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市场必然转型,走向全周期就业教育刚需化。”
来源|多知
作者|徐晶晶
过去三年,中公教育一直在挥手作别那个曾经由自己开创的“高歌猛进”的时代:
-
巅峰时年销售收入/流水270亿元左右,如今50亿元左右;
-
巅峰时直营分校近2000家,如今700家左右;
-
巅峰时员工5.5万名,如今7000名左右。
这是近几年整个中公从上到下必须面对的现实。
用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的话来说,“自2004年找到公考培训这个方向以来,我们连续经历了18年的正增长,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人生原来还要经历下行波段”。
低谷期的这几年,李永新花了很多时间反思,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比如,“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
比如,“不赚钱的商业模式就是耍流氓。在过去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背离过这个最朴素的商业逻辑。那时我们做了很多项目,但为了追求快速发展、赢取市场,把利润作为一个牺牲的参数,导致有些项目亏损”。
比如,“这个世界永远要依靠年轻人”。
比如,“企业要永远围绕核心的产品能力开展工作。过去这三年,我们非常难,退费问题压得我们喘不过来气。当然这也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承担这个结果。我们将来一定会把这些费用都退完”。
比如,“越是下行期,越验证公司的产品能力。把退费问题彻底解决后,我相信我们会把所有失去的全部都夺回来,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比如,“精细化管理是一门很细的学问”。
基于上述思考,落地到具体行动上,从2024年开始,中公内部进行了三项重大改革:
一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分校自收自支管理变革,将每个分校作为主体进行自收自支管理,增强其自主性,由单位负责人统一协调管理工资、费用支出、奖金、福利等。
这意味着,如今,中公的近700家分校已经变成近700个自负盈亏的阿米巴模式的经营单位了。
二是组织年轻化。李永新透露,原来中公的省级分校校长大部分是70后和80后,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大规模调整省级分校班子后,如今中公主要的省级校长平均出生年份在1993-1996年,年轻班子带来了热情和干劲,“组织实现了被动式和主动式结合的更新”。
三是明确奖励和约束制度,围绕收入和利润水平确定工资、奖金,明确各岗位提成,规定完成目标和处罚措施,实行末位淘汰制。
李永新透露了内部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经过调整,中公的业务在今年6月发生根本性逆转,且成本还有一定程度下降。预计后面几个月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
在今年年初,李永新还定下了中公今年的四大战略:持续恢复主业;高度重视AI就业业务;围绕着就业服务领域,加大并购力度;推动中公业务AI化。
其中,AI就业业务被中公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
之所以要布局就业服务,出于一个朴素的商业判断:
“做了20年企业,我的体会是,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第一必须是做刚需方向,第二一定要和国家政策同向同行,第三是要有一个超强的执行团队”,李永新说道,“而提供就业服务恰恰就符合这三点。”
中公具体怎样落地就业服务?
从其服务生态来看,分为三层:
-
一款硬件:孵化中公AI就业学习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周期的就业服务解决方案。
-
一个一体化的AI就业服务平台。
-
一张下沉市就业服务网络,采用传统自营网点+AI就业服务中心+区域合伙人结合的模式。
于是,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中公那款研发了将近一年的AI就业学习机,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据介绍,面向在校生、毕业生及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和求职需求,中公学习机的最大特色在于“一站式就业护航模式”,将AI与全周期就业服务深度整合,构建了“测评-规划-学习-求职”闭环,并匹配了7个AI工具。
所谓“一站式就业护航模式”,指的是学习机会从职业测评、选岗规划、备考学习、考试计划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基于AI大数据制定的一对一的学习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全周期就业备考学习及职业能力提升,串联“测评→规划→学习→考试→入职”全流程,覆盖用户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完整生命周期。
据了解,该产品首先通过AI职业测评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倾向和能力短板,在此基础上,其核心的AI智能规划引擎,基于中公积累的百万学员案例库和泛体制内岗位数据库(每日动态更新300个公告、新增10000个职位,累计岗位超3000万+),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学业与就业路径。
从课程内容来看,此次上线的学习机系列都搭载了中公教育的智能领学体系,分别在大一到大四、在职阶段通过分阶段精准学解决学生在不同学习场景下的需求。其学习机内置的自研内容生态涵盖了国考、省考、研究生、选调生、事业单位、央国企、教师招聘、三支一扶、社区工作者等9大类热门项目考试内容,包括20000+学时的课程,30000+知识点精讲。中公还表示,这些内容未来还会进行更新。
在练习方面,中公产品团队基于其题库资源和各地真题试卷及学情数据,重新精编,推出历年试卷、模考大赛、套卷模拟、错题重练等练习专项。
此次发布的学习机系列还设置了直播伴学版块,用户可以通过每周的直播课程跟中公名师进行互动。
关于学习机的AI能力,目前,在中公云信大模型及DeepSeek大模型的加持下,其学习机推出了七个AI工具,分别是AI智能规划、AI智能题库、AI申论批改等三个领学工具,及AI小鹿老师全程陪伴、AI职业测评、AI就业资讯推送及AI人岗精准匹配等四大求职神器。
以AI人岗精准匹配功能为例,其通过用户上传的简历,基于中公的岗位库及百万学员上岸案例大数据为用户实时推送可报考岗位,并预测每个岗位与用户的匹配度。目前,该岗位库每天接入300余条公告,新增10000余个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中公将其在高端服务领域的经验融入学习机,推出“1+1+N”专属服务体系。这意味着每位用户都拥有1个AI智能助手(AI小鹿老师),1组由就业管家、学习规划师和就业规划师组成的管家团队,并可根据需要接入包括就业心理与法律顾问、行业专家、笔试面试专家等在内的N项专项支持。这些服务涵盖从1v1职业规划、简历设计批改、网申指导、复审指导,到企业面试指导、职场发展咨询、线下封闭冲刺课程等。
中公方面透露,自2025年3月高端服务模式试点上线以来,其定制化服务和全链路闭环模式已获得市场初步验证,学员满意度超过90%。
目前,针对不同的用户的需求,中公AI就业学习机分为基础版、专业版和超强版三个版本。其中,最新款学习机基础版本售价为4999元,发布会首发价为3999元;专业版本发布会首发价为5999元起;超强版本发布会上的首发价为26200元起。
李永新判断:“中国就业市场必然转型,走向全周期就业教育刚需化。”
他表示,当下,中国的就业服务出现全民性缺口,目前,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尚在起步阶段,中公教育未来将服务延伸至中小学职业启蒙阶段,致力于构建覆盖从K12职业认知到大学及在职阶段再提升的“全周期就业教育生态”。
相关阅读:
中公:“公考行业加速分散的趋势今年底会见顶,之后趋向整合”
中公的学习机,终于来了
“2025年是中公的关键转折年”,李永新透露四大战略目标
职业教育公司竞逐学习机
中公教育2024财年营收26.27亿元,扭亏为盈,公考行业格局分化与整合趋势并存
END
(文: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