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导读】在红杉AI峰会上,奥特曼畅谈了AI未来:2025年智能体开始实用、2026年推动科学发现、2027年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他回顾了OpenAI成果从实验室到ChatGPT的演进,并提出「核心AI订阅」愿景。
刚刚,奥特曼在红杉AI峰会的演讲终于完整「放送」出来了!
这位OpenAI灵魂人物,在这场信息密度极高的演讲中,表现得游刃有余,似乎并没有受到最近OpenAI重组,以及和微软谈判的影响。

这次演讲中,奥特曼预测了三年内AI将真正的进入现实世界,并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未来的AI模型非常小巧,但足以容纳你整个人生的经历。
2025年,AI智能体真正开始走向实用,特别是在编码方面。
2026年,AI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推动下一波经济增长。
2027年,AI将进入物理世界创造价值。

不仅如此,他还重点分享了OpenAI的往事、未来的AI产品和商业逻辑,以及维持组织效率的方式:
-
ChatGPT如何从2016年实验室的玩具变成2022年至今最受欢迎的产品
-
未来AI产品与商业逻辑:打造「核心AI订阅」,并容纳每个人的人生经历
-
如何维持组织效率:保持「小团队、大责任」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拆解这三大核心命题,并揭示奥特曼关于未来AI的四项前瞻预测。
读完后,你一定会惊叹:原来OpenAI的历史竟如此跌宕精彩,同时也将收获对未来AI发展的深刻理解。

一开始,奥特曼回顾了OpenAI六年蜕变,研发从实验室AI逐渐催生了ChatGPT创世之作。
· 早期探索
2016 年,OpenAI 约14人小团队,初获黄仁勋亲手交付首台DGX-1。

当时,所有人对AI应用方向并不明确,只是有着非常坚定的AGI信念和方向感。甚至,就连LLM概念也是遥不可及。
初期,团队聚焦游戏,研发的OpenAI Five在Dota 2中击败了业余人类团队。

不久后,OpenAI内部逐渐转向了无监督学习,GPT-1、GPT-2诞生,并未获得极大的关注,就连GPT-3的发布同样反向平平。
奥特曼表示,「这些模型很酷,但当时没有人知道如何用」。
· ChatGPT诞生契机
后来,OpenAI团队意外发现,API用户在测试平台中热衷于与GPT对话,但当时GPT-3对话能力非常有限。
他们从中突获灵感,决定开发一个聊天机器人。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 正式上线,六年研发迎来集中爆发,如今ChatGPT每周已有超5亿人在使用。

未来的AI产品将类似一种「核心订阅」服务,通过这种API服务,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全部场景中。
这是奥特曼首次对外,提出核心AI订阅是「智能默认接口」的观点。
「你的人生就是不断向这个上下文中添加新的内容。」
OpenAI的目标并不是要主宰应用层,而是拥有构建其他一切基础层的能力。
但未来的交互界面GUI是什么样子的?是类似操作系统,还是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奥特曼说他们依然还没有完全想清楚。

不过目前OpenAI目前的任务是要瞄准核心AI订阅服务、模型和核心应用场景。
当主持人提到现在OpenAI正在以340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400亿美元的资金时,问到OpenAI的对于未来的期望到底是多大?万亿美金?
奥特曼说,其实OpenAI并没有一个所谓宏大的计划,他们就是单纯的想要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和服务。

奥特曼解释说,你不能事先设定一个宏大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倒推回去该做什么——这些人没有一个成功的。
正确的做法就是专注于眼前的路,一步或者两步的慢慢推进。
对于大企业如何适应这个创新的AI时代,奥特曼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变革中,创新小公司都在远远甩开大公司,这并不令人意外。
「因为惯性,组织变大后会非常顽固地坚持旧有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创造性是一种破坏。」
奥特曼说,他预测未来还有两到三年的斗争,然后就是「屈服和最后一刻的慌乱」。
初创公司往往迅速超越那些按照旧方法做事的人。
奥特曼说,不同年纪的人使用ChatGPT的方式完全不同。
「年长的用户把它当做谷歌使用,千禧一代则用它作为生活顾问」。
他还提到,大学生们会把ChatGPT当做一个操作系统来用。
「他们会记得非常复杂的提示词,或者将这些提示词存在某个地方,随时复制黏贴使用,而其他30多岁的人可能就是用ChatGPT聊聊天。」
奥特曼将流程臃肿的企业比作裹满糖浆的机器——动作迟缓、决策低效。
一个观众问到,奥特曼领导着世界上最出色的机器学习团队之一,是如何让这些聪明人进行深入研究或者「令人兴奋的」工作。
奥特曼用说,事实上,几乎所有能在这方面为OpenAI提供建议的人都已经去世。(应该指的是类似贝尔实验室那些先驱们)

距离出现优秀的实验室已经很久了。
「我们毫无羞愧地从历史上其他优秀研究实验室借鉴了一些原则。」
这是这些历史上优秀实验室的运作原则帮助OpenAI一直能够不断地创新。
对于和学术研究项目的定制化合作,奥特曼说他们尝试了很多。
但这其中更酷的地方在于,这些研究人员的工作会推动着OpenAI让模型尽可能地更智能、更便宜、更广泛地可访问,这就非常有利于学术界,同时也对整个世界都非常有利。
「我们经常发现研究人员或用户真正想要的,只是让OpenAI全面提升通用模型的性能。」
所以这也是OpenAI现在90%的精力所在,致力于提升模型的能力。

另外一个值得单独拿出来讲的就是编程。
有一个观众提问,编程只是另一种垂直应用,还是它对OpenAI的未来更加重要。
奥特曼说他认为编程对OpenAI的未来更为重要。
编程将成为这些模型的一种核心方式——目前,如果你让ChatGPT回复一个问题,你会得到一段文字,也许你会得到一张图片。
但你最希望得到一个完整的程序。
你希望每个回复都能生成专门定制的代码,至少我个人是这么希望的。
你希望这些模型具备在现实中做出反应和行动的能力。
而编写代码,我认为,将是你如何在现实中执行任务、调用大量API或做其他事情的核心方式。
因此,奥特曼认为编程将属于一个核心类别。
关于模型未来的定制化,是否用OpenAI的账号登录,就能带入每个人的记忆和历史上下文?
奥特曼说他理想中的模型状态是:
一个非常小巧的推理模型,却拥有万亿级的上下文Token容量,足以容纳你整个人生的经历。
这个模型永远不会重新训练。
它的参数永远不会被定制。
但它可以高效地在你全部的上下文中进行推理。
你一生中所有的对话,读过的每一本书、每一封电子邮件,你看过的一切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并且还与你从其他来源获得的数据相连接。
你的人生会不断向这个上下文中添加新的内容。

当然也许会有更好的模型,但是奥特曼说,其他任何东西都是对这个理想形式的妥协。

演讲最后,奥特曼对2025-2027年,AI发展路线图做出了预言。
· 未来12个月AI价值来源
奥特曼指出,AI价值创造将聚焦三大领域:完善的基础设施、更聪明的模型,以及技术融入社会的框架。
他认为,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诸如记忆力、安全性、现实交互协议等其他问题会迎刃而解。
下面,他从未来三年,更细分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2025年:智能体崛起,编程领跑
今年,将成为AI智能体走向实用,承担工作的一年。
而且编程领域尤为突出,AI将主导相关任务,显著提升效率。

· 2026年:AI驱动科学突破
2026年,AI将开始独立或协助人类实现重大科学发现。
科学知识的进步,将为可持续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 2027年:机器人重塑经济
2027年,机器人将会从实验品逐渐转变为,真正创造经济价值的核心实体。

这次访谈,奥特曼勾勒了OpenAI从早期探索到如今成为AI领域领导者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AI未来发展的深刻洞见。
核心观点围绕着构建更智能、更易用的AI模型,打造核心AI订阅服务,并通过API和未来的新协议赋能更广泛的生态。
他强调了编程在AI未来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他也分享了关于创业韧性、大企业适应AI变革的挑战以及研究实验室运作原则的宝贵经验。

这次访谈不仅展示了OpenAI的雄心和战略方向,也为我们理解AI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社会和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文:新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