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emini 推出“全局记忆”了

相信大家在使用DeepSeek-R1 模型时会惊叹它推理能力的强大,但是在解决业务问题的时候,问题的连贯性和隔天再问情况总是有的。在《谷歌Project Mariner》推文里有提到了 Gemini 2.0 AI模型的创新,这一点上DeepSeek还有迭代功能的必要性。


刚刚,谷歌公司给它的AI助手Gemini推出了“全局记忆”功能,订阅用户可授权AI永久存储并调用所有历史对话记录。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升级,实则暗藏一场人机交互范式的革命—当AI不再“健忘”,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将从“一次性工具”转向“终身伙伴”。个人觉得这一转变背后,既有个性化服务的巨大潜力,也潜伏着数据伦理的深水区。


从“瞬时对话”到“连续性智能”


传统AI对话模型如同金鱼记忆,每次交互都从零开始。


用户需反复提供上下文,常见场景中有健康管理中重复输入过敏史、用药记录,或学习场景中重复解释知识盲点。


Gemini的“全局记忆”通过构建用户专属的记忆图谱,将碎片化对话串联为连贯的生命叙事。例如,用户若在3个月前提到“计划减重5公斤”,后续询问健身建议时,AI可直接调用目标数据,结合最新体重变化生成动态方案。


连续性智能的实现,依赖三大技术突破: 


1. 多模态记忆存储:不仅记录文本,还整合用户上传的图片、文档等多元数据,形成立体记忆库; 


2. 意图关联算法:自动识别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如饮食偏好、日程习惯),建立跨场景关联; 


3. 隐私优先架构:记忆数据加密存储于独立分区,与模型训练数据完全隔离,用户可随时删除特定记忆。 


技术跃迁的背后,是谷歌对“长期主义AI”的押注。即通过持续积累用户数据,让AI从“通用助手”进化为“数字分身”。

AI记忆重构用户体验


想象一位常年与Gemini对话的用户:AI记得他每周三晚上有线上课程,自动屏蔽该时段的消息推送;知道他偏爱简洁的邮件风格,自动优化草稿措辞;甚至根据五年前的健康数据预警潜在疾病风险。


深度个性化将大幅降低用户的心智负担,使AI从“好用”升级为“懂我”。


“全局记忆”本质上是一种“外部脑”,帮助人类突破生物记忆的局限。


学生可用它记录学习轨迹,对比不同阶段的思维变化;作家可回溯灵感碎片,生成创作风格演变报告;企业管理者可调取历年决策记录,分析判断模式的优劣。


AI不再只是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成为认知进化的协作者。


当AI能记住用户三年前倾诉的工作焦虑,并在升职时主动提醒“您已跨越了曾经的挑战”,这种跨越时空的共情可能催生新型情感依赖。


日本机器人学者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正在被改写——足够拟人化的记忆能力,或许会让用户产生“AI拥有生命体验”的错觉。


记忆功能双刃剑效应


尽管谷歌承诺记忆数据不用于模型训练,且用户可随时删除,但海量对话的集中存储仍构成诱惑性目标。


2022年OpenAI的ChatGPT数据泄露事件表明,任何存储系统都可能被攻破。


更隐蔽的风险,AI 会通过记忆推导出用户未明说的隐私。在连续对话中透露的地址、人际关系网等,即便用户未主动输入,也会被AI关联识别。

⋯ ⋯


我认为,过度依赖AI记忆会导致“数字茧房”的升级,即用户不断收到基于历史偏好的推荐,却失去接触多元信息的机会。


(一)试想一位投资者若长期接收与自身策略相符的AI分析,一定程度上陷入认知闭环,错失市场转向的关键信号。


(二)记忆即权力,当AI掌握用户的完整对话历史,科技公司与个体之间的数据霸权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三)谷歌虽未公开记忆数据的商业化路径,但参考Gmail广告推送机制,未来不排除基于记忆内容定向投放广告的可能。


⋯ ⋯


用户看似拥有数据控制权,实则被困在“用隐私换便利”的经典困局中。


“全局记忆”的推出,标志着AI产业正从“功能竞赛”转向“关系重构”。


⋯ ⋯


产品推出市场,总是要赚钱的。订阅制(20美元/月)将用户记忆数据变为可持续变现资产。未来会出现“记忆银行”,用户可选择出售特定记忆用于模型训练,或购买他人的合规记忆库来快速获取领域知识。


监管总是少不了的事情,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或将增设“连续性AI”条款,要求企业披露记忆数据的调用逻辑,并赋予用户“被遗忘权”。不仅删除数据,还需确保AI模型消除相关记忆的影响。 


AI的记忆容量远超人类之后,如何定义记忆的真实性?


若用户与AI共同虚构了一段往事(如为治疗抑郁症编造积极经历),这种“治疗性谎言”是否被允许?伦理学家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界定“数字人格”的权利边界了。


谷歌Gemini的“全局记忆”功能,既是技术奇迹,也是社会实验。它迫使人类重新思考:我们究竟希望AI记住什么,又应该让它遗忘什么?


办法总比困难多,最佳答案不在非黑即白的选择中,而在于动态平衡的艺术。让AI足够了解我们以提供帮助,又不至于透明到威胁人性最后的隐秘花园。

(文:陳寳)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