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治理如何推进?江小涓:不能总是重复原则,而要落地


文| 杨柳

“我对过去很多年AI治理的进展感到很遗憾。”3月26日,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直言,业界和政策界不断重复AI治理的原则,但落地非常有限。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图:博鳌论坛组委会
2017年8月的阿西洛马会议上,与会各方参与制定了一套旨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有益发展的准则,涵盖了23项原则,例如安全性、故障透明度、价值观一致等。江小涓说,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提出至今,一直被重复讨论。包括今年2月召开的巴黎AI行动峰会,最终各国签署的声明依旧继承了过去提出已久的原则。“如何落地、如何实践是最大的挑战”。
江小涓表示,评判一项技术是否可被接受,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核心标准。其一,该项技术是否能够显著提升生产力,从而促进财富的创造;其二,技术发展的成果能否以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被社会成员所共享。AI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毋庸置疑的,而能否公平地共享,可以从就业是否充分、分配是否公平两个维度来衡量。
她举例说,AI带来的就业冲击不可避免,政策制定者应当制定并实施新的社会保障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而不是一再重复那些无法付诸实践的原则。“一再地重复包容、共享,是落不了地的”。
在江小涓看来,靠市场的力量可以自发解决很多AI治理的问题。其理由在于,DeepSeek的崛起,减轻了经济学界对AI大模型垄断的担忧。此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型企业有能力涉足AI领域,但现在演变成普遍性的竞争。在竞争的市场中,很多问题能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得到解决,而不一定要讨论各种的原则性问题。

(文:AI前哨站)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