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25年斯隆奖,刚刚出炉!
28位华人学者获此殊荣,其中5位北大校友、4位清华校友、2位中科大校友,其余学者毕业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斯隆奖不仅姚班继续保持蝉联,还有本科双非(华南农业大学)的学者入选,他们都来自计算机领域。数学领域,有3位北大数院校友入选。
斯隆研究奖,素来有“诺奖风向标”的称号,获得这个奖项的研究人员,将得到为期两年的75000美元的奖金。
今年共有126位学者当选,涉及领域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等。华人占比近1/4。
此前获得该殊荣的华人学者包括马腾宇、陈丹琦、唐云清等。
清华姚班继续蝉联
计算机领域共有8位华人获奖。
分别是:
-
Zhihao Jia, 卡内基梅隆大学(清华姚班)
-
Sharon Yixuan Li, 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上海交通大学学士)
-
Yu Su, 俄亥俄州立大学(清华大学学士)
-
Wen Sun, 康奈尔大学(Simon Fraiser大学学士)
-
Xiao Wang, 西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学士)
-
Xiaolong Wang,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南农业大学学士)
-
David J. Wu, 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斯坦福大学学士)
-
Amy X. Zhang,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学士)
Zhihao Jia来自清华姚班,202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如今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在CMU Catalyst Group和并行数据实验室工作。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为新兴机器学习应用(如生成式AI任务)构建高效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在此之前他还获得了IEEE Micro Picks荣誉奖、英伟达奖学金、谷歌学术研究奖学金、拿到NeurIPS 2024 spotlight、ACL 2024杰出论文奖等。
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Xiaolong Wang,如今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机器人领域研究。
他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业。
Yu Su本科来自清华大学,后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杰出助理教授,领导NLP小组,共同领导ICICLE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基础AI团队,并领导图像学研究所的机器学习基础研究团队。
在此之前,他已经是ICLR’25高级区域主席、ACL’24/EMNLP’24/COLM’24区域主席。
Sharon Yixuan Li本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后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金属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包括AI算法和理论研究,目前重点研究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LLM。
北大数院3人入选
数学领域共有5位华人获奖。
分别是:
-
Tony Feng,UC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学士)
-
Chao Li,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学士)
-
Song Mei,UC伯克利大学(北京大学学士)
-
Lue Pan,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学士)
-
Anderson Ye Zhang,宾夕法尼亚大学(浙江大学学士)
其中梅松(Song Mei)、李超(Chao Li)、潘略(Lue Pan)本科都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院。
李超和潘略还是北京大学数学院2009级本科生。
李超如今是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曾在斯坦福获得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几何测量理论。
潘略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博士也毕业于普林斯顿。研究方向为数论,尤其对p-adic的朗兰兹纲领感兴趣。
下图右二为潘略。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Junliang Shen、Chao Li、Siqi He、Boyu Zhang、Lue Pan、Lizao Ye。
梅松则是2010级,北大毕业后赴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主修应用数学方向。
他如今在UC伯克利担任统计系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尽管被划分到了数学领域,但是梅松的研究兴趣是语言模型、扩散模型、深度学历理论等。最近发表的研究也都聚焦在AI领域。
Anderson Ye Zhang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统计学专业,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今是沃顿商学院助理教授,同时在宾夕法尼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系有任职。
研究方向为统计学与机器学习的理论和应用。
最后,再次祝贺所有获奖学者!
完整名单:
https://sloan.org/fellowships/2025-Fellows
—
(文: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