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AI圈最大规模融资!OpenAI官宣完成400亿美元融资,未来数月会推出“开放”模型

文丨丁灵波

美国时间周一晚间,OpenAI官宣完成AI圈最大一轮私募融资。

该公司官网发布的一篇博客内容称,OpenAI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400亿美元,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扩展计算基础设施,并将为每周使用ChatGPT的5亿用户提供日益强大的工具,还要与软银集团合作一起搞AGI。

据CNBC报道,软银领投了这轮融资,其他参与者包括微软、Coatue、Altimeter和Thrive等,基本都是OpenAI的早期支持者,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约180亿美元其实会用于OpenAI参与的星际之门基础设施,加速在美国各地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网络。

拿到巨额融资之余,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发帖预告,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会发布一个强大的、具有推理能力的新型“开放权重”语言模型,或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影响。

“开源”变得很重要

关于开源,奥特曼表示,这将是自GPT-2以来的首个开源权重语言模型。

OpenAI团队对此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但之前因为其他更优先的事项占据了主导,现在看来,做开源这件事情已经变得很重要。

在发布之前,OpenAI会根据准备好的评估框架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而且考虑到这个模型在发布后会被修改,还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

所以,OpenAI将举办一波开发者活动来收集反馈意见,之后还会让大家体验早期的开源模型原型,活动将在几周后于旧金山开启,随后会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举办,如果有兴趣参加,可去其官网报名。

奥特曼表示,非常期待看到开发者们能利用它做出什么成果,也期待看到大公司和政府部门在他们倾向于自主运行模型的情况下会如何使用它。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的开源模型或许不会设定使用限制,奥特曼提到:“我们不会做任何愚蠢的事情,比如说如果你的服务每月活跃用户超过7亿,你就不能使用我们的开放模式。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使用它!”
网友表示,这是对Meta的嘲讽,因为Meta近期发布了其开放权重的LLaMA模型,但在许可证中限制月活跃用户超过7亿的公司使用,因此Meta的模型基本排除了谷歌、亚马逊、微软以及可能带来竞争压力的主要科技巨头使用。
据OpenAI的技术人员Steven Heidel透露,这会是一款可以在开发者自己本地硬件上运行的开源模型,Steven Heidel从事与语言模型微调相关工作。
目前,DeepSeek凭借性能优异的开源模型积累起了庞大的全球用户群,据AI分析平台aitools.xyz数据显示,国产大模型DeepSeek是全球增长最快的AI工具,其每月新增网站访问量已超过ChatGPT,在2025年2月,DeepSeek访问量达到5.25亿次,超过了ChatGPT的5亿次。
OpenAI吸引新用户的能力其实也很强,最近发布的GPT-4o图像生成功能成为爆款,奥特曼表示,26个月前ChatGPT的推出已经算是疯狂的病毒式传播时刻,OpenAI曾在五天内增加了一百万用户,但现在一小时内就暴增了一百万用户。
新生产力工具配合开源模型,OpenAI这波操作可能与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展开更加激烈的对碰,实现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巨额融资背后
根据最新的动态消息,OpenAI牵头的位于美国得克萨斯阿比林的首个 “星际之门” 数据中心目前已进入加速扩建阶段,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最终将建成共八座建筑,据悉,该数据中心总供电量达1.2吉瓦(1吉瓦=10亿瓦)的电力,此次扩建预计将于2026年中期完成。
彭博社报道称,OpenAI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在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部署64000台Nvidia GB200,这些芯片将分阶段部署,预计今年夏末将有16000块芯片安装到现场投入使用。
Nvidia GB200系列是基于NVIDIA Blackwell平台打造的最新一代AI算力芯片,与相同数量的NVIDIA H100 GPU相比,GB200可将LLM推理工作负载的性能提高30倍,并将成本和能耗降低25倍,据悉Blackwell架构持高达10万亿参数的模型进行AI训练和实时LLM推理,这将成为OpenAI继续升级大模型的强力后盾。
星际之门是OpenAI、软银、甲骨文、中东AI基金MG等支持下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的合资项目,旨在美国各地部署多个大型数据中心,计划在四年内建成,目标是开发五到十个园区,每个园区都能够支持1吉瓦或更多的AI算力容量,今年下半年,阿比林的大型数据中心将会是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星际之门设施。
不过,在星际之门成立之初,埃隆·马斯克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分析称,该项目实际上没有其宣扬的资金规模量级,事实也确实如此。
据The Information、彭博社等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消息称,就在这波把钱投向OpenAI和星际之门背后,软银CEO孙正义正计划借款165亿美元,可能会在2026年初再借入80亿美元,正在讨论的过桥贷款期限约为12个月,知情人士补充说,与银行的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几周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OpenAI这次宣布的巨额融资除了要用于建设星际之门项目,其余部分可能也要分阶段才能落实到位。
市场的新变局
2025年,整个行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投入的资金将会非常多,GPT-4o图像生成只是冰山一角,将商业化层面趋于成熟的AI功能集成到现有工作流程中正在迎来一轮大爆发。

分析公司Gartner今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将达到6440亿美元,这一数字将比2024年同比增长76.4%,烧钱也将迎来新高峰。

其中,AI算力的硬件设施投入将占据所有支出的80%以上。具体来说,设备将占3983亿美元(增长99.5%),服务器将达到1806亿美元(增长33.1%),紧随其后的是软件开发支出为372亿美元(增长93.9%),服务业总额将达到278亿美元(增长162.6%)。

推出开源模型对于OpenAI来说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变,在日益被高效开源替代方案所主导的市场中,外部对其能否在成本结构截然不同的竞争对手面前保持商业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如今,OpenAI的迅速转变似乎已经有了决断,扩大行业相关性和生态系统影响力最终可能比短期订阅收入更有价值,其开源决定也反映了新的行业趋势:人工智能的竞争并不局限在高高在上的基础模型维度,而在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专业微调、专业领域扩展和广泛的AI应用程序开发。

对于Anthropic Claude和谷歌Gemini等竞争对手来说,OpenAI的开源转变带来了新的压力,或迫使封闭模型选手们开始推出类似的开源版本,进而加速整个行业对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的重新探讨。

(文:头部科技)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