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死到全球市值第一,英伟达30多年逆袭传奇!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HYZ
【新智元导读】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英伟达最终走向全球市值第一。这不仅仅是一个传奇的商业故事,更是黄仁勋用行动诠释绝地反击的「教科书」。

如今的时代是英伟达的时代。
作为美股乃至全球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公司,英伟达当之无愧是网友们口中的「宇宙硬核第一股」。
英伟达股价由2018年12月的3美元上涨到2024年10月的144美元,6年累计上涨48倍,在今年6月就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用了35年才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英伟达只用了30年。
英伟达的盈利能力也足以让几乎所有科技企业相形见绌。近几年大部分全球性的技术风口,云计算、加密货币、元宇宙、人工智能、云服务,英伟达全都是重度参与者。
Jon Peddie Research(JPR)的数据显示,英伟达在独立显卡或集成显卡上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在80%左右。
2023年,在包含GPU等公开销售产品以及谷歌、亚马逊等云服务商自研加速器在内的整体AI市场,英伟达拿下了85%的市场份额。
而在全球AI训练领域,英伟达以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市场,你听说过的大部分AI模型,几乎都是用英伟达的显卡训练出来的。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说:「我们是AI的世界引擎。」
英伟达早在十年前就坚决地押注了人工智能,它不是在时代浪潮来临时做好了准备,它本身就是掀起浪潮的人!
这样炙手可热的公司,叫人难以想象它曾经遭受巨大失败,几次濒临破产。
「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英伟达来说不是一句鸡汤,而是大实话——如果它没有在推出第一款产品时惨败,就不会有今天的英伟达了。

创业直达破产边缘


当黄仁勋决定建立英伟达时,他是那么志在必得:他的合伙人是两个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有丰富的架构师和工程师经验,并且他们还非常信任他,把公司全权交给他来管理;他们瞄准了当时还少有人涉足的个人电脑市场,黄仁勋测算后觉得公司至少能取得5000万美元的年收入。
但是英伟达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栽了个大跟头,差点让这个初创公司短命而亡。
1995年,经过两年的研发和生产,英伟达的第一款产品NV1在万众瞩目中上市,所有人都觉得它会成功。
NV1拥有成功的所有要素——
  • 它作为一款单核心多媒体加速器,有着独特的市场切入点,并且拥有多种新的纹理和渲染功能。

  • 它的初期销售量也很可观,英伟达主要的板卡合作伙伴帝盟多媒体公司订购了25万颗产品,然后将它封装在品牌为「Edge 3D」、售价为300美元的显卡中。

  • 此外,英伟达还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合作伙伴世嘉,世嘉不仅支持当前的产品,还承诺支持英伟达的下一代产品,购买了500万美元的英伟达优先股。

然后灾难降临了。

在NV1从设计到最终上市的这两年里,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是作为巨大卖点的能节省内存的新技术「前项纹理映射」,由于内存价格骤降而变得鸡肋;而这项新技术又要求软件在开发时必须使用一项新的图形标准,否则就会运行效果不佳,但大多数游戏厂商都不愿为了一款显卡重写软件。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NV1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游戏音频能力,没有兼容当时最常用的音频产品声霸卡,而是加入了高质量的波表合成单元以期可以通过真实乐器的录音来重新创建数字化音效,最终导致NV1在需要使用声霸卡的热门游戏上无法正常运行,只能频频发布补丁,不然玩家就只能忍受糟糕的音效。
单从技术来说NV1是成功的,它创造了领先行业的技术和标准。但偏偏就是太领先了,流行的游戏没有跟上它的脚步,换句话说,它没有跟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的脚步。
由于缺乏真正兼容的游戏,以及大多数游戏开发商继续支持尽管技术落后但被广泛采用的旧标准,因此NV1最终走向失败。
NV1销售情况惨淡,而且大部分在节假日售出的产品还被退货了。到1996年春天,帝盟多媒体公司几乎将它订购的25万颗产品全部退还给了英伟达。
NV1的失败同时也危及了英伟达与世嘉的关系,原本世嘉承诺把下一代游戏主机交由英伟达开发,如今他们撤回了这个委托。
这次失败使得英伟达濒临破产,黄仁勋不得不裁掉了60%的员工。公司银行账户里仅剩300万美元,只够维持9个月的运营。
在英伟达深陷泥潭的时候,新的竞争对手强势崛起。3dfx公司于1996年秋宣布推出名为「Voodoo Graphics」的首款图形核心,这家小型初创公司成功地在消费级个人电脑显卡上实现了与硅图相媲美的3D图形,引起抢购热潮。
3dfx知道英伟达正处于严重的财务危机,考虑收购这个逐渐衰落的竞争对手。尽管英伟达的前两款产品都失败了,但该公司仍拥有硅谷最好的图形工程师团队之一。
然而,3dfx的高管最终决定再等一等,他们相信英伟达的破产不可避免,那时可以用更划算的低价获得其人才和资产。
他们失算了。因为英伟达有黄仁勋。

从绝境一步登天


黄仁勋意识到,从定位到产品策略,英伟达在NV1上犯了几项致命的错误。他们过度设计了这张显卡,加入了许多没有人关心的功能。最终,市场只想为最好的游戏提供最快且价格合理的图形性能,其他东西都无关紧要。
NV1没办法和那些设计得更狭义的显卡竞争。英伟达意识到,它不能再开发那些客户不愿买单的功能。
要想生存下去,他们不仅需要创造一款优秀的产品,还必须凭借现有的制造和内存技术创造出最高效的图形核心,才能抵挡住3dfx的冲击。
为了击败劲敌,英伟达必须重新设计其整个产品开发的方式,乃至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
NV1的设计是基于英伟达工程师的愿望,而不是市场需求。黄仁勋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并要求英伟达的工程师顺应市场,而不是逆势而为。
为了体现英伟达的雄心,也可能为了暗示与过去的设计理念的彻底决裂,公司决定给NV3起一个不同的名字:RIVA 128。
基于英伟达当时岌岌可危的财务情况,RIVA 128必须在一个快到可以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
标准的产品开发周期通常需要2年,因为需要多次修订来识别错误、修复错误。为了缩短时间,英伟达需要缩短测试周期。
一家小型公司IKos制造了一种冰箱大小的仿真器,允许工程师直接在数字核心原型上运行游戏和测试,省去了制造一颗真实产品来测试和修复错误的步骤。
不过,IKos价格不菲,每台售价高达100万美元。
黄仁勋坚决果断地购入了这个设备,但英伟达的资金可维持时间也从9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研发的另一个挑战是产品必须兼容当时的VGA标准,可公司内部并没有设计VGA内核的专家。
不可思议的是,黄仁勋成功地从英伟达的竞争对手Weitek公司获取了VGA内核的设计许可!
黄仁勋用他惊人的商业谈判技巧拯救了公司,此后这样的事又发生了很多次。
最终,RIVA 128在1997年4月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首次露面,它的性能超越了市面上最好的显卡,英伟达强势重返3D图形市场。
在发布后的短短4个月内,英伟达就出货超过100万颗RIVA 128,占据了个人电脑图形市场份额的1/5。
《个人电脑》杂志授予RIVA 128「编辑推荐奖」,《电子与电脑》则将其评为1997年「年度产品」。
包括戴尔、Gateway 2000、美光电子和NEC在内的大型个人电脑制造商,都将该产品集成到其电脑中以赶上假期销售季。英伟达在1997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40万美元的利润,这是它成立4年以来的首次单季度盈利。
RIVA 128是英伟达首款大获成功的产品。它获得的美誉彻底消除了人们对NV1的糟糕印象。
但NV1和RIVA 128的余震,长久地影响了英伟达。

被危机塑造


濒临破产的危机感深深埋在了黄仁勋心底,他也致力于向每一位员工转播这种危机感。在公司每月例会上,他都会说:「我们距离破产只有30天。」
NV1让英伟达意识到,在科技行业,仅仅一个错误的决策或失败的产品都可能是致命的。英伟达侥幸度过危机,勉强从绝境中熬了过来,最终在仅剩的几个月内依靠RIVA 128的成功才挽回了局面,而这种好运气并不会永远都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英伟达的忧患意识帮它度过了后来的很多次危难。
除了危机感,NV1事件还让英伟达把对时间和效率的追求刻进了DNA。
开发RIVA 128时,为了节约时间,黄仁勋要求在其物理原型还没完成之前就开发驱动程序。这颠覆了传统的流程,但在后来成为了英伟达产品开发的标准。
从那时起,英伟达就要求必须在生产初期准备好驱动程序:在所有的重要应用和游戏上进行测试,并确保和之前的英伟达产品完美兼容。
RIVA 128的成功表明,英伟达能够在1年内设计和推出一款新产品,虽然这是在破产的威胁下全力以赴完成的。
那么,英伟达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把RIVA 128的生产速度转化为可持续且可重复的模式呢?
黄仁勋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令英伟达领先于对手,而且持续领先。他说:「我们要彻底重组工程部门,使其与市场的更新周期保持一致。」
英伟达将设计团队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设计新的产品架构,而其他两组与第一组并行工作,开发基于新产品的迭代版本。这将使公司可以每6个月发布一款新产品,从而匹配个人电脑制造商的采购周期。
从此,英伟达开始了它「永远领先于行业对手」之路。
它在对手之前发布产品更新软件,在对手之前变革公司架构以适应发展,在对手之前建立新的行业标准,在对手之前投身人工智能……
而那个曾经将英伟达逼至绝境的3dfx公司,一步慢步步慢,所有战略举措和产品押注都失败了,2000年被英伟达收购了。
英伟达能从图形处理公司,成长为人工智能全产业核心之王,或许就是因为它不像3dfx那样第一款产品就成功了。
如果NV1没有失败,英伟达不会有动力改变;英伟达如果没有从早期的、更传统的形式中进化,就不会发明GPU或创造CUDA,也就没有如今的市值第一了。
难怪创始人之一普里姆说:「如果NV1没有失败,英伟达就会失败。」

英伟达之道


英伟达经历过濒临破产的时刻,但每一次,即使压力巨大,公司也总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化为前进的动力。
这是英伟达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即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就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回报。这是一种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动力。
而英伟达的这一特点,是由黄仁勋赋予的,是黄仁勋的个人意志塑造了英伟达。黄仁勋是科技行业中任职时间最长的CEO,他自己还在不断打破这个记录。
因此黄仁勋是解读英伟达的关键,《英伟达之道: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是首部采访到黄仁勋本人的英伟达商业科技书。
科技金融记者金泰已经深度追踪报道英伟达30年了,几乎见证了这个公司的一生,他决心为这个企业写一本书,而且是完整的企业故事。
为了撰写这本书,金泰采访了超过100位受访者。其中许多人是英伟达的现员工或前员工,他们非常了解公司的内部运作模式。受访者包括三位联合创始人,以及大部分早期和现任的高级管理团队成员,还包括最早投资英伟达的2位风投家、科技行业的CEO、帮助英伟达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合作伙伴,以及那些与英伟达竞争但几乎总是失败的对手公司。
当然,最重磅的受访者还是黄仁勋本人。
《英伟达之道》以黄仁勋的果敢决策和战略眼光为主线,全景呈现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英伟达30余年的艰难发展历程。
书中首次公开了英伟达从图形处理公司到AI核心之王的商业创新模式,各个时期的核心产品研发与企业战略布局。书中还介绍了黄仁勋的人生经历,他在技术革新、市场搏击、企业管理中的独特智慧和方法。
  • 英伟达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却未必不可复制。英伟达是如何塑造有别于其他科技公司的企业文化?

  • 多次濒临险境又如何绝地反击?

  • 在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的大环境下,英伟达如何借势而上,维持其引领地位?
或许,在这部《英伟达之道》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启发。

(文:新智元)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