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类教育AI比拼什么?猿辅导副总裁王向东:瞄准三重AI布局



文| 李玲

“(大模型)准确性成谜,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诱导孩子怎么办?”

“我的本意是引导孩子思考,但现在都直接给答案。”

“AI永远‘温柔顺从’,孩子沉浸在这样的对话中,会失去处理真实矛盾的机会。”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家长们对此心情复杂。在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王向东看来,当前“AI+教育”需要突破功能性代差、教育适配断层和安全防线失守的三重困境。在教育这个特殊的领域,对知识安全和精准导航的需求要远高于信息自由和随机生成。

而一个现实问题是,通用大模型近两年迎来爆发式发展,垂类AI遭遇“技术平替”危机。当ChatGPT们以“全能选手”姿态跨界渗透时,垂类AI如何突破突围?教育AI的技术路径是什么?

4月15日下午,南都记者从猿辅导集团在京举办的“小猿AI暨智能硬件战略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公司正式推出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教育AI“小猿AI”,并集中发布了小猿AI App、小猿AI学习机、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

通过覆盖家校两端的“软件应用+智能终端+通识课程”三重AI布局,这家教育科技公司试图回应大模型时代的教育AI的发展命题。 “教育AI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具有温度的智能伙伴,这是教育科技产品的本质进化。”王向东说。


AI+教育面临三重困境,如何破局?

过去两年,大模型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AI+教育,会遇到什么?

王向东说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要不要让小孩使用AI工具?孩子与AI不是尬聊就是闲扯,怎么办?大模型输出的内容可以百分百相信吗?孩子会对AI上瘾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背后,王向东说,这反映了当前“AI+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他总结为三方面:首先是“功能性代差”,大模型的陪伴聊天不等于教育;其次是“教育适配断层”,大模型基于网络信息检索生成的答案,无法与基于教研体系的专业知识划等号;三是“安全防线失守”,当把一个成人使用的工具向孩子开放,它能否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与需求?

“教育不是信息的无序狂欢,而是认知的精密手术。”王向东说,在这个特殊的领域,对知识安全和精准导航的需求要远高于信息自由和随机生成,也因此从“AI+教育”到“教育+AI”变得很重要——只有基于教育本身思考如何用AI在每个环节提质增效,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近年来,通用大模型呈爆发式发展,当ChatGPT们以“全能选手”姿态不断跨界渗透时,垂类AI也面临着“技术平替”的危机。王向东认为,垂类应用在数据层和场景层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现在大模型时代已不再只是比拼参数和速度,尤其是教育领域——更注重对教育的理解,推动AI回归教育本质。

专注教育场景的AI如何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

当天发布会上,猿辅导集团宣布推出首个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教育AI——小猿AI。其底层为数据层,涵盖学习内容数据、动态学情数据和合作资源的高质量数据集,为大模型提供“燃料”支撑。

模型层面,则由猿辅导集团自研的猿力大模型和Deepseek-R1模型矩阵组成。王向东表示,大模型带来了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借助大模型能力,小猿AI不仅能够快速锁定学生的错因和思考漏洞,还能通过处理文本、语音、视频与图像交互信息,了解学生的情绪,以便对其知识掌握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偏好和学习能力做更准确的评估。”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南都记者了解,年初DeepSeek的出现,推动教育AI的重构,行业迎来由DeepSeek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化浪潮。学而思、作业帮、网易有道等一批头腰部教育公司悉数官宣接入DeepSeek。猿辅导集团也宣布旗下小猿学练机、小猿AI(原小猿口算)、小猿搜题等全系列产品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与自研的猿力大模型深度融合。

在王向东看来,Deepseek-R1具有强大的推理和自进化能力,能推动猿力大模型不断进化。而猿力大模型在教育场景理解上更具优势,能够保障实时认知对齐,并进行信息安全过滤。“两者互相训练、互相补充,共同推动教育AI回归教育本质。”王向东说。


1对1个性化讲解,AI也能像老师一样思考?

在逻辑层的搭建上,据王向东介绍,小猿AI通过与中小学特级教师合作,利用其“教学思维链”训练和推动教学逻辑的进化,使其教学智慧转化为可规模化的数字资产。同时,凭借500多万小时的课程视频积累,用数字技术重构特级教师线上授课模式,形成“教学目标结构-要素分离-技术重构-动态调试的”教学逻辑进化闭环。

小猿AI的上层则为场景层,首先落地在其同名软件应用小猿AI APP上,采用极简的交互页面,覆盖100多个关键学习场景;同时深度整合AI作业批改、五重错因分析、个性化讲题等核心功能,将应用场景从作业场景延伸至预习、复习、自主练习等家庭学习全流程。

以作业批改环节为例,小猿AI APP能精准识别带图应用题、几何图像题等复杂题型,也可实现分步骤错误定位。据猿辅导方面介绍,区别于传统的AI讲解,小猿AI APP基于错因分析,首次实现类真人老师的的“1v1个性化讲解”——它可模拟专业老师的讲解思路,哪里不会讲哪里,同时该讲解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错”。

南都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小猿AI App还引入心理健康守护功能。系统通过大模型识别用户情绪,通过“共情-安慰-行动”路径,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可落地解决方案。在真实用户测试中,小猿AI曾通过11分钟对话,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小猿AI App引入心理健康守护功能。

 “教育AI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具有温度的智能伙伴,这是教育科技产品的本质进化。”王向东在发布会上提到,未来该产品将免费向学生推广,成为具有普惠价值的中小学生专属教育AI。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AI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4年底,教育部发文提出,要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随后,各地纷纷宣布探索设置中小学AI教育地方课程。比如,北京中小学校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AI通识教育课程,且规定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教育科技行业也在探索。本次发布会上,飞象星球发布贯通中小学全学段(K12)的 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这一AI通识教育产品引入DeepSeek、Manus、腾讯元宝、可灵AI等国内外主流的AI平台与工具,向学生讲授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原理。课程覆盖小学、初中全学段,共包含10门课程、160节课,课程内容从感知到应用再到开发,难度层层递进,并保持动态更新。

据了解,目前该课程已陆续在北京、重庆、云南、内蒙古等25个省市的1000余所学校进行试点,覆盖学生达15万名。


蛰伏两年,猿辅导发布小猿AI学习机

随着AI的进阶,技术影响力正从软件向硬件领域延伸。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各类智能教育硬件——如学习机、学练机、答疑词典笔等,不断涌现。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3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了807亿元,同比增长29.53%,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具体到学习平板市场,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分析指出,学生和家长对教育资源的刚需持续旺盛,推动了国内学习平板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格局变化。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三年间,国内共售出超过1500万台学习平板,预计2025年销量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达到713.7万台。

两年前,在各家争相布局学习平板赛道时,猿辅导“另辟蹊径”推出了主打“练习”场景的小猿学练机。背靠猿辅导海量学习资源、题库资源等优势,这款学练机倡导“以练促学”。据官方透露,小猿学练机16个月销量已突破百万台。

相比学练机,学习机的功能更加丰富,市场也更大,自然是各家教育硬件必争之地。历经两年蛰伏,猿辅导也宣布推出自家的学习机产品。

当天,一款搭配智能基座的小猿新一代AI学习机亮相发布会现场。这款学习机以平板为眼、耳,智能基座为手,通过伴学机器人形态,提供涵盖每日学习计划、学情诊断、知识图谱、课程学习、每日一练等学习全流程的辅导方案。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小猿AI学习机的首页,“今日作业”板块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屏幕。用户可以通过设备照片、小猿智能硬件家长端文字编辑等多种方式上传作业和试卷,系统会自动将作业拆解成学习计划,匹配相应的学习内容,系统化“审阅”与“诊断”。

小猿AI学习机创新提供双形态形式。

在产品形态上,小猿AI学习机提供双形态形式:单独使用时,它是一款便携式学习平板;选配一款智能底座,它立刻化身伴学机器人。

据王向东介绍,这款底座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当调用学习机前置摄像头时能自动调节角度拍照,还能给学习机充电;二是内置打印机,方便学生打印以及在屏幕和纸笔之间的切换;三是拥有更丰富的 “情感交互” 能力,能够通过点头、点赞、害怕、伤心等 20 多种人格化动作和情绪表达,生动形象地与孩子互动交流。

从软硬件的升级创新,到AI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布局,可以看到教育科技公司正朝“新技术”向“新智能”转变。在“AI+教育”的深水区探索中,技术如何赋能教育存在无限可能。


(文:AI前哨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