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量化通过将模型参数从较高的精度(如 bfoat16)压缩到低精度(如 int8 或 int4)来降低模型推理的开销,提高模型推理的速度。在大语言模型的实际部署中,量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大语言模型推理的效率。
但近日,来自哈佛大学,MIT,CMU,斯坦福大学和 Databricks 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了大语言模型关于精度的 Scaling Law,实验发现模型的量化压缩会较大影响大语言模型的性能。
无独有偶,来自北大和华为的研究团队近期则从理论角度研究了量化对于大模型通用性的影响。具体而言,研究者关注了量化对于大模型数学推理能力的影响。其研究理论表明足够的模型精度是大模型解决基本数学任务的重要前提,而量化会大大降低大模型在基本数学任务上的表现,甚至提升足够参数量也无法弥补。
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
论文链接:
数学推理能力是大语言模型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能力之一。然而,相较于经典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数学推理往往需要严格的逻辑和准确的中间结果。在各种各样的数学推理任务中,算术能力是大语言模型解决各类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基础。
更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在处理数值的时候,会将一个数 “切分” 成一段一段的数字,例如:数字 1234.5678 在大模型中可能被编码为 “12” “34” “.” “56” “78”,如此编码后的信息是否可以被正确理解进而完成算术任务也是一个疑问。

在本工作中,研究者分别使用对数精度 Transformer 和常数精度 Transformer 的理论模型来刻画标准精度大语言模型和量化后的低精度大语言模型。其中,对数精度指的是 Transformer 内部单个的神经元至多能够存储由 O(logn) 比特表示的实数,这里 n 指的是模型所能处理的最大序列长度。
而常数精度指的是 Transformer 内部单个的神经元只能够存储至多 c 比特表示的实数,这里的 c 是一个与序列长度无关的小常数。这里,实数可以由定点数或者浮点数格式表示。

实验验证


更多阅读

#投 稿 通 道#
让你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或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hr@paperweekly.site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文:Paper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