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后,第一批的生态锚位

先行声明:本文所有信息,均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事情要从一张图说起 

这张图是前天拍的,里面有很多熟悉面孔:比如今日资本徐新、小鹏汽车何小鹏、宇树科技王兴兴、霸王茶姬张俊杰、努斯学社范晓东等 

 

今天,我要讲两个故事,和图里的另外三个人有关:华为任正非硅基流动袁进辉面壁智能李大海 

 


 

第一个故事,要从 DeepSeek 爆火前说起:

12 月的时候,梁文锋问硅基流动袁进辉:“要不要部署 V3,建议最少 20 台 H800,80 台最好,10 台也行,就是慢点。”

搞过运维的朋友,可以算一下…这大概每个月是 500 万的成本。 

当时,袁进辉犹豫了; 

一个月后,DeepSeek 爆火,袁进辉直拍大腿。 

 

但这也不算晚,就在 2 月 1 日,硅基流动在 DeepSeek 官方团队帮助下,成功于华为昇腾上部署上了 DeepSeek R1。 

 

再接着,就有了这么一条曲线,你仔细看: 

 

从行业的角度,这一壮举丝毫不亚于 R1 的横空出世:让最好的 AI,跑在国产计算卡上。 

 

做过战略的朋友,大抵知道我在说什么,这里有几件事: 

  • 完成技术突破,盘活存量资源:能把全国的昇腾卡都用来跑 DeepSeek

  • 在生态卡位上,锚死了【国产可替代算力部署】

  • 一跃成为了头部 MaaS 平台(根据 SW 监测,Web 流量仅次于阿里云)

 

再说一个未经证实的信息:硅基流动已经有了万卡集群。想必,此刻袁老师的门槛,已经被 VC 们踏破了。 

 


 

第二个故事,是一段江湖往事。 

2 年前的此时,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老师,发了一个英雄榜 

 

在那时,王老师去和两个团队去聊了: 

  • 一流科技:创始人袁进辉

  • 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

 

这两家有个相同特点:都对算力部署&优化,有深刻见解。 

而之后,袁进辉成立了硅基流动;而刘知远则和李大海一起,将面壁发展壮大。 

 

历史总是不期而遇: 

  • 在光年之外的牌桌上,来打牌的,是一流和深言

  • 在华为的牌桌上,来打牌的,是硅基流动和面壁智能

有时候会感慨,时代的弄潮儿,总是那么些人 

 


 

很多人会认为,面壁的长处是「端侧模型」,毕竟「面壁小钢炮」名声在外。 

 

这里的名声在外,是真的“名声在外”: 

之前斯坦福那边的一个团队,发布了开源模型 Llama3-V —— 被曝和面壁的 MiniCPM-Llama3-V 2.5 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模型架构与代码。 

最终的结果是斯坦福团队公开承认并道歉 

 

 

在我看来,面壁的最大的长处,是「端侧部署」:小模型很多团队都能训,但把小模型部署到“可用”,是面壁的专长 

 

在这次 DeepSeek 之后,无论是民族情绪高涨也好,还是现实的各种诉求也好,一个很大的生态位被暴露了出来:把各种最优秀的模型,部署在国产设备上。 

 

这里的最优秀模型,可能是现在的当红炸子鸡 DeepSeek,也可能是明天的智谱、阶跃、豆包、千问… 

 

刚刚好的,面壁和硅基流动,迎头撞上了这个位置。不得不说,天时比选择和努力都重要。于是,就有了文章最开始的那一幕:华为任正非硅基流动袁进辉面壁智能李大海,三个人走到了同一个相框。 

 

多嘴一句,之前面壁吃亏在了融资:面壁没拿多少钱,牌桌上不算显眼的首发阵容 

现在或许恰恰成了优点:面壁也没浪费钱,融资的潜力也比牌桌上的更大 

还有个有趣的事,在 MIT 科技评论里,他们把 DeepSeek 和面壁列做一组。 

 

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信息:华为投了面壁 

 


 

回过头来看,在过去的不到一个月里,这些项目在 AI 赛道里,更率先的完成了生态锚定: 

  • DeepSeek:中美对抗的急先锋

  • 华为:国产算力的中流砥柱

  • 硅基流动:让一流模型,落地国产计算卡,离云近点地方

  • 面壁智能:让一流模型,落地用户的手机,离人近的地方

 

AI 行业在洗牌,有些在变,有些则不变,我相信: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同时,我也在等待看见更多 AI 牌手的生态锚位。 

 

再次声明:本文所有信息,均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最后,引用《人民日报》金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山路险,更见中流砥柱。

(文:赛博禅心)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