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行业1月融资事件背后透露出哪些资本风向?

据机器人大讲堂&立德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中国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共发生50起投融资活动。从融资规模、轮次分布及细分领域来看,机器人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依然较高,尤其是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融资活动表现尤为突出。

          

从融资规模来看,1月份中国机器人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共发生9起亿元级融资事件、6起千万级融资事件以及1起百万级融资事件。此外,还有34起融资事件(包括股权融资)的具体金额未予披露。根据已公开的数据,1月份累计融资金额在23亿元至25亿元之间。尽管部分融资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这一数据表明,机器人行业仍然是资本市场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

          

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1月份的融资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早期投资倾向。种子轮/天使轮和A轮系列的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2起和20起,合计占总融资事件的64%。此外,股权融资事件有8起,占比16%,这表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部分机器人企业有通过股权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或进行战略调整的需求。其他轮次分布如下:B轮系列3起,C轮系列2起,E轮系列1起,战略融资3起,收/并购1起。整体来看,早期项目仍然是资本关注的重点,而中后期融资事件相对较少。

          

             

从融资领域分布来看,1月份的融资活动覆盖了机器人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其中,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的融资活动最为活跃,各自吸引了10余起融资事件,成为当月融资的主要方向。

          

          

总体来看,2025年1月中国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活动呈现出早期投资为主、细分领域多元化的特点。在1月份有哪些企业获得了融资支持?又有哪些企业值得密切关注。接下来,和机器人大讲堂一同深入了解这些值得关注的企业动态吧!

          

▍服务机器人相关

          

服务机器人行业2025年1月融资活动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当月该行业共完成11起融资事件,融资轮次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A轮系列融资占据主导地位,共计7起,占比63.6%;天使轮系列融资1起,E轮融资1起,战略融资2起。在融资规模方面,亿元级融资事件2起。

          

从细分领域来看,服务机器人行业的融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仿生机器人领域,共完成5起融资,该技术方向仍受资本关注;二是庭院机器人领域,包括割草机器人和泳池清洁机器人等产品类别,共发生3起融资事件,这表明家用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颇受市场认可。

          

  • 傅利叶

              

1月7日,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傅利叶」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完成,将主要用于傅利叶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资完成后,傅利叶智能E轮系列融资金额将合计达到近8亿元。

          

          

据了解,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由连续创业者顾捷创立,是一家专注于通用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企业。公司以全栈式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经过多年发展,傅利叶智能已形成人形机器人核心业务与智能康复解决方案两大业务板块。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傅利叶智能已推出两代产品:GR-1和GR-2。其中,GR-1已实现商业化落地,累计交付超过100台,主要应用于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场景。GR-2作为升级版本,在结构设计、灵巧手、关节执行器及开源框架(软件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具体而言,GR-2采用全新12自由度自研灵巧手和第二代执行器FSA 2.0,致力于为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 浪涌未来


1月10日,智能泳池机器人研发商「浪涌未来」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翼朴基金跟投,其融资金额总计约数千万元,将主要用于浪涌未来研发投入的进一步加强,高性能水下传感器、高精度SLAM和运动控制算法的重点突破,以及高可用性的泳池智能检测和维护产品的开发。

          

              

据了解,浪涌未来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泳池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与市场上其他泳池机器人厂商主要聚焦于泳池清洁这一单一功能不同,浪涌未来自创立之初便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泳池清洁机器人产品线,并积极探索户外庭院泳池生态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浪涌未来展现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能力。在技术研发层面,浪涌未来已掌握三电技术,并实现了8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制造,自产比例位居行业前列。其自主研发的PoolSense™技术能够智能识别泳池形状并优化清洁策略,显著提升了清洁效率。此外,浪涌未来在环境感知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首创了稳定且可大规模应用的3D结构光解决方案,实现了更高分辨率和精细感知能力。同时,浪涌未来创新采用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解决了水下通讯难题,为用户与水下泳池清洁机器人之间的实时交互提供了技术支持,进一步优化了人机交互体验。

              

          

在产品研发层面,浪涌未来于2024年3月正式立项3款新产品,并已完成基础研发工作,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向市场。此外,在CES 2025展会上,浪涌未来展示了其无线泳池机器人Z1系列和水面清洁机器人J1,进一步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在业务拓展层面,浪涌未来依托追觅科技的全球全渠道体系,正积极与北美、欧洲的头部商超渠道及园林机械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浪涌未来正在搭建线上电商渠道体系,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浪涌未来同时还是追觅科技的生态链企业,其创始人兼CEO沈辉与追觅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俞浩是高中同窗,两人有着深厚友谊,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

          

▍特种机器人相关

          

特种机器人行业2025年1月融资活动呈现多元化特征,该行业当月共完成10起融资事件,融资轮次覆盖从早期到中后期的多个阶段。具体来看,天使轮系列融资2起,A轮系列融资4起,B轮系列融资2起,战略融资1起,股权融资1起。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高,达到40%,这表明行业内的成长型企业仍是资本关注的重点。此外,亿元级融资事件共2起。

          

从细分领域来看,特种机器人行业的融资分布较为均衡:巡检机器人领域完成2起融资,农业机器人领域同样完成2起融资,水下机器人领域1起,无人机/eVTOL飞行器领域3起,其他机器人领域2起。其中,无人机/eVTOL飞行器领域的融资数量位居首位,占比30%,反映出该技术方向在资本市场的热度较高。

          

  • 重隼智能

          

1月21日,反无人机系统开发商「重隼智能」成功完成2亿元股权融资。   

          

据了解,重隼智能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专注于反无人机系统研发的企业,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效防止“黑飞”无人机进入机场等敏感空域,为低空安全领域提供支持。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重隼智能主要通过采用相控阵雷达和红外热感应技术,实现对无人机的超视距探测、自主跟踪及变轨拦截,并通过诱捕网或绳索等方式在无损状态下捕获目标无人机。此外,重隼智能还拓展了无人机整机研发业务,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开发无人机负载平台。例如,将无人机与机械臂结合,应用于影视拍摄、光伏设备吊装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重隼智能的创始人为00后,这一背景在行业内较为罕见。

          

  • 中科原动力

          

1月7日,农业机器人研发商「中科原动力」成功完成约亿元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厦门先进一号制造业基金领投和祥峰投资联合投资完成,将主要用于中科原动力新能源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量产、推广以及开拓全球市场。

          

              

据了解,中科原动力成立于2018年,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是一家专注于将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具备全昼夜、无人化、精准作业能力的农田作业机器人,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数字化发展。

          

          

在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中科原动力已推出多款农业机器人产品,包括无人驾驶农机、精准植保机器人、智能采摘机器人及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这些产品覆盖旱田、水田、设施大棚、果木、园林等多种场景,支持耕、整、种、管、收、运等全流程作业。目前,公司产品已达到L4级智能化水平,并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产品已在中国龙头农业企业北大荒等场景中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无人标准化作业面积近百万亩。   


(文:机器人大讲堂)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