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都记者 程洋
-
7月11日,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688343.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 -
这意味着,继2023年登陆科创板之后,云天励飞正迈向“A+H”双重上市的新阶段,加快国际化资本布局。
-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即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H股并上市。 -
目前相关工作尚处于筹划阶段,后续仍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并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批准。
🏠 公司档案
-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较早专注AI视觉识别的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技术自研路线,构建起覆盖芯片、算法、平台和场景应用的全栈能力,聚焦城市治理、社会安全、智能交通等领域,在多个城市实现产品规模化落地。
-
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和加速落地的背景下,AI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商业兑现期。从早期拼算法精度到当前比拼场景适配与系统交付能力,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成熟。云天励飞近年来加大在边缘计算、多模态感知、城市数字孪生等前沿方向的投入,并在深圳、成都、合肥等地落地多个代表性项目,逐步建立起“技术闭环+商业闭环”的成长路径。
-
2023年,云天励飞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募资近39亿元,在AI赛道中率先实现资本化,奠定了产业基础与资本基础的双重支撑。
🎙️ 市场分析
-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云天励飞选择赴港上市,主要出于三方面考量: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融资工具与机制,为其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在香港上市将有助于增强云天励飞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推动其更好地与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三是优化股东结构。通过引入国际投资者,公司将进一步增强股东多元性与治理透明度,提升管理水平。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港股市场近年来推出多项鼓励科技企业上市的政策,但整体估值环境仍较为谨慎。投资者对于AI企业的关注,正从“增长潜力”逐步转向“盈利模型”与“持续现金流”的实际表现。对于云天励飞而言,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
-
自科创板上市以来,云天励飞持续加大在算法、芯片一体化以及大模型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投入。此次若能成功登陆港交所,无疑将为其“算法芯片化”的核心战略注入新的动力,助力其在全球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
专访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DeepSeek的成功是边缘AI时代到来的重要信号
(文:AI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