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的每一次大动作都引领着 AI 领域的发展,从 GPT-3.5
到 GPT-4o
,再到推理模型 o1
和 o3
;从 文生视频模型 Sora
到 实时语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再到最近的 Deep Research
。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最早推出 Deep Research
的要属谷歌,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算是一个加强版。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 AI 厂商正在加码 Deep Research
,其中就包括今天文章的主角:Perplexity。
北美时间2月14日,Perplexity 官宣推出了 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 功能,并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非订阅用户每天可体验5次,Perplexity Pro 用户每天可体验500次深度研究查询。

和谷歌、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功能相比,Perplexity 的 Deep Research
也并没有什么独特,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新技术,甚至我在《立省200美元!OpenAI Deep Research的4个免费开源平替!》一文中就曾介绍过4个Deep Research的开源平替。
那么 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和普通的 AI 搜索有什么区别?主要在于搜索的深度和广度、推理能力和输出形式。
普通 AI 搜索通常基于关键词或基础语义匹配,提供直接的答案或相关链接列表。搜索范围相对较浅,可能只关注排名靠前的几个结果。而 Deep Research
则会执行多次搜索,阅读上百个信息源,深入挖掘信息。Deep Research
的搜索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探索多个角度和更深层次的细节。
推理能力是 Deep Research
另一大优势。推理能力在 AI 搜索中意味着迭代搜索,并根据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推理,决定下一步的搜索方向。
就输出形式来说,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无疑是最强大的,直接能输出一份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这是普通 AI 搜索达不到的效果。

接着我们来看看 Perplexity 的 Deep Research
在各个基准测试中的表现。
人类终极考试(Humanity’s Last Exam):20.5%。低于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但要高于 Gemini Thinking、o3-mini、o1、DeepSeek-R1 等 AI 模型。

SimpleQA:93.9%。其实能获得90%多的准确率不足为奇,毕竟是经过联网搜索后的测试结果。

运行时间(Runtime):据 Perplexity 官方表示,大多数研究任务能够在不到 3 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如何使用 Perplexity 的 Deep Research
新功能?
很简单,在搜索输入框左下角的 搜索模式
中选择 Deep Research
就行。免费可用,Pro用户几乎是无限制使用。

搜索完成后,支持导出为报告格式的 PDF。

最终的 Deep Research
搜索报告长这样。

小试牛刀
2025年AI领域的发展趋势
先来一个基于 DeepSeek-R1
的常规搜索。回答质量已经相当高了。

再来选中 Deep Research
。完成这个研究大概花了2-3分钟,阅读了107个信息源,确实要远大于上一个(20个信息源)。最终得到的研究报告是这样的。

我是木易,一个专注AI领域的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硕士。
相信AI是普通人的“外挂”,致力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这里有最新的AI科普、工具测评、效率秘籍与行业洞察。
欢迎关注“AI信息Gap”,用AI为你的未来加速。
(文:AI信息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