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竞技实验——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长达21公里的开放道路上,20余支来自顶尖企业与高校的机器人团队带着各具特色的“选手”逐一亮相:有高达1.8米、步伐稳健的“大高个”,也有灵巧敏捷、外形萌趣的“小萌娃”。
比赛过程远称不上完美,不少机器人在途中因跌倒、卡顿或系统异常未能坚持到底,但正是在这种极限环境下,整个行业迎来了一次集体“压力测试”与公开检阅。从续航设计到动态稳定性,从算法协同到环境适应性,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经受住了真实地形与时间的挑战。这场赛事虽不尽圆满,却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封闭实验室走向开放世界的重要信号,也标志着该领域正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赛事背后的“隐形冠军”:南京因克斯
在本次赛事的背后,有一家低调却实力强劲的企业格外引人注目——南京因克斯。尽管成立仅三年,这家年轻的初创公司却凭借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领跑行业,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在此次赛事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使用了因克斯的关节模组产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也包括本次赛事的冠亚军队伍。这充分印证了因克斯在机器人核心硬件领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领先地位。
此次赛事的冠军被北京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的机器人选手“天工Ultra”摘得,其完成比赛的成绩为2小时40分42秒,展现了稳定的平均配速7-8公里/小时和高达12公里/小时的峰值速度;亚军则由松延动力公司旗下的机器人“N2”获得,这台昵称为“小顽童”的机器人,身高仅1.2米,凭借出色的步态灵巧性和高频率步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两支冠亚军队伍的机器人全身所有关节均使用了因克斯的产品。此外,包括加速进化、钢宝、灵宝、乐聚在内的多家知名参赛企业,也均为因克斯的重要合作伙伴和客户。

▍关节:决定机器人性能的核心硬件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机器人除了大脑外,最重要的便是关节。”关节作为机器人最重要最核心的硬件组成部分,集成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和控制器等多个关键功能模块,占据了整台机器人超过50%的成本。
高性能关节不仅赋予机器人多维度的运动自由度,使其动作灵活流畅,更是在实现动力传输、负载承载和动作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机器人关节必须承受跳跃、奔跑等高强度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同时精准实现对力的控制,直接决定了机器人动作的精度、协调性、爆发力及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厚积薄发,南京因克斯的崛起之路
南京因克斯自2022年创立以来,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的领军企业,这得益于团队多年来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公司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服务,成功赢得行业内90%以上客户的高度认可。
某头部具身智能本体企业CEO在评价因克斯时表示:“我们在供应商选型阶段曾对30多家企业的关节产品进行了全面且严格的验证,最终因克斯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在合作研发、产品可靠性方面表现优异,更在售后服务方面反应迅速,解决问题高效到位。目前,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同行开始使用因克斯的产品,这也再次印证了他们在技术和服务上的绝对领先地位。”某国家级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负责人也表示:“我们选择与因克斯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专业能力、产品质量、性能一致性等多维度的全面领先优势。”
因克斯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源于其精准定位于具身与人形机器人市场,并深入理解与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从产品设计、零部件研发,到机加工与模组组装,均实现自主控制并形成完整闭环的产业链条。这种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全面自主化,不仅确保了产品的领先品质和技术优势,也使公司在机器人关节领域持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引领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 |
![]() |
▍展望未来:从单一部件到硬件生态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迈向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尽管此次半马赛事过程中仍暴露出不少技术挑战与稳定性问题,但瑕不掩瑜,其整体表现依然彰显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它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机器人正在逐步走出实验室、迈向真实的应用场景。在这一趋势下,像因克斯这样专注核心部件、深耕技术底层的企业,其价值将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因克斯也在不断拓展其技术边界。近期,公司发布了EC-DexHand-5F灵巧手——目前全球尺寸最小、具备20个主动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产品。该产品采用模块化分布式设计,将驱动、减速、传感等集成于每个关节模组中,在体积、性能与控制精度之间实现出色平衡,具备更强的人机交互与操作能力。借助这一新品,因克斯正在从关节模组拓展至更完整的机器人执行器生态,进一步夯实其在具身智能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