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
作者|徐晶晶
多知观察到,高途日前推出了AI学习伙伴“小途问问”。
2月16日,高途旗下原名为“途途口算”的小程序变更名称为“小途问问”,其开发主体是北京高途成蹊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根据介绍,小途问问是一款搭载DeepSeek-R1模型的AI学习伙伴。在功能上,其具备作业批改、拍照解题、多语翻译、智能对话深度交互等。小途问问强调其核心特色是“以逻辑闭环重构学习路径,用AI温度丰富生活场景——让每个问题都有最优解”。
进入小程序首页,可以看到,AI助理“高小途”正在跟用户打招呼。
从IP形象来看,高小途以蓝色为主色,区别于以往高途吉祥物小马“途途”的形象——高小途看上去更像是独角兽的形象。
在首页下方,可以看到,其核心功能板块包括作业检查(含作业、作文检查,暂不支持平面几何等图像类问题)、拍照翻译、拍题答疑、聊天助手等。
以“作业检查”为例,当发送给它一张如上图的口算作业时,高小途会展示出思考过程,并给出检查结果的反馈。
上传如下的作文请高小途批改时,它同样展示了思考过程,作文的优缺点也都展现了出来。不过这次体验里也有一些小瑕疵,比如“着”“著”混用;再比如不断涌现着的思路突然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
初步体验来看,当前,该产品还在产研早期阶段,后续功能或将不断完善。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产品近期还会做出较大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多知观察到,此前,诸如高途AI英语等高途系AI产品,多是先采用小程序试水,验证需求后再上线App。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途问问要基于途途口算的小程序上线——此前,途途口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规模,高途方面或是想借助该小程序为入口,快速验证用户需求和技术落地。至于后续小途问问是否会孵化为单独的App,尚有待观察。
从产品功能来看,高途“小途问问”和好未来旗下“随时问”、小猿口算等同属于AI老师问答产品。
高途为什么要研发“小途问问”?
近日,高途联合创始人罗斌与多知对话时曾分析:结合内部级数据,经过调优后,DeepSeek-R1的模型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可用的状态。这带来的一个变化是,原来必须要由专业的真人老师来提供一些教学服务,如今通过大模型的辅助,不管是教学、练习还是答疑,直接通过AI To C或者通过AI辅助老师来To C这两种情况下,整个效果和效率都能够有显著的提升。
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是,他判断,DeepSeek-R1大模型的实时解答,正在消解拍照解题产品的题库门槛。
“过去,拍照解题工具内部是要做大量题库的生产和累积的,但今天看起来,如果有了更强大的大模型能力,过去拍照解题的这种模式就会发生变化,就不需要提前去生产积累自己的题库,现在是一种实时解答的方式。未来在解题的这个部分,用户问AI一道标准化的题,AI给用户解题这件事,会变得比较标准化了,通过大模型就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准确率了。相当于拍照解题题库这件事不会有绝对的门槛了。当然可能每一家自己做出来这个模型,通过不同的数据和调优以后,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准确率的差异。但这个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了。
原来A公司有一亿题库,B公司只有一千万题库,差异会特别大。但现在有了更强大的大模型能力,以后可能的差异是,A公司的准确率可能是93%,B公司的准确率可能是91%。可能只是这种层面的一个区别。但是在覆盖率上,大家都能做到非常高的覆盖率。”
多位教育从业者认为,借助DeepSeek,“基于问答的AI老师讲解解题将是最容易突破的领域”。
DeepSeek的接入,对大部分教育公司而言,让传统的拍照解题会成为基础服务,降低了建立题库的门槛。
对于市面上已有的题库产品来说,有了DeepSeek“深度思考”的助力,又会有哪些新的形态演变?
此外,基于问答的AI老师可能会和教学服务、内容深度结合,整合到不同形态的产品中。
当基于问答的AI老师、AI学伴成为标配,各家又会做出怎样的差异化?值得期待。
END
(文: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