖 120 多家由顶尖风投支持的美国初创企业,其中 85% 以上为 D轮及以上的成熟公司。基金通常以 比上一轮普通股价格低30% 的价格入场。


该基金背后基于 24 年、4700 多家初创公司的数据,综合考量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的失败率与退出可能性进行配置。最低投资金额为 10 万美元,投资周期为 12 至 18 个月,目标基金周期为 5 年。


3、机构投资人专属:Reserve Fund(ERF)



对于资金体量大的机构投资者,Equitybee 提供名为 Equitybee Reserve Fund(ERF) 的专属产品。投资人可按照行业或融资轮次等条件自定义投资组合,系统将根据这些标准自动部署资金,实现“零接触式”的投资策略。


此外,ERF 提供优先权,允许机构投资人优先参与平台尚未公开的热门项目,如 Coursera、Monday.com 等。相比二级市场的交易模式,ERF 无需担心“优先购买权”(ROFR)等不确定性,交易流程更稳妥。


三、市场格局


公司客户


Equitybee 的平台主要服务两个核心客户群体:一是拥有股票期权但缺乏行权资金的初创企业员工,二是希望投资初创企业、并愿意为员工提供资金的投资者。


对许多员工来说,如果无法在股票期权到期前完成行权,他们可能会错失一笔可观的潜在收益。而通过 Equitybee 平台,这些员工可以寻求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及时完成行权。反过来,投资者在企业成功上市或被收购等“流动性事件”中,也能获得丰厚回报。


这些员工所在的行业覆盖范围广泛,包括金融服务与保险、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教育、医疗、硬件、清洁科技、交通物流、网络安全、太空科技、机器人、精密制造、纳米科技、增强/虚拟现实、物联网、市场营销与广告、农业、生物科技、电信、技术基础设施、电商、游戏和娱乐等多个领域。


一个成功案例是实时数据流平台 Confluent。该公司在 2021 年 6 月完成 IPO,从员工获得融资到实现流动性仅用了 9 个月,投资者实现了 101.6% 的内部收益率(IRR)。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员工以比最新估值低 61% 的价格行使了期权。其他成功案例还包括 Palantir(150% 投资回报)、Affirm(215%)和 Docker(486%)。


市场规模


截至 2021 年 9 月,美国有超过 600 万名初创公司员工持有总价值约 600 亿美元的股票期权。然而,到 2023 年 8 月,其中约一半(即 300 亿美元)的期权未被行使,原因包括缺乏资金、风险过高或对行权的理解不足。


图片


2022 年 2 月,Carta 对 150 万名美国员工进行调查发现,23% 的人表示无法负担行权成本及相关税费,18% 认为风险太高,另有 11% 觉得公司价值不值得行权。结果是,接近一半的“实值期权”(即可获利行权的期权)最终未被行使而失效。


另一方面,自 2000 年以来,初创企业保持私有状态的时间显著延长。随着私募市场资金的迅速增长,从 2000 年的 6000 亿美元扩大到 2022 年的 9.7 万亿美元,初创公司倾向于在私有市场筹集更多资金,从而推迟上市。这一趋势让公司在 IPO 前拥有更长的成长周期。例如,科技企业的从创立到上市的平均时间从 1999 年的 4.5 年增加到 2020 年的 12 年。


到 2024 年 5 月,全球已有超过 1.2 万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其中不乏在上市前就已成为行业领军者的公司,如 Uber 和 Airbnb。



四、竞争对手


在员工股权融资这一细分市场中,Equitybee 面临多个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一些已经具备规模优势的成熟玩家。以下是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概况:


1、新兴高增长初创公司


Secfi

成立于2017年,提供员工股票期权的行权融资服务,员工依然保有期权的全部所有权。与 Equitybee 类似,Secfi 的融资无需员工在公司上市或被收购前偿还,仅在成功退出后偿还本金加一定费用。2022年11月,Secfi 与纽约投资机构 Serengeti Asset Management 建立了7亿美元的融资合作关系。截至2022年9月,已有3万名员工在 Secfi 平台登记的股权总价值达480亿美元。


Quid

成立于2018年,主要通过“股权质押贷款”的方式为员工提供资金,曾为 Palantir、Uber、Lyft 和 Unity 等公司的员工提供服务。它既与初创公司合作设立员工融资计划,也直接面向个人员工。其贷款按年收取7%的固定费用,若企业失败,员工无需偿还。缺点在于,Quid 只面向经过严格筛选的高增长公司员工,覆盖面相对较小。


2、风险投资与基金管理机构


Section Partners

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面向成长阶段企业的风投机构,专注于为私营公司高管与股东提供多种融资解决方案,如用于行权、购房等重大事项的结构性融资。其产品还包括“二级资本”(Secondary Capital,用于资产多元化)和“初级资本”(Primary Capital,帮助创始人捕捉未来机会)。截至2020年1月,Section Partners 已承诺投入1.2亿美元帮助员工行权,并在2021年9月完成4轮融资共计3.19亿美元。曾合作的公司包括 Notion、Verkada 和 Cedar。


Liquid Stock

成立于2019年,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投资公司,为未上市公司的员工和股东提供定制化的股权流动性解决方案,重点优化税务、降低风险、提升收益。团队成员拥有60年以上的风险投资、法律合规及财富管理经验,曾与 Airbnb、DocuSign、Uber 等企业的股东合作。截至2023年7月,其第二只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亿美元。


3、成熟领先企业


Eso Fund

成立于2012年,作为全球最早、规模最大的员工股权融资机构,Eso Fund 提供无隐藏费用、无年费、无关闭费的直接融资服务。它为限制性股票单位(RSU)提供现金支持,也承担行权相关的全部风险。至2022年6月,Eso Fund 已为超过600家公司员工提供融资,帮助创造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服务过的知名公司包括 Snowflake、Coinbase、Roblox 和 Robinhood。同年6月,其第五支基金募集资金达2亿美元。


Forge

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全球性的私人证券市场,为员工提供通过认证投资人获取流动性的机会。它的旗舰产品 Forge Pro 是专为机构设计的私人市场交易平台,并提供数据服务平台 Forge Insights。Forge 与 Equitybee 类似,连接员工与投资人共同商议价格完成股权交易。其服务公司包括 Cerebras、OpenAI、Anthropic 和 Anduril。



Forge 于2022年3月上市,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230万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9.1%;每股收益(EPS)也超出预期29%。根据2024年8月数据,其未来三年平均年营收增长预期为24%,远超美国资本市场行业的5.3%。


五、商业模式


Equitybee 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撮合员工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合作关系上,通过向双方收取一定费用实现盈利。截至2024年10月,其主要收费结构如下:



1、对于通过平台行使股票期权的员工


  • 撮合费用:一旦融资成功,员工需支付期权融资金额的 5% 作为平台撮合费用;

  • 收益分成费:若员工在公司成功上市或被收购后获得收益,还需支付 5% 的利润作为平台的收益分成。若未获得利润,则不收取此项费用。


员工在公司实现流动性事件(如IPO或被收购)之前,无需偿还任何资金。一旦发生退出事件,员工需归还投资者提供的本金,并支付事先约定的利息及其持有股份部分的预估价值。


2、对于为员工股票期权提供资金的投资者


  • 交易手续费:在投资者为员工提供资金时,需支付融资金额的 5% 作为交易服务费;

  • 利润分成费:若投资成功,投资者需将 5% 的利润 作为平台的收益分成。


此外,投资者与员工之间还可协商其他条款,例如利率(最低为1%)及员工最终出售股份后需返还的部分收益比例。


六、重大进展


自 Equitybee 于 2020 年 2 月正式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其业务规模实现了显著增长,融资能力、用户数量和市场影响力均有大幅提升。


  • 融资规模增长超 5 倍:平台用于资助员工行权的资金大幅增加;

  • 员工用户增长超 3 倍:更多初创企业员工通过 Equitybee 成功融资;

  • 平台已上线初创公司超 750 家

  • 活跃用户数达 3,500+ 人,包括员工与投资者;

  • 累计流动性事件达 202 起,涉及 151 家不同公司

  • 员工通过平台解锁的总投资金额已超过 1 亿美元,覆盖“美国最炙手可热的风投支持初创企业”,如 Stripe、Databricks、Airbnb、Palantir、Unity 等。


尽管增长强劲,Equitybee 也经历了内部结构调整:

  • 2023年5月:裁员 25 人;

  • 2023年8月:再次裁员 24 人,占团队总数的 25%。


七、融资估值


2018年9月获得了由WeWork联合创始人亚当·诺伊曼(Adam Neumann)主导的15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


2020年2月,Group 11领投了其66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Group 11对Equitybee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和三位数的增长速度印象深刻,因此也连续领投了后续的融资轮。


2021年2月,Equitybee完成了由Group 11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9月,又完成了5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未披露。


2024年4月,B轮融资总额增长至5700万美元。


截至2024年10月,股权融资平台Equitybee共完成四轮融资,总融资额达8530万美元。



八、主要机会


1. 建立企业合作关系


Equitybee 有机会与各类公司建立正式合作,将其打造成员工的专属股权融资工具。事实上,已有不少员工主动向所在企业推荐 Equitybee,显示出潜在的合作可能性。联合创始人 Barzilai 表示,将 Equitybee 作为员工福利和人力资源服务的一部分,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是水到渠成的一步。


这种合作模式对企业和 Equitybee 双方都有益处。一方面,它能帮助更多员工参与公司股权结构及未来收益,即便他们暂时缺乏行权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如果员工有资金行权,他们可能会更重视股权激励,而不是要求现金奖金等其他补偿形式。拥有股权意识的员工,更有动力推动公司长期发展,而这正是初创公司赖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若 Equitybee 能成为企业股权融资的首选平台,其客户规模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2. 股权变现多元化


Equitybee 还计划提供更多样化的股权流动性方案,例如:即使员工的期权尚未归属,或他们无意等待归属,也可以根据期权的潜在价值获得现金。相比之下,截至2024年10月,平台仅支持已归属并行权的股份进行融资。


拓展这一服务范围,不仅可以扩大其产品线,也能吸引更多尚未归属期权的员工用户,同时直接与像 Quid 这样已提供类似服务的竞争对手抗衡。


3. 投资基金的多样化


2024年6月,Equitybee 推出了 VPF(Venture Portfolio Fund)产品,允许投资者以折扣价投资于多个高速增长的 Pre-IPO 公司组合基金。随着平台上初创企业数量的增加,Equitybee 有机会推出更多定制化基金产品。


例如,可以根据公司所处的成长阶段、行业(如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风险偏好等因素设计不同类型的基金,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这不仅丰富了平台的产品结构,也提升了其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4. 全球市场扩张


Equitybee 创立于以色列,现总部设于美国,目前已在两国建立起强大的人脉与合作网络。公司约一半员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工作,平台也在美国市场拥有广泛联系。



未来,Equitybee 可以进一步拓展至北美、亚洲和欧洲市场。例如,截至2024年,欧洲私募股权市场的规模已达2150亿美元,显示出广阔的增长潜力。通过进军这些区域市场,Equitybee 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影响力并获取更多用户与资本资源。


九、主要风险


1、员工期权的合法性问题


虚拟期权(Phantom Stock Options)虽然可以让员工享有股权带来的潜在收益,但实际上并不授予其公司股份。这类操作若被列入 Equitybee 平台,可能引发信任危机,不仅会损害员工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也可能对平台本身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为避免此类问题,Equitybee 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查机制:所有融资项目都需获得平台注册负责人批准。该负责人是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隶属于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持牌证券经纪人。此外,平台还会对员工进行详尽的背景审查和信用评估,并确保与融资员工保持清晰、透明的沟通流程。


尽管已有完善机制,但一旦发生误审,Equitybee 的公信力将受到严重打击。因此,平台可考虑增加注册审查人员,或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双重校验,以进一步提高审核的准确性。


2、激烈的行业竞争


员工股权融资正逐渐成为风投资本和初创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Equitybee 面临诸多竞争对手,例如:初创公司 SecFi 拥有超过480亿美元的注册股权,并聚集了3万多名员工用户;风险投资机构如 Section Partners 也为员工提供结构化融资方案,并与其投资组合公司有紧密合作,便于实施相关服务。


此外,VC和资产管理公司通常会与初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优先获得内部股权机会,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而传统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也为员工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在这种竞争格局下,用户往往倾向选择风险低、成本小的融资方式。因此,Equitybee 需要深入了解市场上的替代方案,并持续优化自身服务,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3、合同违约风险


投资者是 Equitybee 的资金来源和平台运转的关键,因此其信心和利益必须受到妥善保障。平台通过签署详尽的私人融资合同来降低风险,其中包括多个保护性条款——例如:若员工希望出售资产,必须同时获得 Equitybee 与投资者的批准。


此外,Equitybee 还持有员工的授权书(Power of Attorney),用于在员工与投资者产生纠纷时出面仲裁。同时,还包括配偶同意书、资产出售限制等条款,确保交易顺利、安全。若合同执行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一方利益受损,因此平台必须严防此类风险,以免信任体系崩塌。


4、法律合规与监管挑战


股权融资及私募基金领域一直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严格监管,若出现合规问题,Equitybee 面临被暂停或关闭运营的严重后果。


为加强合规管理,Equitybee 于2021年10月任命 Susan Woodard 为首席合规官。她曾是 Equitybee Securities 的CEO,并在加入前于贝莱德(BlackRock)主导创建了多个养老金指数,也曾在 Victory Capital 等公司担任首席合规官。然而,Woodard 已于2024年8月离职。


十、全文总结


在当前市场中,许多高增长的私营公司选择长期保持私有化,这导致它们的大部分价值在上市前就已实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部分市场仍然高度封闭,难以进入。而这些私营公司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常因员工资金不足或风险顾虑,在到期时无法行权,造成巨大浪费。



Equitybee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平台连接了拥有股权期权但缺乏行权资金的员工与希望提前投资热门初创企业的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平台可以以折扣价格获得这些初创公司的股权,而员工则通过融资降低了风险、实现了行权。若未来企业发生上市或被收购等流动性事件,双方皆可获利,实现共赢。


自2018年成立以来,Equitybee 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既包括寻求融资的员工,也包括提供资金的投资者。然而,它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面临着风险投资公司、其他期权融资平台等多方挑战。



硅谷科技评论(SVTR.AI),由Min Liu(Allen)在ChatGPT问世之际,创立于美国硅谷,依托#AI创投库、#AI创投会、#AI创投营 和风险投资,打造全球前沿科技(AI)创新生态系统。添加微信(pkcapital2023),加入我们,共创未来。文末阅读原文,发现更多机会与内容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AI 100



+



11x.ai:AI虚拟销售员,半年内突破200万美元
a16z:AI语音智能体该怎么投?
Air Street Capital:State of AI(2024)
Alphabet谷歌战投:全球最牛AI战投是如何炼成的人工智能战略
Altimeter:谁是AI C端赢家
Apple:产品收入变迁 AI 并购之王
Amazon:人工智能战略
AMP Robotics,如何用AI拯救垃圾场?
Anduril Industries:AI 重新定义现代战争与和平
Anthropic:OpenAI”宫斗”背后的公司
Apple:产品收入变迁 AI 并购之王
AssemblyAI,企业音频市场拓荒者
Automattic,让出版和商业民主化
Bardeen:让AI代理更稳更快
Battery Ventures:AI正推动云计算的下一波增长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Cloud 100
Brightwave,AI驱动的投研助手
Cal AI,半年狂赚 1200 万美元背后的隐秘策略

Calendly:日程安排助手,AI效率工具鼻祖

Canva:从Adobe、Figma、Canva 到 OpenAI

Carta:想要取代纽交所的股权管理工具
Cerebras,打造世界最大芯片挑战AI霸主英伟达
Chatgaokao(高考纸鸢):AI版张雪峰
Coatue:AI革命AI是超级周期的开始
Cohere:为企业提供大模型
Consensus:用AI解锁学术

CoreWeave:GPU租赁独角兽,英伟达的好盟友

Databricks:从数据湖到大模型人工智能战略
Dawn Capital: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增强人脉
DeepL:从机器翻译到AI写作的语言沟通利器
DeepSeek最重要的三篇论文解读关于Deepseek的几点思考的回应
Discord:腾讯多次押注,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线上互动社区
DoNotPay:世界首款AI机器人律师

Duolingo:如何改写语言学习

E2B:为 AI 代理构建自动化云平台
ElevenLabs, 如何让声音变得更智能?
Figma从Adobe、Figma、Canva 到 OpenAI
Figure,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全人类
FirstMark:MAD 24问,AI 2023年总结,2024年展望
Foundation Capital:服务即软件的万亿机会
Founders Fund:如何投出下一个独角兽
General Catalyst:AI+医疗支持者

Glean:重塑知识工作的未来

Grammarly:从论文查重到AI写作的沟通利器
Hallow,如何用AI让古老的信仰获得新生?
Hebbia:知识工作者的 “第二大脑”
Helion,AI的终极能源梦想
Hippocratic AI,用AI缓解全球医护人员短缺
Hugging Face:开源AI的未来
ICONIQ:小扎的朋友圈
Insight Partners:AI应用将如何实现人机协同
Jenni AI:如何通过AI写作实现年入千万
Lambda如何成为 AI 开发者的“算力救世主”?
Letta:AI代理技术栈市场地图
Lightmatter:用光子计算终结AI的能耗危机
Lightspeed:AI+法律市场机会地图
M12(微软):如何抢占AI投资制高点收入拆解
Marblism:一句AI提示词自动生成各类软件
Menlo Ventures:2024企业Gen AI现状报告
Midjourney:0融资,11人,$1亿收入
Mistral,欧洲大模型,性价比之王
Mobenai(模本科技),AI工程师有多强
MultiOn,用人工智能代理给软件装上大脑
Neuralink: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让瘫患者再次行走,让人类与AI融合永生
NVIDIA:收入按产品线拆解AI投资策略
OpenAI:人工智能突破的前沿员工董事会丨营销丨GPT Store丨奥特曼马斯克微软产品生态
OpenArtAI 原生时代的视觉革新
Pika:AI视频的未来
Rad AI:如何用 AI 改变医疗保健
Reddit:奥特曼押注基于兴趣社交的美版“贴吧”
Replicate:1人AI公司背后的幕后英雄
Replite:教马斯克的儿子如何写代码
Rows:一年内用户增长20倍背后的故事
Perplexity:挑战谷歌,站在AI搜索最前沿
RunwayAI视频的未来
Sam Altman(山姆·奥特曼):如何做早期投资丨地产生意投资帝国婚礼阅读清单
Scale AI:如何成为数字世界的“水源”
Sequoia(红杉资本):如何做投资
Shein:打造下一个“中国首富”
Skild AI,打造通用机器人“大脑

SpaceX:梦想照进现实,人类星际生命的曙光

Stability AI:SD 背后的公司和创始人
Stripe:马斯克和奥特曼押注的支付王者
Substack:美版公众号,为价值付费
Supabase:引领后端开发的范式转变

Superhuman:邮件超人,拥抱 AI

Telegram,俄罗斯兄弟的密聊纸飞机
Thrive Capital:高位接盘OpenAI
USV:精益创业时代终结,硬科技重新定义风险投资
Vannevar Labs:AI+国防,军事人工智能掘金者
Vercel,如何用AI引领技术开发?
Wiz,320 亿美元被收购!谷歌押注云安全新战场
X:马斯克的“中国微信”梦
YC:全球排名第一的AI投资机构
Zapier:ChatGPT最受欢迎插件的过去和未来


(文:硅谷科技评论)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