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都记者 林文琪
-
7月11日,南都记者关注到,通用AI智能体公司“Manus”的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的内容均已清空。 -
与此同时,Manus的官网也显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此前为“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
-
此前,Manus因大规模在中国区裁员的传闻一度引发外界关注。南都记者就此向Manus AI合伙人张涛求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近期有消息称,Manus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为120人左右。有媒体7月8日引述Manus对中国区裁员一事的回应称,“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
今年3月,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不过,近期有员工爆料称,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开发中文版一事“不会继续推进”。南都记者向阿里通义方面相关人士求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在Manus中文版方面,今年3月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致力于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此前,阿里通义方面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Manus和通义千问确实在进行开源模型方面的合作。“我们期待与更多全球AI创新者开展合作”。
不过,根据媒体报道,有Manus员工称,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开发中文版一事“不会继续推进”。而此前Manus在3 月 11 日官宣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的公告现在亦无法看到。

目前,Manus官网首页情况

2025年3月Manus官网的首页
-
Manus系初创公司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推出的智能体产品。引起关注的产品身后,是曾获腾讯、真格基金等著名资本投资的连续创业者肖弘。除了Manus以外,此前该公司还推出过一款号称All-in-One的AI助手产品Monica,该产品最初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推出。
-
Manus首次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今年3月。今年3月6日,一款名为Manus的产品刷屏网络,不少网友彻夜蹲守该产品的使用邀请码。
-
据悉,该款产品被称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AI Agent,从官网展示的案例可以看到,它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当时,由于要收到邀请码才能测试使用Manus,在二手平台上,Manus邀请码最贵已被炒至10万元级别。不少卖家也纷纷出售自己手头的Manus邀请码。官方当时澄清称,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并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