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新时达停牌!或将易主

2月9日晚间,“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新时达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

          

公司计划自2月10日开市起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停牌期间,公司将及时披露相关进展并申请复牌。

          

截至2月7日收盘,新时达股价报10.15元/股,总市值为67.30亿元。截至1月27日,新时达的股东人数为6.869万户,股东户数下降1.97%,户均持股7.21万元

          

新时达控股股东筹划易主所持13.42%股份被限售公告显示,2月7日,新时达收到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知,后者正在筹划新时达控制权转让事宜。若上述有关事项达成,将导致新时达的控制权发生变更。

          

          

新时达与机器人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新时达以开发电梯控制系统起家,公司成立当年便研发出电梯串行控制系统,并于两年后推出电梯远程监控系统。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A股上市,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伺服驱动、变频调速、机器人和工业控制器等产品,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

          

也是在2010年,新时达研制出首台工业机器人。取得突破后,公司加大发展力度、壮大研发队伍、打造智能工厂、完善售后保障,形成了具备业内竞争力的全方位布局,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节节攀升。

          

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厂家中,新时达是为数不多通过控制器切入机器人本体的厂家。目前公司机器人产品主要分为多关节型机器人、众为兴SCARA机器人、半导体机器人等多个品类。新时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3C电子、锂电、半导体、光伏、物流、食品饮料、医疗、汽车、点胶、激光、机床、电梯、水泵、暖通空调、橡胶塑料、通用节能、工程机械、金属制品、化工制品、家俱等行业及细分领域。

          

新时达智能工厂也是上海首个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工厂,厂区仅安排9名员工负责监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转及进行小部分人工干预。从零部件的装配、运输、焊接到样品检验,几乎由机器人完成,平均每12分钟便有一台机器人成品下线。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首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的企业名单。入选该名单的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完善的生产体系、可靠的产品质量及良好的市场与服务表现,符合行业高标准要求。而新时达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从众多本体制造商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但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中,新时达2022年、2023年业绩亏损,以及预计2024年业绩亏损,均提及对前期收购股权形成的商誉,以及其他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该公司强调计提金额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2022年、2023年,新时达实施资产减值的金额分别为-8.45亿元、-3.97亿元。2022年初、2024年第三季度末,新时达的商誉金额分别为11.38亿元、1.13亿元。

          

坊间猜测,此前新时达已经把商誉减值全部计提,新时达有可能在此时引进有机器人投资经营的实力大股东,全方位投入机器人领域。

          

此前2023年9月13日,新时达启用原ABB机器人业务部中国区总裁梁锐出任公司总经理,负责新时达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2020年10月-2023年6月担任ABB机器人业务部中国区总裁、珠海ABB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任期间,负责ABB机器人在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的全球业务,全面领导ABB机器人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引进高技术人才进一步表明了新时达转型机器人的决心。

              

控制柜业务潜力巨大

          

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引发市场关注,而新时达的业务包含人形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上,新时达主要进行的是人形机器人小脑的研发,这一产品脱胎于新时达的人形机器人控制器。

          

控制器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是产业发展核心基础。控制器相比执行器更为“无形”,但对机器人本体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长期的发展迭代可能成为拉开距离的关键。

          

运动控制器在人形机器人控制架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UCLA的ARTEMIS人形机器人平台为例,其运动框架就异常复杂,涵盖了运动控制器、步态调度、步态规划、轨迹规划器以及全身控制器等多个关键组件。

          

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主要负责实时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轨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电机以及传感器等关键组件。控制器通过运用被控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行精心规划和控制预测,同时结合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现闭环控制。

          

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不单单是硬件,其内部还集成了逻辑控制、精确定位和轨迹控制等多种算法,以确保能够精准地完成特定运动轨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并输出符合控制目标的指令,如温度、流量、压力和位移等,是一项门槛较高的综合技术产品。

          

新时达有着各类控制柜的积累,是为数不多通过控制器切入机器人本体的厂家。

          

2012年新时达就推出第一代机器人控制柜,体积像床头柜一样大。控制柜是机器人的大脑,体积大意味着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移动和运转。公司研发团队下决心解决这一痛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及数十次方案调整,先后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控制柜。去年9月,新时达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机器人控制柜问世,它的体积比第一代缩小近70%,柜内接线减少约30%、散热效率提升近40%、漏电流低于10毫安。   


目前,新时达第四代机器人控制柜已应用于光伏、金属加工等行业,未来有望迭代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经历了超4万台设备在市场应用的技术检验,新时达也正在加快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展,当前,新时达众为兴的控制技术路线正在向控制器统一化、兼容多种机型控制的一体化平台方向演进,同时密切关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有消息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载体主要是机器人控制器。而新时达和众为兴的机器人在驱动与控制方面,已经实现了100%全自主可控,完整掌握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根据MIR睿工业数据表明:2023年,新时达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国产第四,全球第十二;其中众为兴SCARA机器人国产第二,全球第四。

              

          

股权与亏损问题

          

但有媒体认为,近年来,新时达“患上”并购后遗症,业绩连续亏损。

          

2022年、2023年,新时达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3.7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0.43亿元、-5.25亿元。

          

          

1月17日,新时达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5亿元至3.6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32亿元至4.1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25亿元。   

          

          

而且新时达的本次股权转让还涉及限售问题。因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是纪德法,一致行动人包含其妻子刘丽萍、女儿纪翌。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纪德法、刘丽萍、纪翌所持新时达的股份分别为17.89%、5.94%、5.41%。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纪德法、纪翌持有限售条件的新时达股份分别为13.42%、4.06%。

          

由于本次控股权转让在20%到25%之间,可以大致估算转让价格在15元以上,这与二级市场股价会有着较大背离。

          

(文:机器人大讲堂)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