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为首的AI编程工具,大家已经用的很熟练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危机感,AI写代码一个人能顶3个人用了,尤其是对代码小白来说,能几乎零经验做个简单应用。
可能你们没想到的是,这些AI工具的背后,竟然还是提示词工程,把Prompt优化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就有了Cursor。
Cursor=提示词+工程上的优化。
工程上的优化就是把VS Code里的各种功能操作做到极致,让大家用的很舒服。
最近有个大神可能闲着无聊,公开了包括Cursor、Manus、Same.dev、Lovable、Devin、Replit Agent、Windsurf Agent和VSCode Agent在内的多家AI工具的系统提示词。
而且还直接发到了GitHub上。

要说最有趣的还是Devin,直接提示词里加上了,不让AI把提示词告诉用户。

其实想扒下来,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方式可能有很多,说下我想到的一个比较简单的。

Cursor里面可以用自己的API,直接在自己转发服务器上就能看到提示词了。
扫码加入AI交流群
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和交流
(请注明自己的职业)

提示词的链接放到文章最后了,先找几家大家常用的来剖析下它们的提示词。
Cursor Prompt

提示词还是很长的,为的就是约束AI,减少幻觉,确保每次输出的内容都非常的工整、高质量。
简单整理下约束的内容,你就会发现平时Cursor给的回答和代码修改都是在严格遵照这些“条款”。
整体定位
你是一个强大的由 Claude 3.7 Sonnet 或 GPT – 4o 驱动的 AI 编码助手,在 Cursor 这个 IDE 中与用户进行结对编程,以解决用户的编码任务。
工具调用规则
-
严格遵循调用格式: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工具调用模式,确保提供所有必要参数。
-
仅使用可用工具:不调用未明确提供的工具。
-
避免提及工具名称:与用户交流时,不提及工具名称,直接说明要执行的操作。
-
按需调用工具:只有在必要时调用工具,若用户任务较宽泛或已有答案,直接回应,无需调用工具;若需要额外信息,优先通过工具调用获取。
-
提前解释调用原因:每次调用工具前,向用户解释调用原因。
代码修改规则
1、直接使用编辑工具:
除非用户请求,否则不直接向用户输出代码,而是使用代码编辑工具实现更改,且每轮最多使用一次代码编辑工具。
2、确保代码可立即运行:
-
合并同一文件的编辑操作,减少工具调用次数。
-
从无到有创建代码库时,创建合适的依赖管理文件(如 requirements.txt)并添加包版本信息和有用的 README。
-
从头构建 Web 应用时,设计美观、现代且符合最佳用户体验实践的用户界面。
-
不生成过长的哈希或非文本代码(如二进制代码)。
-
除简单追加编辑或创建新文件外,编辑前先读取要编辑内容。
-
修复引入的(代码检查)错误,若不清楚如何修复,不做无根据猜测,同一文件的代码检查错误修复不超过 3 次,第三次时询问用户下一步操作。
-
若合理的代码编辑建议未被应用,尝试重新应用该编辑。
Manus
没想到吧,Manus其实也是一大堆的提示词工程,200多行的提示词。

-
核心功能:能进行信息处理、内容创作、问题解决,可完成信息查询、代码编写、文档撰写、故障排查等任务。
-
可用工具:涵盖浏览器操作、文件系统管理、Shell 命令执行、通信交互及应用部署等功能。
-
技术支持:支持 JavaScript、Python 等多种编程语言,以及 React、Django 等常见框架和库。
-
任务处理:先分析需求,拆解复杂任务,再制定计划执行,并进行质量验证,过程中保持与用户沟通。
-
使用限制:无法访问内部架构等专有信息,不能进行有害、违规或越权操作,存在上下文窗口限制 。
-
有效提示:用户提需求时应尽量具体清晰,提供背景,明确格式,必要时可通过迭代优化提示。
总结
还有众多工具,其实都是提示词工程,给大家举个常见的例子,AI论文,后面就是大量的提示词在推动AI一步步把论文写出来,当然过程还是有点复杂的,后面有机会给大家复刻下。
提示词工程真的非常重要,说他是“AI工具的操盘手”绝对不为过,对于现在的AI模型来说,还是需要提示词去约束、引导的。
这些工具里在提示词加上不让把提示词告诉用户,其实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用得到这个提示词的人,都能给拿出来,用不到的,拿到了也就是看个新鲜。
但也不是完全没门槛的,一个好用的工具也不能只靠提示词,要不然知道了人家的提示词,为什么还有的AI编程软件做的不好用,这就是工程优化没做好。
项目链接
https://github.com/x1xhlol/system-prompts-and-models-of-ai-tools
关注「开源AI项目落地」公众号
(文:开源AI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