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行业将进入“AI对对碰”时代?
来源|多知
作者|王上
日前,学而思宣布旗下学习机、学练机等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将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植入“深度思考模式”,全面升级用户的AI学习体验,重新定义智能辅导场景。新功能预计将在2月内陆续于相关机型上线。
“学而思积极拥抱行业内最先进和前沿的技术能力,会引入以DeepSeek为代表的推理大模型,与学而思自主研发的九章大模型实现能力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强大、更智能的学习辅助服务。”学而思技术负责人表示,持续升级的AI能力不仅能助力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解题能力,更能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这意味着,在学而思智能教育硬件产品中,将有DeepSeek、九章大模型等多种大模型支撑。
1月以来,DeepSeek凭借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知识信息,在复杂问题拆解、多模态交互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获得全球关注。而DeepSeek这种“深度思考模式”与教育场景非常匹配。
学而思智能硬件相关负责人表示,学而思正在以DeepSeek能力为基础,研发结果精准、过程可见的“深度思考模式”。
当孩子遇到难题呼叫学而思智能助手“小思”,小思将结合DeepSeek、九章等大模型,不仅给出适合孩子的答案,同时还会像DeepSeek一样展现深度思考的过程。
九章大模型本身亦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步步引导,给出解题步骤。可以看到,两者异曲同工,有着相似之处。
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大的阻碍就在于它的幻觉问题,此前,学而思CTO田密提到,基于学而思的知识库和用户画像库,学而思正通过搜索召回增强技术(RAG),比较有效地缓解幻觉问题。
也就是说,结合九章大模型对知识点的精准分析和DeepSeek强大的语言引导能力,学而思学习机将以启发式的方式帮助孩子思考,通过知识回溯、逻辑推理等方式,建立“思考脚手架”,将标准的解题过程,转化为可感知的思维路径,让孩子从AI的思考过程中获得更充分的启发和引导。
这种注重深度思考过程的辅导方式,也更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好未来自创立之初,一直重视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在2017年成立“AI lab(AI实验室)”;2019年,科技部批准依托好未来建设“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23年5月,好未来研发“九章”大模型,是国内第一个以数学推理大模型切入的教育科技公司,而后拓展为全学科的教育垂直大模型。
基于九章大模型,好未来还推出了“随时问”App,这是一个AI一对一数学老师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图像输入题目并让AI老师进行题目讲解,整个讲解过程基于对话互动逐步展开。
此外,九章大模型还嵌入到智能教育硬件和学习服务等业务中。
学习机等智能学习硬件是孩子使用人工智能、体验大模型的极佳载体。目前学而思学习机、学练机上已经有多项基于大模型开发的能力,如小思对话、中英文作文助手、AI解题等。
去年,学而思学习机上的智能助手“小思”累计被唤醒2.3亿次。孩子们的问题涵盖了知识探索、日常生活以及情绪表达等诸多方面。
与DeepSeek合作后,智能教育硬件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学而思技术负责人透露,团队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将DeepSeek等业内优秀大模型纳入到学习机的生态系统中,拓展“小思的朋友圈”。
比如,用户向小思提出问题,可以同时收到由不同大模型生成的回复,并给予清晰的来源展示,方便用户进行比较和进一步独立思考。
“这样可以让孩子对大模型技术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知,逐步建立与大模型协作的掌控能力。”学而思技术负责人说,通过将大模型无缝嵌入学习场景,让孩子从小建立与AI协作的思维模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启蒙,将帮助孩子建立数字原住民的核心素养。
一手自研大模型,一手对外合作。可以看到,学而思对新技术持开放的拥抱态度。
不止学而思,近日,钉钉、网易有道、云学堂等公司均宣布“全面拥抱DeepSeek”。
在教育科技领域,例如,好未来和有道,虽然他们都有自研大模型,但是,垂域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有很多互补之处。对于用户来说,对两者都有需求。
每个行业都有其纵深,而这种纵深恰恰是解决用户问题、创造用户价值的核心。例如,涉及到英语音标发音、数学公式识别等问题,垂域模型或更为擅长。
此外,对于聚焦在垂直领域的公司,愈发关注场景化和应用化。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科技公司拥抱AI技术浪潮,未来,将为用户带来新的学习方式。
相关阅读:
DeepSeek超越ChatGPT占据App Store榜首,深度思考模式匹配学习场景
开年第一例:教育大模型碰撞DeepSeek
对话好未来、微软:AI如何构建学习新范式?
学而思宣布开放三项核心AI能力,CTO田密:教育大模型终极形态是AI老师
END
(文: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