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OpenAI锚定2029!总营收将超9000亿,扩展多元商业化渠道。
智东西4月24日消息,外媒The Information最新报道称,OpenAI向部分现有及潜在投资者透露,预计到2030年前后,其智能体(AI agents)及其他新产品的合计销售额将超越ChatGPT这款热门聊天机器人。根据预测,2029年公司总营收将达到1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20亿元),次年更将攀升至17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万亿元)。
这一业绩预期将使成立仅十年的OpenAI达到与当今英伟达或Meta相当的营收规模,反映出其AI智能体和其他新产品的收入增长速度客观。其中,涉及“针对免费用户的商业化开发”的相关产品,或许暗示着OpenAI正尝试从非付费用户群体中挖掘商业价值。
两年来,ChatGPT一直是OpenAI的摇钱树。
OpenAI去年的收入达到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亿元),几乎是前一年的四倍。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目前每周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较去年12月的3亿显著增长。
该公司尚未透露新产品的具体细节。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最近在接受外媒Stratechery记者本·汤普森(Ben Thompson)的采访时,谈到了考虑收取联盟营销费用(即用户通过ChatGPT或其智能体进行搜索并产生的销售分成),但明确排除了在聊天机器人投放传统广告的计划。OpenAI首席财务官莎拉·弗里尔(Sarah Friar)虽承认广告业务的潜在可能,但向英国《金融时报》强调公司“暂无实际推进方案”。
这些预测解释了为何在软银(SoftBank)牵头的交易中,投资者同意向OpenAI投资400亿美元,使其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亿元)。其最新估值远超去年10月融资后的估值15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软银和OpenAI的发言人拒绝置评。
预测显示,高管们预计新业务收入将有助于对冲持续攀升的运营成本。 该公司预计,由于模型的培训和运行成本以及工资等其他开支,未来四年将烧掉4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56亿元)现金,预计到2029年将产生近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5亿元)现金,转为正现金流。
▲OpenAI收入增长预测数据
在未来五年内,其推理成本(即运行ChatGPT等AI产品及底层模型所产生的费用)增速预计将逐步放缓。 这些成本将在今年增加两倍,达到约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到2030年将增至近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9亿元)。 不过,届时年增长率将降至30%左右。随着模型效率提升以及提示缓存(通过复用先前提示的部分内容来回答问题)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者使用OpenAI模型的成本持续下降。
推理成本的增长放缓再加上收入的飙升,将显著改善OpenAI的利润率。OpenAI预计,到2029年,毛利润占营收的比例将从去年的40%上升到近70%,但仍远低于Meritech Capital跟踪的云软件股票74%的平均毛利率。
OpenAI近期陆续推出多款新产品和模型更新,如具备计算机使用能力的Operator智能体、推理模型以及以图像、音频和视频为重点的AI。与此同时,高管们还在考虑将产品扩展至人形机器人和AI芯片等新领域。
尽管如此,OpenAI预计其核心产品ChatGPT和API仍将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该公司预计,到2029年来自ChatGPT订阅的销售额将从今年的约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3亿元)增至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8亿元),订阅费用从每月20美元到2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6元到2460元)不等。
通过向Salesforce和T-Mobile等企业提供API服务的收入将从今年的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增至2029年的2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5亿元)。
该公司预计,到2029年,来自智能体的收入将从今年的30亿美元增至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9亿元至2116亿元)。 这些智能体的价格范围从每月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万元)的“高收入知识工作者智能体”到每月2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万元)的“博士级研究智能体”不等。
此外,该公司还锁定了一些资金雄厚的客户。 今年2月,软银表示,每年在OpenAI产品(包括AI智能体)上将投入30亿美元,并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OpenAI的产品以Cristal Intelligence品牌推向日本企业。总体而言,OpenAI预计智能体业务将在未来五年内占据其近1/4的收入。
OpenAI要到明年才会开始从免费用户和其他产品中获得大量营收。不过,预计到2029年,来自免费用户和其他产品的收入将达到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5亿元),占总收入的1/5。
▲OpenAI毛利率增长预测数据
该公司预测用户数量还将大幅增长,并告知投资者,预计到2030年,其月活跃用户数将达到30亿,周活跃用户数将达到20亿,日活跃用户数将达到9亿。截至去年年底,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中付费订阅者的比例不足5%。
“广告商总是会追随眼球效应,”研究公司LightShed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兼分析师里奇·格林菲尔德(Rich Greenfield)认为,“只要人们在OpenAI上花费大量时间,广告商就会争相入驻。”
购物是OpenAI从数亿用户身上赚钱的另一条潜在途径。例如,竞争对手谷歌已经开始通过其AI Overviews功能盈利。该公司一直在向广告商出售在美国移动设备用户上显示的基于AI生成摘要旁边的广告位。
另外,AI搜索引擎公司Perplexity也在11月表示,正在尝试在一些查询上出售广告,比如Indeed赞助的一个查询,询问“我如何使用Indeed来提高我的求职能力?”Perplexity表示,其最初的品牌合作伙伴包括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和媒体代理公司环球麦肯(Universal McCann)。
OpenAI已经开始尝试推出购物类软件功能。从1月份开始,部分用户可以在其专业版ChatGPT订阅层级中访问网页浏览智能体Operator,以便可以直接通过Instacart订购商品,或在OpenTable上进行餐厅预订。
合作企业(如Uber)将获得Operator使用情况的汇总数据,包括其高频功能以及为合作方网站引流的成效统计。OpenAI透露,计划将Operator服务扩展至更多用户群体,并逐步将该功能整合至ChatGPT平台。
OpenAI此次披露的业绩预期展现其强劲增长潜力,尽管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但随着模型效率提升、新技术应用以及收入的大幅飙升,成本增速放缓的趋势愈发明显,利润率的改善指日可待。
从其围绕针对免费用户的商业化开发,与研发新产品、拓展新的合作渠道等动作所释放出的信号来看,OpenAI积极探索多元商业路径的发展蓝图变得明朗起来。
(文: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