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爆料称Llama 4 团队正集体跑路?
有一条爆炸性消息声称:据说Meta的Llama 4团队约80%的成员已经集体递交辞呈!
这消息一出,整个AI圈都炸开了锅。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人才出走?
爆料
消息最早来自X用户@kalomaze的一条简短推文:

「得到消息:Meta的Llama 4团队约80%已辞职」。
这条推文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各路科技博主纷纷转发评论。
Taufiq 直言称:
我喜欢LLAMA,但是为了在LLM排行榜上获得优势而操纵自己的分数,会激怒那些与这个决定无关的开发者/研究人员。

Gorilla 则称:LlaMa 模型实在是太垃圾了!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Meta首席AI科学家Yan LeCun。

Dshoopy 指出了LeCun 对LLM 的“鄙视”。

见前文:
Yann LeCun:LLM 绝无可能实现AGI!
Yann LeCun:我不玩大模型了,那都是过去式!
LeCun:大模型正走进死胡同!
Mini Trader则表示:
当@ylecun说LLMs不行,而竞争对手却在不断推进技术时,情况能有多好?他为什么还在那里?
反转
消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
Meta员工Dave Arnold站出来澄清:
这是不准确的。昨天WSJ的文章指的是发表最初Llama研究论文的研究人员,而不是随后发布所有Llama模型的团队。
看来,事情似乎如传言中所说!
Hugging Face 工程师Vaibhav (VB) Srivastav 也表示:坚定长期看好 Meta!

真相到底是什么?
仔细梳理各方消息,我们发现:
这场「80%团队辞职」的流言,主要源自社交媒体和论坛的二手爆料,至今没有任何权威媒体证实。
从最早的爆料时间看,这一消息出现在5月16日(美西时间),随后被大量转发扩散。
值得注意的是,在Reddit和1point3acres论坛上,此前确实有自称「GenAI员工」的用户发帖称因管理层要求把benchmark测试集混入训练数据而辞职,并声称「有高管和多名研究员已离开」。
但这些帖子相互引用,均未提供可核实的姓名、人事手续或SEC文件,属于单一来源的网传信息。
而同时,LinkedIn 上展示的职位列表显示,Meta公司在过去24小时内发布的多条 Software Engineer (Technical Leadership) – Machine Learning 的招聘信息。
信息显示:
-
公司: Meta(即Facebook的母公司)
-
职位: Software Engineer(Technical Leadership) – Machine Learning
-
薪资范围:
213 K − 293K / 年 -
地点: 提供多个工作地点,包括 Remote(远程)、Bellevue, WA、Washington, DC、Menlo Park, CA、New York, NY 等。
-
发布时间: 全部是6到7小时前发布的。
而这也表明大规模辞职确有可能,因为:
1. 大量集中发布技术岗位
这种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同步发布多个相同职位的行为,通常出现在公司正在重建某一团队或填补突然出现的空缺。
2. 职位涉及技术领导
“Technical Leadership”,表示这些岗位不只是一般的工程师,而是具备较强技术影响力或带团队能力的人才,这种人选的招聘需求通常是战略性的。
而如果团队核心成员离职或者被裁,这类岗位会优先补充。
3. 结合Meta近期历史
Meta从2022年起到2024年期间,已经历数轮裁员,尤其集中在Reality Labs、AI、基础设施等部门。
若近期有新的AI方向或机器学习团队调整,发布这类职位说明公司正在重组或扩展这些技术领域。
Meta 的内忧外患
虽然「80%团队集体辞职」的说法可能有夸大成分,但Meta和Llama 4项目确实面临诸多问题:
1. Joelle Pineau(FAIR/开源派领军人物)宣布5月30日离职,这被视为高层动荡的信号。

2. 据《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旗舰版Llama 4「Behemoth」再次延期,管理层「对团队表现失望,或将调整架构」。报道中提到「原始Llama核心14名研究员已有11人离开」——约78%,但这是跨度两年的数据,并非「一夜间80%」。
3. TechCrunch报道,Meta VP Ahmad Al-Dahle否认「故意用测试集刷分」的指控,但承认对外模型质量参差不齐。这说明内部确实存在对Benchmark争议与质量压力。
Panda在评论中透露了一些内部情况:
核心团队仍在那里。显然Mark和Chris Cox正在向核心团队投钱让他们留下来。正在进行大规模重组,试图组建一个100人的核心小团队。
辞职的人可能是不在这个核心团队中的人。
另一位网友Dandandan则指出:
FAIR(Meta的基础AI研究团队)很好,GenAI(负责生成式AI产品的团队)现在一团糟。人们都知道这点,他们会确保你知道他们与GenAI无关。
空穴来风?
而这种大规模辞职的传言,为何会出现并得到迅速传播呢?
我梳理了下背后的可能原因:
指标压力与最后期限:《华尔街日报》、SiliconANGLE均提到4月底/6月是原定交付点,性能未达预期,管理层「非常不满」。社区测试发现公开版Llama 4 Maverick与内部评测差距大,助长了「刷榜」猜测。
人员流动与组织分拆:原Llama 1/2的FAIR研究员多数已去OpenAI、Anthropic、Mistral等竞争对手;GenAI新组团队经验参差不齐。公开离职案例(如Pineau)被放大解读成「整个团队都跑了」。
社交媒体放大效应:由于Llama系列一直以「开源」与「社区友好」著称,来自内部的任何负面爆料都更容易被二次传播。
可能的深层原因
假设真的有大规模离职(虽然可能没有80%那么夸张),背后的原因可能有:
-
过度激进的时间表与KPI:Meta 2025年资本开支高达720亿美元,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要「超越GPT-4.5」;项目目标与资源配置可能存在失衡。
-
组织重组与文化冲突:FAIR(科研)与GenAI(产品)两套文化碰撞,决策权集中在KPI导向的产品线,可能导致研究人员流失。
-
开源vs商业化路线之争:开源派强调「只发布可复现模型」,商业派希望抢时间窗口,可能诱发伦理与合规摩擦。
-
外部挖角:Mistral、xAI等新兴公司给出极高股权包,吸引Meta资深工程师。
不少网友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ja感叹道:
很高兴听到在大公司里还有热情的人
snats则调侃:
想象一下,我们会再次得到一个Mistral
CrossProduct则建议:
不确定为什么他们必须辞职,只需重组并让llama3.3再次变得伟大,只是加入推理能力
Cao Nguyên Tùng幽默地总结道:
你得到了lecun,所有其他实验室得到了你的研究人员,相当公平的交易。
启示
无论传言是否属实,这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顶尖AI 人才争夺:大模型公司开始「复合薪酬+研究自由」双向竞争,人才流动加剧。
开源大模型信任度:若刷榜或训练数据不透明成为事实,社区对「开源即可信」的预设将被削弱。
产品节奏放缓:《华尔街日报》指出OpenAI、Anthropic也在推迟新旗舰;这表明SOTA性能的边际收益正在递减,难度却在递增。
监管与合规:若涉嫌欺骗Benchmark,将被SEC或FTC视为潜在误导投资者、开发者的行为。
后续跟踪
是否真如爆料所言近80% 人员辞职,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
而关于事情的真相,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后续发展:
-
6-7月人事变动:Meta若真失去大量核心成员,SEC 8-K或欧洲/加州WARN法规都可能留下记录。
-
下一个公开技术报告:若技术报告作者名单大幅改变,可间接验证人员留存率。
-
社区benchmark对比:跟踪LM Arena等平台未来对Llama 4不同版本的实测差异。
目前的证据只能证明Llama 4项目受挫、人员持续流失、管理层失望,但「80%一夜之间集体辞职」更像是社交媒体的放大性谣言。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在AI这个高度竞争的领域,人才、文化、伦理与商业压力之间的平衡有多么重要。
AI 赛道上,「人才大战」,远比模型大战还要激烈啊!
(文:AGI 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