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文| 林文琪
3月31日,小米发布公告称,配售事项已根据配售及认购协议的条款及条件于2025年3月27日完成,其中合共8亿股配售股份已按每股配售股份53.25港元的配售价由经办人基于最大努力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扣除相关费用和开支后,此次募资共计4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
此前3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计划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据该份公告,配售开始前雷军持有小米24.1%的股权,而配售完成后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3.4%。据悉,此次募资所得将会用于加速业务扩张、进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实力的研发投资和其他用途。
与此同时,根据港交所文件,从3月25日到3月27日,雷军的家族信托Parkway Global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从13.08%下降至9.20%。市场有声音称,这是雷军在“减持套现”。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南都记者,雷军信托家族持股比例下降与小米募资存在直接关联,但并非市场猜测的“高位套现”,而是公司融资过程中股权稀释的正常结果。根据小米公告,此次募资采用“先旧后新”配售方式,即大股东先出借股份完成配售,随后公司发行新股填补借出股份,导致原有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雷军家族信托(如Parkway Global Holdings Limited)作为主要股东,其持股比例从13.08%降至9.20%,正是这一配售机制下股权稀释的体现,而非主动减持套现。
余丰慧还提到,此次募资主要用于业务扩张(如电动汽车产能提升)及研发投入,符合小米战略需求。尽管配售导致雷军持股比例从24.1%微降至23.4%,但其投票权仍超60%,控制权未受实质影响。市场担忧的“套现”实为误解,信托持股变化更多反映融资操作的结构性调整,而非股东短期获利行为。历史案例显示,类似配售后股价可能因业务增长预期回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也提到,配售股票其实是增发股票的意思,会对雷军家族信托持股数量有一定稀释,但不是从13.08%到9.2%,那是“先旧”,后续在公司发行股票后会恢复持股比例,雷军最终持股比例将从24.10%微降至23.4%。
另外,南都记者关注到,美的集团于3月28日晚间公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持股近10年后,美的集团出售9.02亿元小米集团股票,2024年底彻底清仓了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
据媒体报道,美的集团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清仓属公司正常投资操作,没有特别原因。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此举与业务战略调整“没有关系,业务还是ToC与ToB并重发展”。
此前,美的2015年12月31日以12.73亿元投资小米。2018年7月,小米集团上市。2020年起,美的集团开始抛售小米集团股票。据美的集团2020年年报,美的集团减持套现8.77亿元;2023年,美的集团套现5918万元;2024年,美的集团套现9.02亿元。合计套现18.38亿元。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