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体肯定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方向,而MCP就是智能体的HTTP,它的影响深远且长。”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关于大模型的应用却步履维艰;自从2024年开始市场开始把大模型应用提上日程,但到底怎么把大模型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RAG,Agent智能体的概念被提出,特别是智能体技术被称为人工智能的未来,也是大模型被应用于其它领域的途径。

但到底怎么打造智能体,却是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虽然后来提出了思维链以及function call,然后结合工作流技术(如coz平台),但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效果也并不太好。
而这时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协议——MCP协议被提了出来。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和 AI 模型之间交换上下文信息的方式。这使得开发者能够以一致的方式将各种数据源、工具和功能连接到 AI 模型(一个中间协议层),就像 USB-C 让不同设备能够通过相同的接口连接一样。MCP 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通用标准,使 AI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集成变得更加简单和统一。

现如今大模型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每家公司的大模型实现都不一样,也没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是需要使用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接口等调用外界服务),也就是给大模型加上手和脚;面对外部复杂的接口,中间件,怎么集成这些功能却是一个大难题。
虽然可以使用function call实现部分接口调用的功能,但其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也没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MCP的作用就显出来了。
MCP协议官方架构图:

MCP就是一个中间层协议,其目的就是给大模型调用外部工具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功能就类似于互联网协议中的Http协议,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只是提供了一套数据标准。
但Http协议对互联网的影响,我想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可以说当今的互联网就是建立在Http协议之上。
因此MCP协议对于人工智能——AI的意义,就类似于Http协议对互联网的意义。
有了这个标准,所有的公司都按照这个标准做开发,那么不同模型和服务之间就可以实现无缝切换。这就类似于,现在互联网常见的开发模式,只要你提供标准的Http接口,那么任何公司都可以调用你的服务,而你的产品就拥有无限小的边际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虽然还处于研发和探索阶段,但人工智能的影响终将会是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核心技术;就类似于当今的互联网一样,虽然它变得很普通,但它无处不在。
(文:AI探索时代)