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机器人开放社区
《人形机器人 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规范》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2部分:环境感知》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3部分:决策规划》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4部分:运动控制》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5部分:作业操作》
据机器人开放社区了解到,上述标准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及企业,其中,《人形机器人 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规范》《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2部分:环境感知》和《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3部分:决策规划》3项国家标准由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主导立项。
仿真测试技术规范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评测框架缺失的问题,为构建全面、客观、规模化、可复现的人形机器人评测提供框架指引;技术要求部分的标准,通过结合科学视角和产业需求,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和落地提供可扩展的规范指引。
据了解,上海AI实验室聚焦具身智能领域,创新构建覆盖“真实-模拟-真实”(Real-Sim-Real)完整闭环的“虚实贯通”技术体系,在牵头制定相关标准的同时,实验室将为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建设提供多样化场景数据和任务数据,通过推动仿真测试场景标准化来验证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算法能力,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技术规范统一。
未来,上海AI实验室将积极联合相关机构及企业共同推进标准研制工作,以标准为牵引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实验室将同步启动“标准+生态”双轮驱动战略,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建开源技术社区,并开放超百万组场景数据集及标准化测试工具链,加速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文:机器人开放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