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机器人走向规范化、智能化

手术机器人正在临床上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骨科与人工智能“产医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国产手术机器人近年来快速崛起。机构数据显示,在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5%左右,基本突破达芬奇、史赛克、美敦力等国外医疗巨头的围堵。

          

骨科手术机器人自2022年起在国内迎来获批高峰,截至2024 年9月末,国内已有50张骨科手术机器人注册证获批,随着新产品在医院端落地测试,终端手术量逐渐提升,经过时间检验,有部分头部品牌开始崭露头角,获得顶尖医院的认可,这是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市场份额能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较于其他品牌,元化智能深耕国内关节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骨科手术数据,在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落地上具备数据优势,目前已经得到了华西医院等国内顶尖一批医疗机构的认可,产品装机量及手术数量持续提升中。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进步离不开实打实对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讨论,离不开产医融合的模式探索。2024年12月27日至2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的《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年度总结会在深圳召开。为高质量地开展科研课题、提升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培养复合型骨科人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携手开展“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术培训班”。


参与手术直播演示的南山区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任姜栋表示,将培训讲解与基于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的手术演示融合,让参会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机器人辅助髋膝以及单髁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全过程。


培训班开幕式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任姜栋、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浩洋教授主持,他们表示,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促进骨科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这是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举办的第四期培训班,内容愈发丰富多样、专业实用。会上通过4台手术演示,三场Workshop和数场专题报告,将培训讲解与基于元化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的手术演示融合,让参会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机器人辅助髋膝以及单髁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全过程。

          

目前,该培训活动成功辐射了全国近百家医院,数百名“骨”干医师,共同讨论、推动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促进骨科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未来数万名患者将因此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首款国产自主研发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已于2023年10月正式入驻南山医院,并成功完成了首例手术。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不仅极大地加速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进程,也有力推动了深圳医疗健康体系的高水平构建,促进了骨科手术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侯铁英书记表示,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骨科专家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为我国骨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骨科手术机器人走向规范化

          

“17、18、19……”机器人的声音从现场活动一场骨科手术中传来,这是进行演示的骨科医生正在采用元化骨科机器人完成配准操作。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正以一种革命性的力量,重塑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众多可能被AI改变的领域中,医疗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场景之一。

          

在原先,传统骨科手术存在众多痛点,例如术前规划阶段需依靠经验构想假体位置,手术存在不确定性;术中视野有局限,“盲区”会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精确力量控制也是挑战,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2000年之后,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主的新技术开始成为外科医生的“第三只手”,机器人手术走到外科手术的最前沿。


正如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王宁副研究员在本次活动致辞中指出,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本质上为人类手术的局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能帮人类医师进行非常精准的定位,并完成360度或三维立体操作,让许多术式从不可能成为可能。王宁也提到,新型手术方式、手术工具的出现正在为医疗行业带来变革,医疗行业如何适应、规范化科学应用,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是当前医疗界依然面临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为解决该类问题,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保障14亿民众的健康。《“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指出,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到2025年,我国目标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自2022年起由国家卫健委科研所开始筹备,2023年11月24日,在第十五届COA学术大会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的重大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正式将评估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一新型科技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华西医院、全国公立医院开展了机器人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技术培训班。

          

该项目基于元化智能开展了大规模、真实世界、系统的研究,并制定规范化操作手册,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开始将手术机器人这一智能技术科学、规范地应用到全国, 进一步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品牌的垄断局面,不仅加快提高了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能力,更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国产替代化提供有力抓手,让更多中国患者获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周宗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项目意在对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为该技术的全面、科学、规范化应用提供依据。相应培训班的开展,一方面促进了产医融合,确保了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的双向赋能,为医疗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还缩短了更多医师的学习曲线,让他们在模拟操作中学以致用,快速适应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

          

AI+多适应症助力骨科手术迈入新时代

          

《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之所以选择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一方面是因为今年8月,元化智能推出自主研发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国内首个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髋、膝、单髁三位一体、可进行多适应症的全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这种能应对多个适应症的机器人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有望借此让更多患者受益。

          

另一方面,锟铻®将硬件与AI等软件融合,实现机器人“脑”“眼”“手”精准配合,从而能辅助医生进行精准截骨。有着“大脑”的锟铻®基于生成式AI的无影像配准技术,在术前,医师可以通过点云技术根据少量定位点与标准骨骼模型进行拟合,实时精准构建出真实的三维模型,节省大量测算和规划的时间,通过机器人的图像自动建模、精确测量和辅助实施功能,还能对人工假体安放的角度等精准设计,让医生在术前就能模拟手术全流程的操作,助力医师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术。   

          

     

不仅如此,病患的恢复也是现场多位医师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锟铻®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2000多例的髋膝临床手术,据优效性临床试验结果,与顶级医院顶级医师的手工组相比,锟铻®在力线恢复和假体植入准确率等方面优势显著,验证了其远高于人工的精准性。        

现场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位医师在活动中表示,比起仅靠医生肉眼观测,机器人辅助的THA手术臼杯置放准确率更高,下肢长度及偏移距离控制更好,手术精度更高,患者更加满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周宗科教授更是表示,智能化设备的引入提升了骨科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尤其是在复杂的关节置换手术中,机器人能够提供精准的操作支持,这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有助于医生的决策过程。对患者而言,机器人辅助手术还可以确保假体植入更加精准,降低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和镇痛药物需求,加速患者的康复,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仅仅是产品在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中国智造”代表,元化智能还是国家工信部、国家药监局从全国104家单位中评选出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优胜单位”,元化智能作为手术机器人行业龙头,正积极促进了骨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医疗市场进化。

          

结语与未来

          

如今,国产关节手机机器人已经书写了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新篇章,锟铻®正让先进医术走得更远,推动产医融合事业发展永不止步。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智能制造与智慧医疗融合,已经提升了骨科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尤其是在复杂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确保假体植入更加精准,降低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和镇痛药物的需求,加速患者的康复,让精准手术,高效康复不再是憧憬,智能骨科将成为常态,未来有望造福更多患者,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文:机器人大讲堂)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