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模型站上世界前列,其中阿里AI全球第三

这几天,李飞飞团队发布了一份报告。


网上,我看没什么人关注,但其实这事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这份报告叫《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5),由李飞飞联合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HAI)发布,这已是他们发布的第8份AI Index报告。

完整报告:

https://hai-production.s3.amazonaws.com/files/hai_ai_index_report_2025.pdf


在官网上,Stanford HAI写到“AI对社会的影响从未如此明显……2025年指数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全面、也是在最重要时刻发布的报告。”


还强调:“人工智能不再只是一个关于可能性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如何共同塑造人类未来的故事。”


报告指出,中国顶尖AI模型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中美AI模型性能近乎持平。不仅如此,中国在AI领域的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上还保持领先地位。


整个报告长达456页,深入剖析了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态势,总结出12点。


  • 1)AI基准测试表现不断提升

  • 2)AI正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 3)企业All in AI,投资和应用创新高

  • 4)中美AI差距加速缩小,接近相等

  • 5)负责任的AI生态系统不断发展,但不均衡

  • 6)全球AI乐观情绪上升,但地域差距较大

  • 7)AI变得更高效、经济和便捷

  • 8)各国正加强对AI的监管和投资

  • 9)AI和计算机科学教育正在扩大,但普及仍然不够

  • 10)行业主导AI研究

  • 11)AI斩获多个科学大奖

  • 12)复杂推理仍是挑战


报告全文很长,含金量也很高,推荐大家去看看。今天,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它的1.3 Notable AI Models部分(P47-68 )


Notable AI Models,指的是指2024年值得关注的重要模型,共55个。


其中,中国以15款重要模型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在全球重要模型公司中,中国有5家。其中,阿里AI以6个重要模型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Google和OpenAI,是中国AI公司中的No.1。


6个模型分别是:Qwen-72B、Qwen1.5-72B、Qwen2-72B、Qwen2.5-72B、Qwen2.5-32B、QwQ-32B。


因为他们,让世界AI版图多了一抹中国红。

注:红色为手工添加,报告统计了自2003年以来的重要模型总和,中国在Top1级。


而至于模型定价,DeepSeek-R1:不好意思,美国没一个能打的。


所以,你看:只有China AI在做技术平权的事情。


所有国家和地区不分政治立场,所有公司无论规模大小,所有AI爱好者不惧显卡门槛,大家都能够用得上、也用得起来自神秘东方的AI。


报告还指出,中美顶级大模型的性能差距正在急剧缩小,已缩窄至0.3%,接近抹平。要知道,2023年这一差距可是高达17.5%。


从现在起,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世界前五模型,我们有二:Qwen和DeepSeek。


所以,你看,我们真的不是在卷AI,而是在抗AI,扛起中国AI乃至世界AI的高度。


在过去,恐惧源于火力不足。


而现在,我们自己成了恐惧本身。


这一次,中国大模型不再是自己说强,而是世界说你强。我们有这个底气,也应该有这个自信。


以阿里Qwen举例。


1月发布Qwen2.5-Max,大幅赶超GPT-4o、Claude-3.5和Llama-3.1等一干基座模型。


3月发布QwQ-32B,32B实现了671B R1的效果,在LiveBench榜单上刷新开源模型记录。


截至目前,Qwen的衍生模型已经突破了10w,超越Llama成为全球第一大开源模型家族。在过去2年里,阿里通义实验室累计开源了200多款模型。


这,才是真正的“源神”吧。


面对严苛的环境与荒诞的世界,Qwen等中国模型已然站在世界的最前排。


阿里AI贡献全球第三,靠的不是PPT,不是PR,更不是demo和邀请码,而是性能、开源和模型应用的硬实力。这背后,是阿里无数研发团队花了无数时间的无数辛劳成果。


今天,China AI成为世界级的“主力选手”。面对“特不靠谱”的逆史流,有人选择跪着kiss my ass,但我们选择站着活个明白。


前段时间,我重温了一遍《我是刑警》,很是喜欢富大龙扮演的陶维志这个角色,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可不是临门一脚嘛,这一脚是真难呐。

(这个人物原型超打动人,推荐大家去看看,关键词:山西绛县案件)


而现在,我想说:


这一脚到了。


(文:沃垠AI)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