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转营利,躺赢的竟然是DeepSeek?!

大家好,我是木易,一个持续关注AI领域的互联网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研究生,MBA。我坚信AI是普通人变强的“外挂”,所以创建了“AI信息Gap”这个公众号,专注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AI科普AI工具测评AI效率提升AI行业洞察。关注我,AI之路不迷路,2024我们一起变强。

就在刚刚,OpenAI内部发生了大地震。

先来给你们看一张图。

有小伙伴看懂了OpenAI的这个公告是什么意思吗?是不是挺绕的,又是营利性公司,又是非营利公司,都是营利性公司了,以组织的利润为目标,讲究的是资本的投入产出利润的回报,还能来反哺非营利公司?有这样的好事吗。

这个公告源于北美时间12月26日OpenAI在其官网发布的一篇题为《Why OpenAI’s Structure Must Evolve To Advance Our Mission》的文章,标题翻译过来就是:为什么OpenAI的组织结构必须演变以推进我们的使命

文章通篇不算长,大意就是OpenAI的公司结构即将发生的重大改变:OpenAI为了更好地推进其“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的使命,决定将其现有的营利性实体转变为特拉华州公共利益公司(PBC),同时保持并强化其非营利性母公司的地位。

让我们来梳理一波OpenAI这个AI浪潮引领者的发展历程。

OpenAI成立于2015年,最初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一众大佬创始人定下的愿景就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终将实现,希望引导OpenAI朝着对人类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早期,他们认为AGI的突破主要依赖于顶尖研究人员的创新想法,而超级计算集群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因此,OpenAI的重点是进行各种人工智能研究,发布研究论文,但没有商业产品或收入。其组织结构简单明了,完全以非营利模式运作,资金主要来源于捐赠,其中包括埃隆·马斯克等知名人士的捐款以及来自亚马逊、Azure和Google Cloud的计算资源支持。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兴起,OpenAI意识到构建AGI需要远超预期的计算资源和资金投入,仅靠捐赠难以维持。为了筹集到足够的资金,2019年,OpenAI进行重大转型,转变为一种独特的“非营利控制营利”的结构。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由非营利组织掌控营利性公司,后者的收入和部分利润将回流到非营利组织,用于推进使命。该结构吸引了投资者的支持,包括首次融资超过1亿美元以及来自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OpenAI的营利性公司被设计为“有限利润公司”(capped-profit company),限制了投资者和员工的利润分配,以确保公司始终以使命为核心。

然而,随着OpenAI需要更多资本支持,其在2020年开始开发商业化产品,通过技术盈利以吸引更多投资,并学习如何应对现实世界中比实验室更复杂的安全问题。2022年,OpenAI推出了广受欢迎的ChatGPT,使AI技术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进入2024年,OpenAI面临着新的挑战。AI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OpenAI开始意识到,为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确保AGI的安全发展,需要比以往更加庞大的资金规模和更灵活的公司结构(大白话:算力不够,缺钱了)。投资者们希望以更传统的股权方式进行投资,而OpenAI当前的结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OpenAI宣布了其组织结构的又一次重大演变:计划将其营利性子公司转变为特拉华州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PBC是一种特殊的公司结构,要求公司在决策时平衡股东利益、利益相关者利益和公共利益。这种转变将使OpenAI能够以更常规的方式吸引投资,同时在法律上约束其行为,确保其始终以AGI造福全人类的使命为导向。与此同时,OpenAI的非营利母公司将通过持有PBC的股份获得巨额资金,成为历史上资源最充足的非营利组织之一。

简单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OpenAI这次的“变身”:之前搞了个挺复杂的公司结构,一边做研究(非营利),一边赚钱(营利)。但现在他们发现这个结构不太好使了,主要是对投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想大干一场,钱又不够花。

所以,OpenAI打算这么改:

  1. 把赚钱的部分变成一种特殊的公司,叫做“公共利益公司”(PBC)。 这个结构允许OpenAI像普通企业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吸引投资,也更容易拉来投资,因为投资者会有更清晰、传统的回报机制。

  2. 让搞研究的那部分(非营利)变成超级有钱的“大财主”。 OpenAI的非营利部分依然会持有一部分股份,这样即使营利公司赚了很多钱,也会把收益的一部分回流到非营利组织,以后搞研究就不差钱了。

  3. 搞研究的和赚钱的分工更明确。 赚钱的公司就好好运营,好好赚钱;搞研究的公司就专心搞研究,还有做些慈善项目,比如医疗、教育什么的。

网友怎么说

来看看网友们如何评价。

最炸裂的无疑是这条来自外国网友的评论。我在昨天的文章《新晋AI国产之光,这下实至名归了!》里把DeepSeek称作“国产之光”没什么毛病吧?

DeepSeek这波躺赢。

有直接开喷的:名义上非营利,实为营利。

有吐槽OpenAI变成CloseAI的。

自然也少不了日常艾特@马斯克的。

也有的表示:你这波操作把马斯克都整懵了!

结语

其实从OpenAI不断推出更高等级的订阅起,OpenAI就注定不再是为全人类谋福利了。毕竟,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不是闹着玩的。



(文:AI信息Ga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