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导读】奥特曼招揽Darin Fisher等Chrome前核心工程师,意图从头打造AI优先的新浏览器,直指谷歌核心阵地。
即使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AI用户(月活用户正接近10亿),但奥特曼依然不满足。
就在刚刚,路透社独家消息,OpenAI准备自己发布一个全新的浏览器!

目前,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浏览器,Chrome月活用户已经超过30亿。不过,Chrome属于谷歌的「非卖品」。
在意识到短期内很难「拿下」Chrome后,OpenAI决定自己造一个新的。
OpenAI哪里来的底气去打造一个「新」浏览器(大概率也是基于Chromium内核)?可以参考的是,4月份他们的战略还是尝试收购Chrome。
在不断挖掘信息后,我们发现OpenAI曾在半年前从谷歌挖过来两位工程师,这也许才是奥特曼隐藏在「收购」背后的真正「杀招」和底气。

Darin Fisher,工作经历Netscape -> Firefox -> Chrome -> Arc -> OpenAI
想要重新造一个能打败,不,即使能和Chrome平分秋色的浏览器有多难?
Chrome坐拥全球几乎三分之二的用户,在这漫长的30年浏览器大战中,即使强如微软,最后自家的Edge最终也是无奈放弃EdgeHTML核心研究,被迫选择了Chrome同款的开源Chromium内核。

这标志着浏览器内核「百花齐放」时代的终结。
是的,Chrome把浏览器的内核开源了,新Edge、Opera、Brave、Arc等众多新产品都是基于Chromium。
当然,还有苹果的Safari,不过只能在苹果封闭的生态中使用,不提也罢。
2024年11月23日,OpenAI宣布他们找到了「Chrome的创造者」来逐步挑战谷歌搜索霸权。

Hacker News上就有网友曾经从这个招聘信息推断出,「如果OpenAI不打造一个网页浏览器,反倒会让人意外」。


被OpenAI挖走的这两位工程师是Ben Goodger(左)和Darin Fisher(右)。
这两位都曾经协作开发过Chrome浏览器,其中Darin Fisher曾在谷歌任职超过16年。

当你打开Darin Fisher的领英,你会惊讶的发现,相比奥特曼、谷歌CEO劈柴、甚至微软IE时期的比尔盖茨,Darin Fisher才是那个站在浏览器背后的男人。
他的工作几乎贯穿了浏览器的发展历史。

Darin Fisher的工作履历几乎贯穿浏览器发展全程,毕业后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25年,整整25年间的工作都和浏览器相关:
职业生涯初期在Netscape,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网景,开发Navigator,随后参与Mozilla,将Navigator演进为Firefox。
Navigator是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90%。这数字相当恐怖。

他在谷歌效力16年,作为Chrome早期原型的作者之一,奠定了Chrome/ChromeOS的架构 。
2022年Darin Fisher离开谷歌,短暂加入搜索创业公司Neeva开发浏览器,之后转投The Browser Company开发Arc浏览器。
Arc浏览器是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浏览器之一——很多X的大牛都自发宣传。
Arc的宣传语甚至就是非常直接的「Arc就是你一直等待的Chrome平替」。

Darin Fisher认为,改进浏览器的最佳方式就是从头开始。
Arc浏览器充满了关于网页浏览器如何运作的新想法:它将书签和标签页合并成一个类似应用切换器的概念。
它让用户可以轻松在已打开的标签页中进行搜索;它还内置了可用于记笔记和创建可共享的迷你网站的工具。
这种体验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因为它太与众不同了,但Darin Fisher表示,这正是令他感到兴奋的部分原因。
这些并不是人们以前从未讨论过的内容,但真正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专注于细节,并思考那些能带来长远影响的小步骤。
我认为这才是充满机遇的地方。
2024年,Darin Fisher和Ben Goodger被OpenAI招揽,参与筹划AI浏览器。
Darin Fisher工作经历,从Netscape到Firefox,再从Chrome到Arc,最后停留在OpenAI,似乎天生就是AI浏览器而生。
有一种说法是,OpenAI招募「Chrome开发先驱」Ben Goodger和Darin Fisher并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器开发。
OpenAI更想知道的是:为了支持这一愿景,他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和努力。比如面向十亿级别用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处理敏感用户数据的安全架构
-
扩展生态系统开发
-
大规模性能优化
4月份的时候,谷歌面临Chrome反垄断的调查,那时候OpenAI的高管站出来说他们有意愿买下Chrome。

或许那个时候,OpenAI的评估结果是:重造一个浏览器几乎不可能和Chrome竞争。
但就在不到3个月后,OpenAI的战略方向「急速转变」——决定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全新浏览器去对抗Chrome。
自Chrome诞生以来,这或许是谷歌面临的一次最大威胁,但这一次,赌注不仅仅是搜索、浏览器,而是一切。
这个故事里,似乎Chrome是那条恶龙,而OpenAI是屠龙的那个少年。
确实,天下苦Chrome久矣,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大神Karpathy自己说的,他曾经发帖说过,他现在更喜欢用Brave浏览器来代替Chrome。


浏览器。
我推荐使用Brave浏览器,这是一款以隐私优先的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基本上所有Chrome扩展都可以直接运行,而且该浏览器体验起来与Chrome类似,但不会让Google拥有查看你整个数字生活的前排座位。
搜索引擎。
我推荐使用Brave搜索,你可以在浏览器设置中将其设为默认搜索引擎。Brave Search是一个以隐私为先的搜索引擎,并拥有自己的索引,不像 Duck Duck Go基本上只是Bing的一个美化界面,而且被迫与Microsoft 建立一些损害用户隐私的奇怪合作关系。
和本清单上的所有服务一样,我每月支付3美元购买Brave Premium,因为我更希望自己是客户,而不是我在数字生活中成为产品本身。
我发现从实际经验来看,我的搜索查询大约有95%都是非常简单的网站查找,此时搜索引擎基本上充当了一个微型DNS。
如果你找不到想要的内容,在搜索查询前加上!g即可回退到Google,这会将你的请求重定向至Google。
回到4月谷歌反垄断案的庭审中,OpenAI的产品负责人曾清晰表态:
如果法院要求谷歌剥离Chrome,OpenAI将积极参与竞购,并认为这将让用户看到「AI优先(AI-first)的浏览体验」。
OpenAI似乎热切的希望能够拿到浏览器的入口权利,或许是为了他们愿景中宣传的AI优先,或者未来的NLWeb体验(Nature Language Web,下一代自然语言网络)。
但或许这只是OpenAI想要掌控网络入口的长期规划和野心——最终还是屠龙少年终成龙的故事。
无独有偶,今天Perplexity推出Comet,一款由AI驱动的网络浏览器,同样的意图,借用官方的媒体的话语:
标志着这家初创公司在挑战谷歌搜索、争夺人们在线查找信息主要入口方面迈出了最新一步。

30年过去,浏览器战争硝烟再起,只不过这一次依然是巨头之间的资本和技术、人才和愿景的碰撞。
或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能期待就是什么叫做AI优先了,也许延续了30年的网页形态范式终于迎来一次质变。
(文:新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