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掏手机,凭空召唤导航是什么体验?
导航功能已经被深度融入智能眼镜之中,用户只需要说出“帮我导航到……”,导航就会自动规划路线,省去了此前打开App、输入地址、选择导航的一系列繁琐操作。
传统的导航模式大多依赖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并通过音频播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路线指引,这往往会面临操作步骤多、语音描述不准确、语音提醒滞后等痛点。
Rokid Glasses之上的体验,正在改变传统的导航模式。
导航场景,用户最直接的需求就是交互简单,能适配步行、骑行、驾车场景,以及导航信息够直接。
用户佩戴Rokid Glasses时,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切换导航前、导航中的模式。并且这一眼镜在保留速度、方向等导航基础信息的同时,采用稳定贴地引导线和场景化转向立牌,将导航画面显示到了视线远处,非紧贴眼前,用户可以在观察前方路况的同时看到导航信息。
此前,在智能汽车上价值上万的高阶HUD(抬头显示)功能,也被呈现到了眼镜的显示画面内。导航过程中,Rokid Glasses会在展示路径的同时,提醒用户注意后方来车、读秒红绿灯。



可以看出,Rokid Glasses正在围绕导航能力覆盖更多用户的使用场景。


AR+AI眼镜竞争愈发激烈,字节、阿里、腾讯几乎都被曝出在做AI眼镜的消息,去年底小度发布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再到上周小米首款AI眼镜正式发布,越来越多头部公司下场,AR+AI眼镜开始量产出货,这都意味着,这一领域的竞争正硝烟四起。
而面对手握雄厚财力、技术储备优势的头部玩家,深耕十余年的Rokid已经基于自己的技术、生态布局打造出差异化竞争力,底层芯片架构的优化,到AI与AR技术的深度融合,再到外观设计与佩戴舒适度的打磨不断深入。
未来,AR+AI眼镜眼镜赛道的格局会如何演变现在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Rokid积累的技术布局、生态合作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将会成为其制胜的关键。

(文: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