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hale分享
软银×OpenAI,编辑:新智元
Datawhale分享
软银×OpenAI,编辑:新智元
软银和 OpenAI 的关系还在升温!
就在昨天,孙正义与奥特曼正式达成协议——在日本成立合资企业「SB OpenAI Japan」,为日企独家提供 AI 服务。
就像公告中所说,软银与 OpenAI 计划合作部署并推销的是一个先进的企业级 AI,名为「Cristal intelligence」。
至于 SB OpenAI Japan 中的 SB,指的其实是孙正义的软银(SoftBank)。
顾名思义,SB OpenAI Japan 作为一家合资企业,其将由软银、日本国内电信业务部门,与 OpenAI 共同持有。双方持有股份相当,各占 50%。
为了支持 SB OpenAI Japan 蓬勃发展,软银今年将调配 1000 名员工加入,以开展销售和技术研发工作。
SB OpenAI Japan 的业务主要是独家推销一种新型高级企业级 AI 服务——Cristal intelligence(水晶智能)。
软银 CEO 孙正义表示,Cristal intelligence 将在日本市场独家向企业客户提供 OpenAI 工具套件,包含企业版 ChatGPT 以及 OpenAI 的 API 接口。
此外,它还能够安全地整合企业内部的系统和数据,为每家公司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交谈画面的中心始终是一个水晶球,寓意水晶智能
为了 Cristal intelligence,软银不惜每年投入 30 亿美元,为集团本身及旗下子公司(包括芯片公司 Arm 和支付服务 PayPay 等)采购 OpenAI 的技术。这一商业合作不仅将提升 OpenAI 的营收,还将加强其与投资方软银的合作关系。
此前本月初,软银与 OpenAI 和甲骨文共同组建了代号为「星际之门」的合资项目,计划首期募集 1000 亿美元资金,并在未来数年内追加 4000 亿美元投资,用于建设支撑 OpenAI 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目前,软银也正在就领投 OpenAI 一轮 400 亿美元融资进行谈判,这笔新增资本可能使 OpenAI 的估值攀升至约 3000 亿美元。
孙正义这轮对 OpenAI 的大力支持,重新确立了软银在科技投资领域的影响力。
AI 智能体:革新全球企业的工作模式
2024 年,OpenAI 推出了具有推理能力的 o1 系列 AI 模型。
到了今年 1 月,OpenAI 发布了 AI 智能体「Operator」,能够自主执行工作,用户只需下达任务指令即可。
基于 o3 模型的AI智能体「Deep Research」可用于知识工作,将实现日常任务自动化,包括生成财务报告、起草文件和管理客户咨询,使专业人员专注于创意和战略决策。
让每位知识工作者借助AI智能体,提高效率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这就是 OpenAI、软银集团、Arm 和软银股份公司的共同愿景。
孙正义认为,SB OpenAI Japan 足以支持 10 亿个智能体协同完成任务,其中每个智能体都只是负责一些简单的任务,而只要智能体的量级上去了,那也就会出现曾经在 LLM 中出现的「涌现」。
换句话说,也就是拥有 10 亿个智能体的 Cristal intelligence,将随着智能体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涌现出令人目瞪口呆的超级智能水平,这也足以让其为日本各大公司提供高效的服务。
通过 Cristal intelligence,这些 AI 智能体将为更先进系统奠定基础。下一代系统将学会学习,并适应任何企业需求。
在整个集团部署 Cristal intelligence,软银将加速 AI 智能体和更先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作为与 OpenAI 协议的一部分,包括 Arm 和软银股份公司在内的软银集团公司,将在日本获得优先访问 OpenAI 开发的最新最先进模型的权限。
具体而言:
-
Arm 将利用 Cristal intelligence 推动公司创新和提升生产力,强化其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
软银将使用 Cristal intelligence 实现超过 1 亿个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为此,软银和合资公司将构建安全计算环境,补充数据训练/微调,并通过与内部系统的集成实现 AI 智能体开发。 -
通过实现所有任务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软银将革新其业务和服务模式,创造全新价值。
AGI 先在日本到来
在发布会上,软银 CEO 孙正义认为 AGI 正在加速到来,而要实现AGI需要巨额资金和优质数据,而这恰好就是软银的优势:
我曾预测 AGI 将在 10 年内实现。而现在我要将这个预测缩短到 2 到 3 年。
我认为 AGI 的实现不会始于个人层面。这是因为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片面的,有太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而且很难在全人类范围内获得全面的智慧。但如果将范围缩小到具体的公司或组织,就能获取到海量的高质量数据。
要实现 AGI,关键在于在特定领域内获取大量优质数据。这些数据必须具备深度、广度和实时性。它不仅仅是互联网上分散的信息,而是经过整理的、可用于各类训练和推理的结构化数据。
AGI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资源,大企业恰恰具备这样的投资能力。因此,AGI 的首次突破很可能会从大企业开始。
正如之前提到的,我们一共拥有 500 家合作企业,并占据了日本 GDP 的约 50%。这代表的正是日本企业界的中坚力量。
今天,我很荣幸地宣布,AGI 的发展将从代表日本的大企业起步。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已经与奥特曼已经达成协议,将以日本为起点,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 AGI。
参考资料:
https://group.softbank/en/news/press/20250203_0
(文:Datawhale)
日本软银看中AI的未来,AGI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