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信部将出台专门举措,涉技术经理人


文| 李玲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5月15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重点从建机制、搭平台、壮主体、育市场、优生态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其中在建机制方面,魏巍提到,将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完善需求牵引、协同攻关创新机制,建立以产业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先用后付”、成果赋权等机制,健全技术经理人需求牵引、人才培养、职业激励等机制。

搭平台方面,魏巍表示,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接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行动。完善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优化制造业中试服务。打造高水平企业孵化平台。建设集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壮主体方面,魏巍强调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构建涵盖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在内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动态更新各类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研发强度、研发人员规模等指标权重。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路上,技术经理人发挥着“牵线搭桥”“精准服务”的关键作用。为规范技术经理人队伍培养,完善技术经理人生态体系,工信部在发布会上透露将制定专门的政策文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介绍,工信部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推进市场培育、能力提升、激励保障等重点改革,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在科技服务业中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培育市场把需求做大。培育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技术全国流动、跨区交易,持续壮大技术市场规模;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扩大技术经理人的使用。

其次是通过提升能力把基础打牢。加强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健全社会培训体系,优化升级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合作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将技术经理人打造成为科技服务人才的主力军。

再次是通过激励保障把人才留住。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推动技术经理人以股权投资收益、孵化服务费、咨询费等方式增加服务收入;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提升技术经理人职业获得感。

最后是通过协同发力把生态建优。构建以技术经理人为枢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孵化器等协同合作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文:AI前哨站)

发表评论

×

下载每时AI手机APP

 

和大家一起交流AI最新资讯!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