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据了解,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等广东企业家在京参加了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
据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透露,为更好地服务本地民营经济发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民营经济大省,2024年广东登记在册的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GDP,在稳定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无疑为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广东民营企业又是如何竞逐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
新经济动能强劲,有力拉动广东经济稳步增长。2024年,广东新经济增加值达37242.14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超四分之一,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GDP增速。
数据显示,2024年1至12月,广东新设企业126.75万户,同比增长5.26%,连续6年新设企业数超百万户。其中,新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企业52.22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1.2%。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拥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企业超3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37.1%。据了解,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过去一年,广东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抢抓发展主动权,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截至2024年,广东已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另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5年2月10日,广东拥有在业、存续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60万户,机器人相关企业15.5万户,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均超过97%。
在蓄势腾飞的低空经济领域,广东民营企业同样是“主角担当”。天眼查数据显示,全省现有的无人机相关企业7000余家,九成多为民企。在广州,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在深圳,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民用无人机制造厂商利用技术革新让无人机走进千家万户;在珠海航展上,小鹏汇天进行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全球首次公开飞行……
*该图所指人工智能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AI机器人、数据处理、云计算、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无人机相关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无人机”。民营企业统计口径为剔除国有企业、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后的其他企业类型总和。
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据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广东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企业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涵盖53条产业链的47家省级链主企业。另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广东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了八成。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多次提及“企业”“民企”“民营经济”“企业家”等关键词,强调国企、民企、外企都是广东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将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开展多样化合作,各尽所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针对蓬勃发展的新产业,黄坤明提出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并着重强调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广东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广东这片热土上焕发出蓬勃生机。有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有力支撑,广东民营企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数据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天眼查以及媒体公开报道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