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蜘蛛人”系着安全绳在百米高空颤抖作业时,当高空作业工人蜷缩在闷热的化工罐内除锈时,一场静默的效率与安全革命,正在垂直的墙壁、巨大的储罐和高耸的塔筒上悄然上演。资本,敏锐地嗅到了这场革命的血脉贲张。
近日,机器人大讲堂注意到,高空机器人赛道热度持续攀升,部分领先资本已经将目光对准了这个需求程度更明显、人工替代性更强的市场。
全球两家持续领跑全球高空机器人赛道,且在各自落地业务场景中有着超高市占率的企业,近期都拿下新一轮融资,而且融资金额非常可观,远超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融资额,将这条千亿美元的“垂直赛道”瞬间点燃!
其中,全球高空机器人赛道的头部企业美国Gecko Robotics完成Cox Enterprises领投的数亿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至近12.5亿美元,相较2024年翻了一番,超越大部分人形机器人赛道企业,被媒体认为是未来全球值得期待的高空机器人独角兽。

Gecko Robotics相关产品用于美国军方导弹发射井自动化检测
在中国,同样位居行业头部的高空机器人企业史河机器人也是资本追逐的明星。截至2025年3月他们也已经完成B+轮至B+++++轮合计数亿元融资,并引入了浙能集团等产业投资方。目前,史河机器人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高空机器人赛道累计融资额最高的企业。

史河机器人HighMate V40 Ultra船舶除锈机器人作业现场
机器人大讲堂发现,近年来不少机构已经默默调高了高空机器人的市场空间预期。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这个曾被视为“机器人利基市场”的新品类,加注垂直赛道的“吸金兽”。例如市场研究和竞争情报提供商FactRr认为,高空作业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83.64亿美元,到2033年将超过572.06亿美元,2023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1.2%。
▍高空机器人为何备受青睐?
欧美市场有Gecko Robotics,亚太市场有史河机器人,高空机器人之所以吸引全球资本的目光,核心或许在于它们精准地解决了行业最迫切的痛点,并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
就经济价值来说,高空机器人是一个能横跨数十个行业的庞大市场。
有专家指出:“如果说无人机征服了天空,水下机器人探秘了深渊,那么高空机器人,正将智能的触角牢牢‘吸附’在人类难以企及的垂直战场之上。”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分类,高空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门类,这是一种将吸附功能、行走功能与作业功能相结合的智能特种机器人,它把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场景从传统的海、陆、空拓展到立面空间。
具体而言,高空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分为工业场景和民用场景。其中,工业场景包括船舶除锈、化工防腐、火电检测、桥梁运维等等,民用场景包括楼宇外墙清洗、玻璃幕墙检测等。工业场景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民用场景则市场空间更大。因此不少人认为高空机器人的市场空间与地面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和无人机同样广阔。这是因为就需求方而言,例如船舶、化工、能源、建筑等数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都有高空作业需求,而且场景集中度相对较高。
尤其在国内,根据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船舶、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和在外墙、桥隧、机场等大型基建领域中,均存在广泛的高空作业场景。
调研数据显示,在应用领域中,全球船舶涂装市场达420亿美元/年,全球化工防腐市场达340亿美元/年,全球火电与风电等能源行业基础设施检修市场超过270亿美元/年,全球建筑清洗市场规模近200亿美元/年。
而中国在上述行业又均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区域性市场,因此国内外资本都选择此刻加注能够应用覆盖这些赛道的高空机器人企业并不令人意外,可以说高空机器人已经被视为融合技术创新、巨大市场需求和社会价值的蓝海领域,自然成为全球资本竞相布局的热点。
高空机器人对这些场景而言,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解决了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因为过去,这些高空作业主要依赖人工作业完成,传统的高空作业方式包括蜘蛛人、脚手架、吊篮、高空作业车四种解决方案。但无论哪种方案,都离不开人工在高处作业,不仅效率低下,更伴随极高的安全风险。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就超过5000万人,而高处坠落事故长期占据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54%以上。其他各行业的高空作业从业者同样众多,高空作业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严峻挑战。

史河机器人HighMate V40 EX化工防腐机器人作业现场
高空机器人,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钢铁钥匙”。高空机器人的研发初心是用于替代人工从事各类高处作业。但得益于近年来技术进步以及各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主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增强了高空作业平台的能力和效率,越来越多场景开始尝试并且确定能够用高空机器人实现作业替代,企业采购量逐年上升,同时越来越多企业发现,高空机器人可以提供更稳定、可长时间持续的工作能力,有效应对了熟练工人短缺和人力成本飙升的难题。
不仅如此,在环保压力下,全球政策法规趋严和ESG投资理念盛行,也在推动资本流向这一领域。尤其欧美中等国家日益严格的安全法规,必然迫使企业寻求更安全的作业方式,而使用机器人显著减少工作场所伤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符合ESG投资的核心诉求,加之“机器人即服务”(RaaS)等灵活商业模式的兴起降低了客户采用门槛,以及可量化的安全、效率和成本回报预期,本质上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且有吸引力的投资逻辑。
“它们就像墙壁上的壁虎,塔筒上的攀岩者,储罐里的清道夫,在人类望而却步的立面空间,如履平地,精准作业。”有资本对我们提到,这意味着高空机器人不再是小众工具,而是有望成为撬动传统工业与基建运维万亿级市场的核心抓手之一,一片正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千亿蓝海!
▍马太效应明显,头部企业优势日趋集中
在市场机遇面前,中美两国的创业者都在乘势而上,力争有所作为。从目前融资的两家企业来看,资本正是清晰地看到了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此广阔市场中的规模化应用前景,从而快速加注了行业龙头,试图跑马圈地分得最大增长蛋糕。
为什么资本重注了上述两家企业?机器人大讲堂认为,目前,从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技术护城河等方面来看,头部企业确实正在不断垒高行业准入门槛,快速占据市场。
例如Gecko Robotics是一家美国创业公司,定位为基础设施高空检测机器人提供商与服务商,其70-80%的收入来自检测服务。通过以高空检测机器人为核心产品,其机器人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能帮助客户预测基础设施何时何处可能出现何种故障,快速覆盖了化工、能源、国防军工等美国核心行业的高空作业场景,
目前,Gecko结合AI的预测能力形成其对物理世界检测信息的真实数据来源,从而应用于国防军工、石油和天然气、电力、钢铁、采矿、造纸等关键行业,其客户包括了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杜克能源(Duke Energy Corp.)、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PLC)和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
名单即壁垒,资本加注这样一家公司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Gecko Robotics相关产品用于美国化工储罐自动化检测
而中国高空机器人头部企业史河机器人的打法则是技术与市场共同驱动,虽然不同,但同样优势明显。
其成立于2015年,团队近200人,创始团队来自清华,核心成员具有清华、北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学习科研背景及华为、海康、美的、中船、Wabtec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历,拥有以清华教授、北航教授为核心的科学家顾问团队。
史河团队的产品导向非常明显,综合优势体现在技术研发、产品矩阵、场景落地及行业生态等多个维度上。作为国内首家实现高空机器人产业化的企业,史河其实就找准了磁吸附移动平台这个核心技术,由于布局较早,而且该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从核心算法到机械结构,从传感器技术到智能控制系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护城河,围绕高空机器人核心技术已申请和布局400余项专利,史河进一步掌握了轻量化、模块化技术,完善了从移动底盘到作业工艺的全流程方案。
“模块化+平台化”设计,让其高空机器人像乐高一样灵活组合,通过不同底盘+作业上装的模式,以满足不同场景客户需求跳出了传统工程机械的窠臼,开辟智能化新路径。技术可扩展性就是未来想象力,史河的通用底盘+不同上装的技术模式,帮助史河快速拿下了船舶、化工、能源、建筑等行业头部客户。
由于磁吸附这类核心技术行业覆盖面广,其近年来逐步构建起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先后推出船舶除锈机器人、船舶内舱清洗机器人、化工罐体防腐机器人、化工罐体打磨机器人、火电锅炉检测机器人、风电塔筒检测机器人、外墙清洗机器人等优势产品。同时,史河以上产品已在业内率先实现批量化出货,核心产品船舶除锈机器人和化工防腐机器人的市占率超过70%,遥遥领先于国内外同行。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模块化工艺装备,除了高空清洁、涂装等能力,史河还将触角延展到了检测领域,尝试用AI驱动“预测性维护”,通过给钢铁巨兽做AI体检防患于未然,这意味着中国的Gecko Robotics,或许也即将诞生。

史河机器人BeeBot V20风电塔筒检测机器人作业现场
机器人大讲堂认为,相较于哈默尔曼、三一、徐工、中联、中信重工、萨克赛斯、图南、海桓科技等工程机械类的船舶除锈传统设备,史河这类智能高空机器人产品之所以更受用户青睐,其根本原因在于,凭借模块化、平台化技术,史河的高空机器人作业经济性更好、技术壁垒更高、场景可拓展性更好,机器人不仅仅可以在船舶场景进行除锈等工作,既能纵向扩展诸如抛丸、打磨、拉毛、喷漆等不同工艺上装,还能横向拓展到化工、风电、火电等工业场景,从而走出了与传统工程机械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这意味着高空机器人的技术可扩展性,以及未来发展空间无疑相对更为广阔,也更加符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方向。

史河机器人BeeBot Pro外墙清洗机器人作业现场
▍结语与未来
Gecko与史河的融资捷报,绝非孤立事件。它们其实正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用创新技术这把“手术刀”,精准切入高危作业的痛点,重塑安全与效率的底层逻辑。
史河机器人与Gecko Robotics两家高空机器人企业的成功融资与高速发展,不仅印证了当前全球资本对高空机器人赛道的坚定信心,更擘画出一条产业升级路径: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安全法规加码、ESG理念深入人心,高空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爬”进船舶、能源、化工、建筑等传统行业的毛细血管。它们不仅是工具,更是驱动这些庞然大物走向智能化、无人化运维的关键引擎。
资本已经很明确将筹码推向千亿蓝海的赛道,未来谁能在技术的垂直攀岩中登顶,谁必然就将执掌重构产业安全与效率新格局的权杖,告别蜘蛛人的惊险,迎接钢铁壁虎的时代。
而这或许也意味着,这场垂直赛道的巅峰对决,已正式开始!
(文: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