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就是“梦想改造家”的“AI打工人”版嘛。
作者|栗子
“妈呀,这也太强了吧。”
看到飞书用AI重写了自己的年中汇报,脱口秀演员赵晓卉在7月9日晚飞书的直播节目《飞书AI改造家》中不由自主的感慨。
AI技术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AI产品。然而,不少AI产品宣传中“效果爆炸”的“卖家秀”,与实际应用中收效甚微的“买家秀”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刘润看来,不少企业普遍充斥着一种“AI焦虑”:一方面是对错过技术革命的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对如何将AI真正融入业务流程的迷茫。
换句话说,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AI到底能不能用?AI到底怎么用?
对于这个问题,在7月9日召开的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CEO谢欣给出了清晰而务实的答案:“我们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AI产品,真正帮助企业在AI时代实现智能化。”
「甲子光年」认为,谢欣这句话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战略定位,让飞书成为解决企业AI焦虑的破局者,把AI工具真正带入企业业务,变成人人可用的生产力工具。
1.飞书AI再进化

一直以来,多维表格都是飞书AI能力的代名词。
而如今,飞书把多维表格进一步升级,让它彻底超越了传统电子表格的范畴,蜕变为一个强大的AI业务系统构建平台。
为什么这么说?
前段时间,飞书多维表格发布过和日本永旺集团的合作案例。在永旺集团的需求推动下,飞书多维表格行数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首次支持100万行。
而现在,全新一代多维表格数据库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支持1000万热行数据,且复杂计算速度进入毫秒级。
千万不要小看这10倍数字的增长。行数的增长不仅意味着飞书多维表格能够承载更多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它毫秒级的计算处理速度,让表格具备了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它不再仅仅是处理零散任务的辅助工具,而是足以承载企业核心业务的系统级平台。
也正因此,永旺集团才能够使用飞书多维表格构建自己的派遣员工管理系统,累计产生超百万行数据,成功替代了原计划耗资1亿日元的开发项目。
基于多维表格的性能跃迁,飞书给多维表格增加了“应用模式”。让它从“数据库”直接升级成真能用的业务系统。
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是零代码实现。这意味着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也可以无需编写一行代码,仅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就能搭建出媲美专业软件的业务系统,如电商管理系统、CRM等。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让业务人员能够使用多维表格亲手构建适合自己的工具,打破了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之间的壁垒。
当然,数据分析能力也是此次飞书多维表格进化的能力之一。
新版仪表盘全面融入了专业BI(商业智能)分析能力,新增了数据透视表、切片器、图表联动等高级功能。过去,这些功能是数据分析师的专属;现在,任何一位业务人员都可以轻松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从数据中洞察趋势、发现问题,让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一种组织习惯。
除了多维表格的升级,此次飞书还正式对外发布了飞书知识问答产品。此前「甲子光年」曾对飞书知识问答专门做过解读。本质而言,它解决了企业在应用AI时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如何让AI理解并利用企业内部独有的、海量的、非结构化的知识。
用谢欣的话说就是:飞书知识问答是第一个不依赖知识库的知识问答,能开箱即用,使用飞书内的所有信息,无需企业再费力的搭建知识库。
此外,飞书还发布了飞书开发套件(包含飞书妙搭、飞书aPaaS、飞书aily),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分层的解决方案,旨在满足企业从轻量级应用到复杂系统,再到企业级Agent构建的全方位需求。
2.业务痛点,飞书AI“爆改”

技术再牛,产品再好,如果不能“真能用”,那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AI的真正价值最终必须要在解决真实业务需求中检验。
7月9日晚,飞书直播节目《飞书AI改造家》拉来了脱口秀演员赵晓卉、营养工厂创始人朱萧木、得到CEO脱不花、影视飓风创始人Tim,给4位嘉宾的业务痛点来了一番“爆改”。
爆改绩效汇报,让赵晓卉“等着拿奖金就好”
“我跟你说,今天真的只有我最需要飞书AI的爆改。”赵晓卉在直播中自嘲。
很多人知道,赵晓卉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文远知行员工。而让赵晓卉自嘲的原因,是她苦于不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年中总结。
同样作为打工人,你可能都很难想象,一份要给老板看的年中总结,会让赵晓卉写成这样:

赵晓卉一定程度代表了广大打工人的普遍困境。作为项目经理,她需要同时跟进多个复杂的项目,信息杂乱,靠口头和周会同步,极易出现疏漏。
更头疼的是写绩效,如果项目延期甚至失败,如何在报告中证明自己的工作过程和价值,避免被简单地归咎于“结果不好”?
但在飞书的爆改之下,这份让赵晓卉没眼看的工作摘要,变成了这样:

飞书为赵晓卉搭建的飞书多维表格项目看板,将一个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子任务、负责人、时间线、关联的会议纪要、讨论文档全部聚合在一起。不仅每个项目的进度和风险都做了标注,而且还能够下钻看到每个项目的子任务,定位到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以为这就够了?不,它甚至能用可视化的方式把所有项目的详细数据呈现出来:

「甲子光年」认为,飞书AI为像赵晓卉这样的普通员工,提供了一套强大的个人工作管理和价值呈现工具。它不仅提升了日常工作的效率和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在结果导向的考核体系中,“过程努力”难以被看见和认可的汇报难题,让每个人的贡献都能被公平地衡量。
从“没眼看”的三两句话,到项目细节与数据齐备的丰富图表,飞书对赵晓卉年中汇报的“爆改”显然是巨大的。而这也仅仅是飞书展现自己“真能用”的AI能力的冰山一角。
爆改电商管理,让朱萧木“破解库存难题”
作为与罗永浩搭档多年的电商“老炮儿”,营养工厂创始人朱萧木的痛点在电商行业极具代表性。
在遇到飞书之前,朱萧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库存管理与直播复盘。
朱萧木坦言,库存是电商的命脉。如果信息更新不及时,极易导致爆款断货或产品积压,这两种情况对电商而言都是致命的。然而,由于团队没有懂技术的员工,朱萧木一直都是用传统表格来做电商管理,时效性与准确度全靠“卷”。
另外,多平台直播复盘低效也是困扰朱萧木的难题。数据分散在各个平台,人工汇总耗时耗力,所以直播复盘往往需要在直播结束数小时后才能得出结论,错过了最佳的策略调整时机。
而飞书AI就通过多维表格的应用模式,在直播间给朱萧木现场搭建了一个可视化的库存管理系统。
当上传一张商品详情页图片时,多维表格的“AI字段捷径”能自动识别并提取产品名称、规格、适宜人群等关键信息,将非结构化的图片数据瞬间转化为结构化的表格数据。所有产品的出入库记录实时同步,最终在一个动态仪表盘上清晰呈现库存水平、在途商品等核心指标。


更震撼的场面是直播复盘的改造。
主持人现场将多个不同平台的直播数据大屏截图,批量上传至一张空白的多维表格中。仅需几秒钟,AI便自动识别了每张图片中的GMV、观看人数、转化率等所有关键数据,并将其提取、汇总到表格的对应列中。这些结构化数据随即被用于生成一个统一的BI仪表盘,实现了跨平台、即时性的深度复盘。


当看到屏幕上能实时变动的系统时候,朱萧木一脸不可思议:“这个系统我完全不需要懂技术,就能搭建出来?”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朱萧木感叹:“太强了,太强了”。
爆改汇报失真,让脱不花“听到客户真声音”
得到CEO脱不花的困扰。作为企业管理者,脱不花面对的管理难题是“信息失真”。
脱不花直言,一线员工在与客户沟通后,需要填写汇报表格。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会有意无意的“美化”工作成果,致使原始的、真实的客户反馈在层层上报中被过滤、修饰,最终到达管理者面前的总结,变成了“精心编写的剧本”,导致决策偏离真实的用户需求。
“我们有个词叫‘工作表演艺术家’。”脱不花吐槽。
连带着,员工耗费大量精力在填表上。这些宝贵的时间原本应该去服务客户。
而飞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AI改变信息记录的方式。“排长”(得到对直面客户的员工的称呼)们在与客户交流之后,通过语音方式发送至排长群,这些语音会被自动化流程捕捉,并同步到飞书多维表格中。
接着,AI会将语音实时转为文字,然后通过每一列的“AI字段捷径”,自动识别客户姓名、职位;分析语音语调和文本内容,判断客户情绪(满意/不满意/中立);提炼核心诉求、跟进要点等,最终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原汁原味的“客户之声”数据库。

而企业管理者,也不再需要阅读冗长的汇报,只需打开一个实时更新的仪表盘,就能直观地看到客户情绪的波动、高频反馈的问题以及潜在的流失风险,并能一键追溯到原始的语音和文字记录。

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决策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在倒逼一种组织文化的变革——当工作不再表演时,组织自然会向“求真务实”和“客户导向”转变。
爆改内容创作,让Tim“批量生产爆款”
在参与《飞书AI改造家》直播的4位嘉宾中,影视飓风Tim的问题与其他3位在管理方面的问题都不同。Tim面临的是内容创作行业的终极难题:如何规模化地生产爆款?
一直以来,创作经典作品都是内容从业者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容易。罗伯特·麦基曾在《故事》一书中写到:好莱坞的哑炮在其制造过程中与其轰动作品一样,注入了同样多的商业心机。
事实上,内容创作高度依赖创作者的主观判断和灵感,导致爆款的出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Tim的思考是,如何将“艺术创作”与“科学方法”结合,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降低试错成本,提升爆款产出率?
很难相信,连这种难题,飞书AI都能够解决。
在飞书的改造过程中,影视飓风的创作流程被重塑。创意不再是从一个完整的策划案开始,而是被直接简化成了最能吸引点击的“标题和封面”(封标)。
通过飞书多维表格,编导只需输入一个选题或标题,系统便能调用集成的AI图片生成能力(如豆包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批量产出数十个风格迥异的封标创意。团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大量创意进行测试和筛选。

更关键的是,利用多维表格强大的BI仪表盘,影视飓风对过去十年的所有视频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AI辅助归因,帮助他们发现了许多可量化的爆款规律。Tim直言:“只要我的脸出现在封面上,视频就会增加100万播放。这是飞书AI帮我们总结的。”

“数据反哺决策,量化爆款规律”。这就是AI带来的立竿见影的商业价值。
3.终结AI产品“卖家秀”

显然,赵晓卉、朱萧木、脱不花和Tim,代表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在工作上的痛点,而这些痛点都正在被飞书用AI的方式解决。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如何让AI产品打破“卖家秀”与“买家秀”之间的鸿沟,让AI真能用?
飞书的思考是,AI需要有评判标准。
发布会现场,飞书做了一件极具开创性和勇气的事——发布了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谢欣直言,AI产品不能只讲有什么功能,更要客观展示效果好坏,帮助企业进行客观透明的选择,避免“卖家秀、买家秀”问题。

在「甲子光年」看来,飞书推出AI应用成熟度模型的价值在于,它为企业在眼花缭乱的AI产品中提供了一把清晰、透明的标尺,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选择成本和试错风险。
这不仅是产品自信的体现,更是一种深刻的企业责任担当,旨在推动整个行业从浮夸的宣传回归到对用户价值的真实承诺,共同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值得信赖的AI生态。
从能用,到好用,飞书用一场发布会和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告诉用户,飞书的AI之所以“真能用”,并不仅仅因为它拥有强大的产品力,更在于它被置于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反复验证,并辅以一套负责任的行业理念和务实的服务体系。
在「甲子光年」看来,从为电商老板搭建的智能库存系统,到帮助知识付费公司听见客户声音;从用数据驱动内容创作的爆款公式,到为项目经理的绩效报告提供有力证据,飞书AI正在将自己编织进企业运营的毛细血管中,用技术与产品改变着我们的工作习惯,让每个一线员工、企业都有打开AI时代的钥匙,拿到最务实、好用的办公工具。
(本文图片来源:飞书)

(文:甲子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