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莉莉:千年冈身之上的AI之城|甲子引力X

多重优势打造独特试验区。


4月28日,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成功举办「AI共潮生—2025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新风向」大会。


此次大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行业大咖、专家学者、投资人及创业者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AI产业的新趋势、新机遇、新变化和新未来。大会当日下午开场时,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莉莉,首先进行了主题演讲,详细解说试验区历史积淀文化底蕴产业集聚等六个方面独特优势吗,也对区域内成长、发展出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高科技公司进行了详细介绍。


赵莉莉表示,试验区是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核心区,主打具身智能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赛道,同时正在落地以可控核聚变为主攻方向的未来能源产业,这两个产业也将相辅相成,相互协同,碰撞出全新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赵莉莉董事长的演讲实录,「甲子光年」整理删改:


各位来宾大家好,每次参加甲子光年的活动都让我心潮澎湃,因为我觉得这些活动不仅有对技术前瞻性的思考,也蕴含了哲学思辨。今天的这场活动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里举办,作为东道主,站在这片热土上,这份感受尤为强烈。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千年冈身之上的未来之城”。


首先,试验区是充满历史辉煌的神奇土地。6000年前这里三冈成陆,4000年前这里形成一个文明的龙脊,孕育出被誉为“上海之本”的马桥文化。60年前(1958年),这里崛起了新中国第一座工业卫星城,大家记忆里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也在试验区诞生。20世纪80年代,全国首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在此诞生,这片土地不仅传承了60年的工业辉煌,更积淀了40年的改革开放精神。


十分神奇的是,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过这里,从1961年毛主席在149厂参观,一直到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位于试验区的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


第二,试验区是战略叠加的产业高地。2019年,上海市将试验区列入四大人工智能创新融合载体之一,成为整个上海市“人字形”人工智能布局的战略支点。四大载体中,徐汇滨江聚焦大模型研发,浦东张江侧重人形机器人领域,临港主攻智能芯片产业,而试验区则以具身智能及其核心零部件为发展方向,形成错位互补态势。同时,试验区位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核心区,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相辅相成、区域相通、产业互补。


依托“大零号湾孵化+试验区智造”的战略协同模式,诸多在大零号湾孵化成长的机器人企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节卡、非夕、钛虎等,纷纷选择试验区,并开展了研发生产和制造。


近年来,随着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已经串珠成链。今年我们还将全力创建国家级的智能机器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针对区域内产业链薄弱环节,我们正积极招引相关企业入驻,持续补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当前,可控核聚变领域发展势头迅猛,试验区还在推进可控核聚变产业企业入驻,不久后将有一家重量级企业正式落户试验区。今天上午的大会上,我听到2040-2050年也许AI可以应用到航空领域,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组合。我当时就在想可控核聚变和AI也会是非常有意思的组合:AI终极的需求是能源,作为未来清洁能源代表的可控核聚变可以为AI提供终极能源方案,反过来,AI恰恰又是可以让可控核聚变向前走一大步的很好的技术手段。


畅想2040年,也许AI可以应用于航空,重塑飞行范式。而AI和聚变能源的相互赋能,是否可以突破制约人类探索未来的疆界?目前,试验区正在实施“双谷”战略,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双图谱发布,北部以未来能源、聚变能源为重点打造“太阳谷”,南部以智能机器人为重点打造“硅基谷”。双谷驱动,这些在偶然的机遇下碰撞出来的火花,正在催生1+1>2的产业协同效应,未来可能会产生类似核聚变一样的爆发式效果。


第三,试验区是产城融合的生活美地。不同于传统单一功能园区,我们在规划伊始即确立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可以看到试验区周边有网球中心、高尔夫中心等高端文体设施,这里每年举办网球大师赛等国际赛事。这里还有五星级酒店、27所学校、8个商业中心、4个医院和10个文体中心,未来,试验区还会建设生态公园,加速构建未来城市功能体系。


第四,试验区还是一个空间广阔的战略腹地。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试验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载体资源。比如这里有最大6500平方米单层厂房,也有承重达2吨的高标准厂房,还有2000多亩成片待出让的产业用地。


我们所在的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是试验区公司斥资13个亿打造的产业载体,这里有800-20000平方米不同户型的可租可售的产业空间。


第五,试验区也是一个交通便利的枢纽要地,30分钟可达两大机场,周边还有7条高速,地铁5号线和23号线。未来,嘉闵线南延伸也会通达我们的区域,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万里一线、四海同天”的园区。


第六,试验区也是一个区位独特的风水宝地,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聚集,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1.4亿元,以1/20的土地面积贡献了闵行区1/6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试验区还有最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我们通过场景开放、融资支持、政策赋能,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此外,落地试验区的企业不仅能享受市、区两级人工智能专项政策,还能享受试验区产业扶持政策、大张江产业政策等区域政策,让企业在试验区更好扎根发展。


最后,欢迎大家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谢谢大家。




(文:甲子光年)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