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Canvas 危?Grok Studio 正面硬刚,免费还更会干活!

还没缓过神来,马斯克的 Grok 又整了个新活儿。

4 月 16 日,xAI 静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 Grok Studio

和上周的 Grok Workspace 一样,Grok Studio 的发布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有一个简单的「帖子」。

Grok Studio 可以理解成一个“AI + Docs + IDE”的混合体,也可以说是马斯克版的 ChatGPT Canvas

xAI 的 Grok 在交互体验方面,有一说一,很强。

所以,不论是 Grok Workspace,还是 Grok Studio,虽然功能想法来自于 ChatGPT、Claude 及 Gemini 这些“前辈”,但你也总能找到 Grok 自己的影子。

不只是“模仿”或者“补充”,Grok Studio 正在试图构建一个更持续、可操作的 AI 协作式工作环境。



01|这是一个 AI 协作工作台

Grok Studio 这个名字,乍一听像个插件,其实是基于那个嘴臭又犀利的 AI 助手 Grok 的正经产品线扩展,隶属于马斯克主导的 xAI。

它能干什么?

简短来说:写文档、写代码、跑代码、生成网页、做游戏、处理文件,全在一个页面里完成。

并且,重点来了:支持分屏同步预览。

也就是,左边你下指令,右边实时看结果。

就像这样。

你可以生成一份营销报告、写一个 React 仪表盘组件、甚至做一个 HTML 小游戏,设计、实施、运行全部在一个界面内搞定,无需另开 IDE。

Studio 的关键点是「实时 + 协作 + 多格式支持」,它超越了简单 “Chat with AI” 的体验,而是更接近一个具备“协同意识”的工作空间。



02|实测 3 个功能场景

接下来验证一下这个 Grok Studio 到底是个“噱头”还是“真香工具”。

我挑了三个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实测。

场景一:快速生成代码 + 实时运行

提示词: 写一个基于 HTML + CSS + JS 的计算器,能加减乘除,有美观的 UI。

不到 5 秒,Grok 就完成了代码编写。并且,右侧自动出现预览界面,一个风格简洁的 Web 计算器,能点能算。

重点是:所有代码可直接编辑,预览区也同步刷新

再试一个 React 项目:“仿 Stripe 的后台仪表盘,包含收入图表、交易列表”。

同样稳稳生成,代码结构还算干净,图表用的是 Recharts,页面符合 HIG 风格,甚至还留了响应式注释。



场景二:从 Google Drive 导入数据写报告

这个是我最感兴趣的场景之一。

是的,Grok 现在支持直连你的 Google Drive 和微软的 OneDrive,从网盘里直接导入数据。

当然,这个功能也是从 ChatGPT 模仿而来。

绑定 Google 账户后,我选了个英伟达最新一期的财报,让 Grok 出一份分析报告。

提示词: 帮我生成一份关于英伟达的分析报告,风格专业,图表突出。

几秒后,Studio 不仅把读了财报,还插入了图表、重点总结段落、结论小结,全都显示在右侧预览窗口里。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在生成报告的基础上自由改动标题、增减段落,甚至让 Grok 优化语气、润色小结。

体验非常丝滑。



场景三:写论文或长文写作

用它写技术文档或分析类文章特别有感:Grok Studio 的反馈更像是“真的跟你共创”。

比如先写一个初稿,告诉它:“继续优化,但语气轻松点,别太官腔”,它马上给出了带点人话味儿的段落。

然后你可以手动在预览工作区进行润色,它还可以根据改动继续迭代。

编辑体验不割裂,像是在一个高能 Notion 里跟 AI 对话。



03|与 Canvas、Artifacts 谁更香?

这类“AI 协作空间”现在不少,Grok Studio 和 ChatGPT 的 Canvas、Claude 的 Artifacts 其实在理念上是同一类产品,但略有不同。

功能
Grok Studio
ChatGPT Canvas
Claude Artifacts
分屏界面
代码执行
✅ 多语言
✅ Python 为主
✅ HTML、JavaScript、React 为主
Drive 集成
✅ 支持
✅ 支持
免费用户使用
✅ 全部功能开放
⚠️ 模型受限
⚠️ 模型受限


Grok Studio 的优势在于:

  • 全语言支持:不仅是 Python,HTML、JavaScript、React 通通都能跑
  • Drive联动:导入文件直接生成报告、代码、图表
  • 免费可用:无需订阅 Plus,所有功能免费开放

免费,还要什么自行车,可以直接冲起来了!


结语

这次 Grok Studio 的发布并不张扬,但从产品形态来看,它已经初步显露出“AI工具集”的雏形。

目前完全免费开放,登录即可使用 —— 甚至不登录都能试玩。

是“革命”还是“拼图”,不试试你怎么知道。

欢迎各位小可爱们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是木易,一个专注AI领域的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硕士。

相信AI是普通人的“外挂”,致力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这里有最新的AI科普、工具测评、效率秘籍与行业洞察。

欢迎关注“AI信息Gap”,用AI为你的未来加速。



(文:AI信息Gap)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