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内AI盘点:谁领风骚?

大家好,我是木易,一个持续关注AI领域的互联网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研究生,MBA。我坚信AI是普通人变强的“外挂”,所以创建了“AI信息Gap”这个公众号,专注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AI科普AI工具测评AI效率提升AI行业洞察。关注我,AI之路不迷路,2024我们一起变强。

即将过去的2024年是国内AI领域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一年。从最初的“卷”大模型,到“卷”上下文长度,“卷”智能体,“卷”应用,再到“卷”图像模型视频模型,再到“卷”深度搜索推理模型,国内AI领域可以说是被推着前进的。

我这个公众号“AI信息Gap”也正好一岁。今天就站在2024年的末尾,回顾一年来整个国内AI领域的发展,来一波盘点。

集合!

最佳流量奖(web端)

获奖AI:360AI搜索、百度文库、Kimi

是的,你没有看错,360AI搜索是网页端AI产品流量第一名,月访问量达到了2.8亿。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国外AI搜索大名鼎鼎的Perplexity,1.07亿,360AI搜索的访问量几乎是其3倍。个人猜测,这大概率得益于“永远删不掉”的360安全卫士和360浏览器。

接下来是百度文库,严格意义上来说,百度文库并不是一款独立的AI产品,只是在原有的文库基础上集成了AI功能。同样得益于百度系的用户基础,百度文库最新的月访问量为4680万。

第三名:Kimi。Kimi最初就是以网页端起家,在2023年底、2024年初就积累了一批粉丝用户。后来Kimi的广告也是打得满天飞,目前月访问量3282万,位列国内总榜第三。

数据来源:AI产品榜 aicpb.com,感谢李榜主的数据。

最佳流量奖(app端)

获奖AI:豆包、文小言、Kimi智能助手

移动app端第一名,字节旗下的豆包。2024年11月月活用户数5989万。背靠字节跳动这个大金主的豆包,什么都能缺,就是不缺钱;什么都行,就是模型不行。基座模型一直是豆包这款AI产品的痛。

第二名:百度文小言。月活用户数1299万。国内AI厂商,都是“会起名的”,文小言这个名字是由最初的文心一言演变而来。照这么推算,后面可能还会有豆小包,元小宝,通小义,海小螺出现。

app端第三名是月活用户数1282万的Kimi智能助手。这是Kimi app的官方名字。说实话,对于曾因“20天烧钱1个亿”登上热搜的Kimi来说,这个成绩并不怎么亮眼。根据《财经天下》的报道,Kimi在11月的广告投放金额高达2亿元。

数据来源:AI产品榜 aicpb.com,感谢李榜主的数据。

最佳模型奖

获奖AI:阿里通义,DeepSeek,零一万物

阿里通义给我的感觉神似国内版“OpenAI”,只不过一个走开源路线,一个是闭源。都以AI模型的研发见长,模型种类也都是“大而全”,基座模型,图像模型,视频模型,视觉模型,推理模型,从小参数到大参数,全面覆盖。

DeepSeek作为近期最靓的仔,更不必多说,最新发布且开源的基座模型DeepSeek-V3已经火到国外去了,是目前参数量最大的开源模型(671B)。同时,有着“AI界的拼多多”之誉,不过,DeepSeek模型API价格即将面临上调。

和前两位相比,零一万物则低调的多。零一万物由大佬李开复亲自站台,其旗下的Yi-Large表现不错,发布初曾跻身进入LMSYS排行榜的前10名,在斯坦福大学AlpacaEval 2.0评估中,Yi-Large在全球大模型的胜率排名第三,仅次于GPT-4oGPT-4-Turbo

最佳UI奖

获奖AI:Kimi

Kimi的首页UI整体设计感更强,更具现代感,色彩活跃,图标设计有趣,能吸引用户注意力。主打搜索和推荐内容,模块集中,功能入口清晰,操作直观简单。

Kimi的整体设计和ChatGPT、Claude非常相近,走的都是简约风,看起来干净清爽。


再放一些其他的UI设计作为对比,简直恨不得把每个角落里都塞满文字。


最默默无闻奖

获奖AI:腾讯

如果不是腾讯元宝这款产品,可能有不少小伙伴都不知道腾讯还有个自研的大模型,叫“混元大模型”吧。

坐拥13.82亿微信月活用户和5.71亿QQ用户的腾讯,把持着很大一部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然而,在AI这个赛道,BAT里,也只有腾讯如此默默无闻。从某方面看,这很好理解。腾讯的商业基因更偏向社交娱乐,毕竟腾讯最大的营收来源就是在线游戏和社交网络两块,而当前AI应用最适用的场景更多是知识服务和生产力工具领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腾讯在AI领域的发力点集中在微信读书、微信公众号(元宝)、腾讯文档这些方面。

最不受待见奖

获奖AI:百度、360

它,是PC时代的王者,却一再掉队;它,曾占据中文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却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惨遭“淘汰”;它,在前沿科技的道路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它,是国内最早押注AI的大厂之一,却“先发后至”;它也是最早开启国内AI产品付费的,它就是百度

虽然百度占据了网页和app端的用户数前几名,但不得不说,百度系的产品体验真是令人一言难尽。百度搜索,你想搜的结果永远排不到前几位;百度文库,你想下载的文档永远提示需要会员。总结起来就是,能用,但不好用。

360和百度相比,也是不遑多让。有多少小伙伴因为360安全卫士的心理阴影而没有尝试体验360AI搜索的?强制推广、捆绑安装、频繁的广告弹窗、多重机制确认的卸载流程,360硬生生劝退了一批潜在用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60AI搜索已改名为“纳米搜索”,之前的域名也指向了纳米搜索的页面,并且由周鸿祎亲自站台宣传。

这两位大神获奖大家没有什么异议吧。

结语

这场AI盛宴,才刚刚开始。

还有哪些你觉得好用的AI产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AI信息Gap)

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