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ssai-1331437701.cos.ap-shanghai.myqcloud.com/images/2025-02/9VjWVBpa4sxBHV0qS6Ixyw5hW6OmXpFvTDG7m9oiah6rich9UUiceBo7icSeAnEvrD6qbKPNua5aq26aqUeiaCkZRSg.gif)
2025年开年以来,恐怕没有比中国科技股投资人更幸福的人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阿里的股价就从78.1港元涨到124.1港元,涨幅超过50%,甚至比去年9月那波涨的还多。在阿里的带动下,1月13日到现在,恒生科技指数从4221点上涨到5512点,上涨30.65%。
与此前上涨行情不同,这一波科技公司的上涨完全源于DeepSeek的成功,没有任何的政策催化。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市场完全“自发“的行为。
尽管如此,乌鸦君还是注意到,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仅瑞银等外资投行纷纷表示看多中国,就连最近马云也开始在国内活跃了起来。
或许,AI才是中国资产重估的那个贝塔。
/ 01 /
为什么这波“带头大哥“是阿里?
要说这一波科技股行情的带头大哥,恐怕非阿里莫属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阿里的股价就从78.1涨到了,上涨了50%,不仅是港股同体量科技公司里涨的最多的,也远远超过腾讯、美团。
说起来,阿里能涨的最多,也很容易理解。因为阿里确实是国内AI浪潮里最具确定性的标的了。
在中国互联网圈子里,要说投AI投的最凶的,除了字节,也算阿里了。AI六小龙(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iniMax、阶跃星辰)中,阿里几乎投了个遍。
更别说,阿里自有模型通义千问做得也不错,不仅模型覆盖广,性能还强。
以Qwen2.5为例,通义千问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从0.5B到72B乃至72B的尺寸及版本,充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最小的0.5B模型,意味着在大部分安卓手机上也流畅运行。除了基础大语言模型,千问系列模型还覆盖了视觉和视觉语言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阿里的千问系列模型在多个评测指标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数学推理、代码生成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
在Hugging Face 2024年的开源模型榜单中,Qwen2.5-1.5B-Instruct以26.6%的下载占比,成为全球开发者最青睐的开源模型。
除了模型端的布局外,阿里旗下的阿里云还是中国最大的云厂商。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凭借37%的市占份额持续占领国内市场的第一位。
从国外AI发展趋势看,云计算厂商是AI浪潮下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从国外科技巨头财报里可以看出来。
从23年三季度开始,美国各大云厂商的收入开始加速增长。23年Q3-24年Q3,谷歌云计算收入增速从22.5%增长至35%;亚马逊AWS营收增速则从12%提升至19%;
从各家科技巨头电话会中的表述来看,普遍是需求很强,但受限于产能的供给不足。比如,谷歌CEO此前在论坛会议上就提到,目前客户对TPU和GPU的需求非常高,超出了谷歌当前的供给,甚至因此而拒绝了一些客户需求。
这样的趋势也能从阿里财报里看出。去年三季度,阿里云实现收入296亿,同比增速7.1%,比上一个季度的5.7%有所改善;调整后EBITA利润达到26.6亿,高出预期21%。
据公司表示,增速的修复主要是受双位数增长的公有云业务拉动(有AI的贡献),部分被私有云所拖累。
以上原因叠加之下,阿里自然也就成了这波国内AI行情最受益的公司。
/ 02 /
中国科技股的好日子来了?
这一月的阿里,几乎是整个恒生科技指数的缩影。
1月13日到现在,恒生科技指数从4221点上涨到5512点,上涨30.65%。虽然涨幅不及去年9月,但考虑到这次没有任何政策催化,这样的涨幅仍然不小。
这背后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一,DeepSeek打破了美国在AI竞争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以此为契机,以外资为首的资金开始对国内AI资产进行重新定价。
在DeepSeek出圈前,虽然AI概念在国内炒得火热,但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并没有把这部分价值反应到相关公司的估值上。
以阿里为例,从2023年初算起,到2024年年底,阿里的股价不仅没涨,反而还略有下跌。而年前,外资行对BAT的2025年资本开支增长预测也基本是0,可见其并没有给于国内科技大厂在AI上的投入足够重视。
但是,DeepSeek火了后,一切都变了。
正如吴恩达所说,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正在迅速追赶美国,这将对AI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开源权重模型是AI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都会使用它们。如果美国继续限制开源,中国很可能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届时许多企业将不得不使用更符合中国价值观的AI模型,而非美国的。“
这也彻底引发了外资对国内AI资产的全面重估。
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在CNBC说“China is in the game(中国上牌桌了)”,木头姐也在BBG TV上说“we’re looking more closely at China(我们正更加密切关注中国)”。
越来越多AI产业链公司开始受到更多关注。近期,高盛将中芯国际的评级上调至“买入“。要知道,这是高盛过去3年来首次给中芯国际买入评级。
高盛给出的原因是,美国出口管制将进一步推动本土AI芯片需求。在本地化生产需求的推动下,作为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有望持续受益。
其次,当AI开始被市场定价,加上DeepSeek的出圈,有望彻底激活中国AI生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科技巨头的资本开始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普遍下滑。2024年,叠加GPU囤购和DC建设出现报复性反弹,BAT等科技大厂的资本开支才刚刚回到往年新高。
而现在,这个情况又变了。
一方面,DeepSeek的成功,充分证明了AI在资本开支的利用效率上巨大的提升空间,以及应用落地端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另一方面,政策环境的积极变化,也有望刺激科技巨头加大科技投入。简单来说,DeepSeek的成功,让国家得以重新审视科技公司在新一轮AI科技竞争中的价值。
今天下午市场流传的消息,以及马云最近在国内的活跃,都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两者叠加之下,今年可能成为国内科技巨头AI投入的加速之年。据某位市场人士透露,当下阿里和字节都在加大算力的投入。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科技巨头们正在迎来自反垄断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
文/林白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
(文:乌鸦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